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四的兴建与否在经济部长林信义重新评估之后,终于提出了不续建的提议。但是由于兴建核四不只是经济的问题,最后还是要由行政院各部会首长协商来形成共识。然而问题并非就如此单纯,上有执政党反核四的基本政策,间有行政院长唐飞不甚明确的立场,又有在野国民党与亲民党的坚决拥核,因此可以预期社会经济将动荡不安一段时日,这不只是核四供电与替代能源的问题,国民党籍立委曾永权说停建核四势将引发一场政治风暴,可见各方都卯足了劲为自身的政策与利益在奋力一搏。

既然事情已演变的如此复杂,专家的建议当然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核四问题也就不是拥核或反核一方可以独自承担政策的执行或贯彻一己之意,任何一方如果一意孤形都会掀起波涛巨浪。所以为避免社会长期的不安,以及促进经济建设与科技岛的长远发展,实在应该认真考虑核四公投的可行性,从而找出台湾地区具体可行的能源政策来。

当然,政治人物或许不怕核四公投,因为他们也知道这样对内对外都有交代。但是政治人物却很难面对公投本身所代表的权力意义(他们会认为既然执政或掌权时就要为自己的政策负责),专家们则不愿​​自己的专业遭到践踏或怀疑,也不相信人民会做出正确的决定(每一个专家都会认为与自己相反的意见都是不正确的),所以他们都不会轻言以公投来解决问题,最重要的正是他们的权力与专业受到了挑战。其实不用担心,核四面临的状况才被提出来公投的诉求,正表示了事物要进入公投所必须具备的内涵,如此也顺便为公投法或所谓的创制复决法立下了标竿。

将来科技发展可能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冲击或矛盾的地方还会层出不穷,核能发电只是其中的一项考验,谁有智慧可以判断一定要怎么做才是正确的呢?相信智者只会说凡事有利必有弊,把重大争议的利弊得失完全摊开来给各界辩论并由关系人共同决定与承担,或可补科技与逻辑上的不足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