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CTIMES/SmartAuto / 產品 /
意法半導體推出STM32 馬達控制Nucleo開發套件
只需數秒鐘即可直接開始運轉無刷直流馬達

【CTIMES/SmartAuto 編輯部報導】   2015年10月07日 星期三

瀏覽人次:【5274】

意法半導體(STMicroelectronics,簡稱ST)推出一款35美元的馬達控制入門套件外加一個新的免費軟體演算法,協助馬達控制工程人員和愛好者以極短的時間實現高效的馬達向量控制,例如無人機、家電、電動自行車(E-bike)、家庭自動化、醫療儀器及工業機器。

意法半導體(ST)推出一款35美元的馬達控制入門套件外加一個新的免費軟體演算法
意法半導體(ST)推出一款35美元的馬達控制入門套件外加一個新的免費軟體演算法

搭配STM32馬達控制生態系統的新軟體,P-NUCLEO-IHM001馬達控制套件讓用戶能夠直接開始運轉(plug and spin)同步馬達,無需任何專門的或附加的開發工具。新套件採用一個攜帶方便的塑膠泡殼包裝(blister pack),包含STM32 F3 Nucleo微控制器板、基於STSPIN L6230馬達驅動器晶片的插入式(plug-in)48V/1.4A馬達驅動板以及一個低壓無刷馬達。

在連接電路板和馬達後,用戶使用微控制器預裝的梯形(6步)或正弦(FOC)向量控制演算法範例即可運轉馬達。在馬達運轉過程中,用戶可以比較並了解馬達控制演算法,然後,使用MC WORKBENCH配置器及代碼生成器,按照自己的需求修改控制器設置(在FOC模式下)。

免費且基於PC的MC WORKBENCH軟體工具可簡化馬達控制韌體庫的客製化設置(STSW-STM32100),還能協助用戶設置不同的馬達或意法半導體馬達控制生態系統的其它驅動板。最新版演算法資料庫(v4.2)導入一個便利的?Motor Profiler?工具,能夠自動偵測馬達參數,自動配置馬達控制演算法資料庫,無需任何附加設備,一接觸即可進行微調(One-Touch Tuning)的方式可在寬速度範圍內簡化負載和慣性的調整過程。

作為Nucleo馬達控制開發工具套件的核心,STM32F302微控制器的演算法性能優異,DSP擴展指令集實現出色的回饋迴路控制,同時還整合實用的週邊設備介面,其中包括馬達控制專用定時器、運算放大器和電壓比較器。微控制器預先整合的演算法範例是意法半導體馬達控制資料庫的標準韌體和STM32Cube工具,可按照客戶的需求修改韌體。像整個馬達控制資料庫一樣,免費的開放式原始碼可用於大多數STM32微控制器和各種硬體電路板。

現今大約全世界發電量的二分之一是被馬達消耗掉。如果採用能效更高的馬達控制技術,例如向量控制,全球用電總量到2030年可降低15%。透過提高馬達控制能效,新的STM32馬達控制生態系統有助於將地球變成一個潔凈、清新、永遠年輕的綠色星球。

關鍵字: 馬達控制入門  軟體演算法  馬達向量控制  ST(意法半導體系統單晶片  科學與工程軟體 
相關產品
意法半導體新款高壓側開關整合智慧多功能 提供系統設計高彈性
ST高成本效益無線連接晶片 讓eUSB配件、裝置和工控設備擺脫電線羈絆
意法半導體新款雙向電流感測放大器可提升工業和汽車應用效益
意法半導體智慧致動器STSPIN參考設計 整合馬達控制、感測器和邊緣AI
ST新一代NFC控制器內建安全元件 支援STPay-Mobile數位錢包服務
  相關新聞
» 工研院:製造業趁勢AI年成長6.47% 半導體產值首破5兆
» 吉利汽車與ST簽署碳化矽長期供應協定 共同推動新能源汽車轉型
» ST協助實現AIoT萬物聯網 遍布智慧化各領域應用
» ST汽車級慣性模組協助車商打造具成本效益的ASIL B級功能性安全應用
» 意法半導體RS-485收發器兼具傳輸穩定性與速度 適用於工業自動化、智慧建築和機器人
  相關文章
» STM32MP25系列MPU加速邊緣AI應用發展 開啟嵌入式智慧新時代
» STM32 MCU產品線再添新成員 STM32H7R/S與STM32U0各擅勝場
» STM32WBA系列推動物聯網發展 多協定無線連接成效率關鍵
» STM32產品大躍進 意法半導體加速部署智慧物聯策略
» 221e:從AI驅動感測器模組Muse獲得的啟發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2048.18.119.167.248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