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天都可以在电视里看到汽车广告,华丽的外型、高贵的享受、爬山涉水的性能,这一幅一幅的影像深深烙印在人们的脑海之中。全世界的消费性产品业者都肯花巨资拼力的做广告、做宣传,经年累月之后,他们的公司名称和品牌深深地为人们所熟记。在电子信息业界,全球的企业主、家庭、消费者莫不认识IBM、Intel、HP、Microsoft、Toshiba等品牌。这就是品牌魅力,即使像IBM这种百年老店,其继续成长的动力仍然是来自于品牌形象所产生的长期信誉。

研发可以实现产品内部的物理特性,它追求科学的真理,属于科技思维领域;营销是到市场上推广产品,拉近客户和产品的距离,属于人性思维的领域。许多事实证明,现代的科技产品,只靠研发、营销或业务是无法达到商业目标的,因为人性是复杂的、因时因地而不断变化的,而营销、业务人员只能掌握到点、线之间的客户心理,且只能对已制造好的成品做销售,他们或许可以空谈一些最新的设计概念,但是对大多数客户而言,其说服效果是很小的。

现在的高科技业界都存在着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每个新技术的最佳应用到底在哪里?从蓝芽到4G通讯都存在着类似问题,纵使是当红的WLAN也一样。CPU速度不断地攀升,可是有哪些用户真正需要这种高速的计算机呢?许多任务程师和科学家常乐观地认为技术应用并不困难,例如:汽车数字化、家庭数字化、工厂自动化等应用都是处处可见的,但是许多销售案例告诉我们,一场大规模的技术更替和市场流行是需要时间酝酿的。PC的销售额超越大型计算机(main frame)、Unix工作站就花了将近十年的光阴。有人说ADSL技术会被VDSL或其它有线宽带撷取技术所取代,但是到现在仍然有许多人喜欢用低速的模拟式调制解调器,连ADSL+或ADSL2技术似乎仍然在纸上谈兵的阶段。IEEE过去颁布的标准中,有一些到最后也无极而终。凡此种种告诉我们,技术的不断开发,并不保证在市场上就能够成功,也不保证品牌形象就能够深植人心。

除了寻找杀手级应用(Killer Application)以外,品牌形象的建立也要靠工业设计(Industrial Design;ID)。这些年来,消费者更在乎产品的外观和使用感觉,企业也更重视工业设计。工业设计是机构设计的上游,讲求人体工学和美观。由于世界各国、各地区的人们依不同季节对「美」的感觉各不相同,虽然可以使用类似的机构原理来设计相同的新产品,但是由各地区所回馈得到的利润可能会不尽相同。这个差距必须靠工业设计和市场调查来弥补。

工业设计人员不应隶属于研发部门,而是独立于研发和营销团队之间,扮演协调的角色。研发和营销经常都会有冲突,所以他们很像桥梁。遇到冲突时,研发和工业设计必须团队合作,尝试达到一个平衡。在过去,产品都是「由内而外」产生,也就是先从研发开始,然后才有工业设计。现在不同了,是「由外而内」的思考,许多产品都是先有了外部的工业设计理念,才进行内部零组件的研发。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国外的工业设计团队中包括有社会学家、心理学家、哲学家,对电子产品做消费者心理研究。哲学家为他们探索许多深层、复杂的消费面相,尤其当碰触到不同的文化议题时,特别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最近,国人重数理工程而轻人文社会,实在值得业者深思改进,唯有如此才能成功地打造出自有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