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第一季的財報揭曉。終是幾家歡喜、幾家愁。
惡性的價格競爭,導致Intel和AMD雙雙負虧 BigPic:400x339 |
網路搜尋龍頭Google再度開出紅盤,營收較去年同期成長了63﹪,淨營收達到12.2億美元。原本被認為已是窮途末路的任天堂,靠著奇兵DS和Wii將了全世界一軍,營收成長幅度高達77﹪,達到14.7億美元,成為最火紅的黑馬。而處理器之王英特爾(Intel)的淨營收為16億美元,雖較去年同期成長19﹪,但總營收卻小幅縮水1﹪;其僅存的對手AMD卻慘虧6.11億美元,虧損的數字不但嚇壞了華爾街股市,同時也曝露出其企圖以「價格戰」搶佔市場的策略並不可行。
針對AMD的虧損,分析師一致認為是其不斷調低處理器售價所導致。而AMD自己也表示,造成此番虧損的原因,有很大一部分來自價格戰。
為了擺脫AMD的追趕,英特爾不斷的推出新處理器,造成市場變化快速,新產品才剛上市就立即面臨跌價的壓力。也由於持續的價格壓力,AMD被迫提早祭出了價格戰的策略,讓原本已緊繃的獲利更顯艱難。有點商務經驗的人都知道,「價格」一定是最後的一步棋,除非是緊要關頭,否則絕不輕易鬆口,因為一但陷入價格的追逐,就意味著喪失其他的優勢,只會讓獲利節節敗退。通常採取價格戰的目的就是為了搶佔市場,先以價格吸引消費者,藉以擴大市場,讓品牌及產品具有一定的市場規模,其後再以更強勢的產品來提升獲利。
然而英特爾並不是省油的燈,市場也未如AMD所盤算的發展,過快的產品推出速度,無疑考驗著雙方的研發能力。英特爾挾其深厚的創新能力,不斷在製程和效能上帶給AMD相當大的壓力,尤其是英特爾新一代的雙核心產品,在銷售與測試上頻頻傳出捷報,更陷AMD於泥沼之中。另一方面,也由於雙方的競逐,讓市場出現疲乏,消費者開始厭倦了接二連三的產品推出,漸漸喪失購買興趣。不僅讓雙方的出貨量減少,同時更難提升售價。
雙方在價格上的惡性對抗,早早就為整體營運帶來負面影響。英特爾去年時就開始出現了獲利減低的情況,去年第四季的獲利僅為15億美元,較前年同期減少了將近10億美元。當時市場給了AMD許多的掌聲,認為英特爾獨霸的局面將被打破,殊不知,AMD為了扳倒巨人更讓自己元氣大傷。果不其然,今年財報一出,「計」驚四座。
國際市場調查機構iSuppli最新的一份處理器市場調查顯示,英特爾在今年第一季的市場佔有率又回升至80.2%,增加了4.5個百分點。王者的地位更形穩固,更宣告AMD一波波的價格戰失敗的下場。戰敗的AMD即刻宣布將展開史上最大規模的改組,以因應接下來更嚴峻的挑戰。
無論其改組的結果如何,市場需要AMD,消費者也需要AMD,但需要的原因不僅僅只是價格而已,而是一種平衡,是保留第二選擇的權利。過去的策略顯然是錯了,而現在正是重新開始最好的時機,期望AMD能如任天堂一般,也祭出奇兵,重新擦亮世界的眼睛。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