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中華民族數千年務農稼種遺留的性格使然,讓本土白手起家的老闆和經營者,對於辛苦創立的公司和品牌都有一種想生根留種的情愫。認為優秀的公司就該百年營運,最好是一代傳一代,絕不可輕易的停業和出售,萬一遭收購更是視為恥辱,有種祖上無光的意味。所以即便是獲利已吃緊,仍是慘淡經營;再者,本土的企業對於技術開放與同業合作仍相當的保守,鮮少主動對外分享自有的技術,或者採用外來的技術。這類的硬漢個性在企業草創的初期固然重要,但一面臨高度競爭和產業巨變時,就會顯得礙手礙腳,尤其是當前產業變化快速及市場國際化的情況下,想要固守城池,採單兵作戰,實不可行。廣泛的與同異業合作,甚至適時採取收購或合併的策略才是明智之舉。

如何進一步提升IC產業的競爭力,已是目前台灣不得不正視的問題,而最好的方法便是從產業結構和經營模式下手。
如何進一步提升IC產業的競爭力,已是目前台灣不得不正視的問題,而最好的方法便是從產業結構和經營模式下手。

特別是對於IC產業來說,想要以小搏大,上演小蝦米吃大鯨魚戲碼的機會幾乎是微乎其微。尤其是IC產業非常注重研發的速度,在目前製程加速微縮和SoC技術的帶動下,一家小公司想要在市場上有所作為是困難重重,就算是擁有獨家的先進技術,一但面臨全球量產和競價時,也難有長期的優勢。加上台灣的IC產業本來就少有創新優勢,雖然在產值和數量上居於領先地位,但利潤卻不高。主要的原因就出台灣IC產業仍過於鬆散,除了晶圓代工和封裝廠整併較完整外,其餘的IC設計服務和零組件廠仍過多,造成可用資源的分散,加以產品的同質性大,並沒有明顯的市場區隔,最後導致彼此殺價競爭,變成自家人打自家人的窘境。

根據FSA的統計資料顯示,台灣的IC設計業產值仍持續維持成長的態勢,但直得注意的是,自2005年開始,台灣的IC設計成長率已低於全球IC市場的成長率。相較於中國市場的快速成長,台灣的速度明顯落後許多。而雙方的產值差距,也從2002年的16倍左右,下降到約3倍而已。如何進一步提升IC產業的競爭力,已是目前台灣不得不正視的問題,而最好的方法便是從產業結構和經營模式下手。

為了加快成長的速度,並擺脫新興市場的追逐,台灣的IC產業有必要採取更積極的手段,而進行策略聯盟,或者採取合併和收購的方式將是必要的一環。諸如驊訊與瑞昱在音效晶片上的合作、聯電四合一、聯詠合併其樂達,和致新合併圓創等,都是因應產業改變所做的調整;而聯發科收購ADI旗下Othello和SoftFone手機晶片產品線的動作,更是快速突圍的方式,一舉就讓聯發科取得GSM、GPRS、EDGE、WCDMA和TD-SCDMA的手機基頻和射頻晶片,大大提升了原來的技術能力。

但根據彭博社的統計,今年上半年亞太地區的併購交易總量,澳洲約2,332億美元、中國大陸約817.06億美元、日本與東南亞皆近700億美元、韓國和印度也達300億美元左右,香港更是從去年的79.02億美元,成長至198.72億美元。但台灣卻從去年的97.26億美元,縮減至僅65億美元。顯見台灣產業的整併力道仍不夠。

過去台灣的企業都不怎麼喜歡採取聯盟、收購和合併的策略,但目前的產業環境已不同往日,市場是朝向大者恆大的模式發展。在面對國外大廠的強勢競爭下,台灣IC業者似乎也要轉變思維,別再固執單兵作戰的方式,應該更積極的對外開放和合作。不求做百年 但求賺百億才是更實在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