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关注科技新闻的人,相近这几年来已常听闻一个趋势,那就是多数人在智慧手机内安装的应用程式(简称App)已饱和了。

业者希望App更快速被启动、更适合场合情境下自动启动、更自然而然的习惯启动,如此才能鼓励使用者安装更多App。
业者希望App更快速被启动、更适合场合情境下自动启动、更自然而然的习惯启动,如此才能鼓励使用者安装更多App。

多份使用者观察、行为研究都指出,人们在每支手机上只安装十数个,至说二十多个App,且一、二个星期内常用的App,恐怕在十根指头内,而近期是否有安装新的App,恐怕一只手就可以数出来。

Apple在2008年开创App Store(线上应用程式商店),许多程式师、软体公司为iPhone开发App,拉抬iPhone的使用、购买价值,2010年iPad推出更让整体潜在销售市场扩大。

但近年来iPad平板已走缓、衰退。类似的,过去Apple曾炫耀App Store的应用程式数(其实从宽计算,一套游戏翻译成另一种语系,也算另一套)、应用程式下载数、乃至付费程式下载数(用这项统计挽留程式师在iOS阵营而非跳槽到Android),如此都不再谈。

这已是结果,但其实Apple与其他智慧型手机业者早对此趋势有所警觉,并提出多种振兴App价值的方法。

首先是在软体上提供电脑作业环境的资料夹,资料夹内可放置多个App图示,省去终端使用者不断滑扫画面来翻找App,如果点按、启动App可以更容易,使用者有可能下载安装更多App。

第二是SONY提出善用NFC标签,SONY称此为SmartTag,SmartTag标签可以放置在卧房、车上,只要用手机感应标签,就会自动启动某一App,例如上车一感应,就自动启动导航App,提供驾驶辅助;或在卧房床头一感应,就自动启动闹钟App,表示要睡觉了,自动设定起床时间。 SONY提出善用NFC,Samsung、小米等也追求消费性酷炫的手机品牌也跟进仿效,Samsung称为TecTiles,小米称为NFC碰碰贴。

第三是Apple提出iBeacon,先在商家卖架或公众场所布建蓝牙通讯的iBeacon,手机接收到该邻近区域的蓝牙广播信号后,就自动开启对应的App。类似的方案也有Qualcomm提出Gimbal(之后分立出去),Android阵营也支持iBeacon,或由Google提出Physical Web等,均为类似概念。

进一步的,CES 2016上业者Shortcut Labs提出智慧按钮Flic,按钮事先定义好后可以别在衣物上,附贴于车上、居家门墙上,之后按下按钮就可以直接启动手机某项操作、某个设定或启动某个App。

从以上种种可知,业者希望App更快速被启动、更适合场合情境下自动启动、更自然而然的习惯启动,如此才能鼓励使用者安装更多App。但很可惜的,目前看来这些试图提升App价值(维持App需求呈成长趋势)的行动,收效有限。

App价值与成长虽逐渐走弱,但至少风光过,另一路线的App其实发展更糟,即是Web App(网页型应用程式),Web App于2009年随Palm Pre智慧手机的推出而受瞩目,虽然Palm Pre快速式微,但之后由Mozilla基金会的Firefox OS接手推展。即便如此,Web App的发展仍远不及一般手机App(Local App)。

有趣的是,iPhone在发展前期的讨论中,曾由Steve Jobs提出使用x86处理器与Web App(Remote App),但遭内部否决,并改用ARM架构处理器与Local App,如果当时是Steve Jobs的核心软硬体价值主张出线,或许iPhone的销售表现、App技术与生态的实现方式等,可能会有不同的发展。

App不仅走弱,有时看到已安装的App,三天两头要求使用者允许线上自动更新改版,但改版的说词仅是「强化与改善稳定、安全、效率、介面」等,此说词也让使用者逐渐「无感」,不是拒绝更新,以避免过吃记忆体与效能,就是索性移除(反安装),每装置的App数不仅未增,反而缩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