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CTIMES/SmartAuto / 新聞 /
晶圓代工雙雄、新秀 高盛論壇較勁 
 

【CTIMES/SmartAuto 鄭妤君 報導】   2002年09月11日 星期三

瀏覽人次:【5110】

台積電、聯電及中芯集成電路,十日在上海高盛科技論壇中針對製程與高階產能相互較勁,台積電、聯電均表示0.13微米代工效益第三季即顯現,十二吋晶圓廠年底月產能可達一萬片﹔中芯則宣稱製程將追上台積、聯電雙雄,目前僅落後一到兩個世代。

第六屆高盛亞太科技論壇在上海舉辦的第二天,前半日的活動幾乎都圍繞在晶圓代工產業進行討論。晶圓雙雄台積電、聯電於論壇中,在製程與高階產能上相互較勁﹔上海中芯、上海先進及馬來西亞Siltera等晶圓新秀廠商,也對目前晶圓代工市場各抒己見。

聯電副董事長張崇德在論壇中表示,聯電目前0.13微米製程已有30家客戶投產,計有78項產品,共達109項矽智財納入設計,預計今年0.13微米製程占總產能的8%,0.18微米以下製程則為49%﹔聯電的12吋晶圓廠進度如期,12A廠已進入量產,預計年底月產能為1萬片﹔而聯電與英飛凌合資的UMCi明年第二季量產,與超微合資的12吋晶圓廠AU,則在2005年量產。

台積電財務長張孝威則表示,台積電12吋晶圓廠及0.13微米已達客戶滿意階段,今年20億美元以下的資本支出,將用於上述兩領域的研發及設備購置。

面對晶圓雙雄的對決氣勢,中芯資深院士張德民不甘示弱地表示,中芯一廠目前月產出1.5萬片8吋晶圓,晶圓二廠26日投產,到年底總產能達3萬片﹔至於製程方面,中芯目前以0.25微米為主,部分0.18微米設備已經購入,加上四台光罩讀寫機也進入試產,以目前的狀況分析,中芯約僅落後台積電、聯電一到兩個製程世代。

針對晶圓代工市場雙雄對決、新秀崛起的競爭情況,Siltera執行副總Steve Della Rochetta認為,晶圓代工市場應該類似EMS(專業電子製造服務廠)產業一般,全球應可容納五家左右的大廠彼此競爭﹔Siltera的資金有85%來自政府支持,因此錢不是問題,反而現有廠商若是上市公司,手中現金恐怕還不易掌握。

目前僅有5、6吋晶圓廠的上海先進總經理劉幼海則指出,他們主攻類比式IC及高功率產品的特殊製程,與目前主流的晶圓代工大廠主要製程並不會互相競爭。

關鍵字: 台積電(TSMC聯電  中芯  其他電子邏輯元件 
相關新聞
新思科技利用台積公司先進製程 加速新世代晶片創新
台積電贈工研院三部12吋半導體高階製程設備 助產學研發接軌國際
Ansys與台積電合作多物理平台 解決AI、資料中心、雲端和高效能運算晶片設計挑戰
M31攜手台積電5奈米製程 發表MIPI C/D PHY Combo IP
電腦領域需求回升 聯電2024年第一季晶圓出貨量成長4.5%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關討論
  相關文章
» 未來無所不在的AI架構導向邊緣和雲端 逐步走向統一與可擴展
» 關於台積電的2奈米製程,我們該注意什麼?
» 燈塔工廠的關鍵技術與布局
» 沒有牆的廠房資安,如何保平安?
» 日本真能透過台積設廠振興半導體產業嗎?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2048.18.117.77.76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