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最新动态
产业快讯
CTIMES / 文章 /
当时已惘然
 

【作者: 弘毅】2005年06月10日 星期五

浏览人次:【2614】

人的一生虽然形色匆匆,所有的事物很快的就有如过往云烟一般,消失的无影无踪,但人们仍然会想尽办法刻意去留住一些纪录,以便将来能够追忆回味或作为未来处理事务的凭借,因此记忆储存便成为生活中重要的一环。过去人们利用文字、照相或录像、录音等方式来纪录信息,现在进入数字生活的时代,就得利用计算机的内存或储存系统来纪录,虽然可记忆储存的空间变多也变大了,但大部分的人仍然是不知道如何去规划利用,甚至因为越来越多的记忆装置反而弄得更凌乱且不知所措。


其实以人脑的记忆空间来看,大部分的人也不见得会处理的很好,不仅尽其一生还用不到脑容量的十分之一,有时候还会忘东忘西,甚至错把冯京当马凉,差之毫厘却失之千里。所以记忆与储存仍是相当神秘不可思议的领域,虽然理论上所有经历的事物都会被脑部的记忆空间储存起来,但仍然会受到很多状况的干扰,例如有的人缺乏逻辑性、知识性与关联性的思考能力来处理相关讯息,所有的记忆当然会杂乱,也不能有效的利用其储存内容;也有的人对不光彩的过去刻意要回避,不愿意正面的接受面对,这样也会产生选择性记忆,而不能还原事务的因果原貌。


在IT产业而言,记忆与储存系统的发展问题也类似人脑的状况,目前记忆储存装置的发展也已达到无有限制且用不完的空间。如果从历史沿革来看,第一阶段革命性发展是微处理器的应用,刚开始它只能作一些自动控制的工作,并在处理过程中作暂存的纪录;接着是内存的蓬勃发展,使得微处理器的应用范围与效能大为扩增,也连带让微处理器往更精密快速的方向发展;第三阶段则是通讯多媒体的应用,微处理器速度必须更快,而内存的需求与储存纪录的使用也更多了。


记忆是延续过去、保有现在与开创未来的依据,它是活生生的东西,绝不是冷冰冰的数据、古董而已,因此我们应该正视它,并做出适当的策略规划。首先就是要对数字信息时代的记忆储存设备或软硬件系统有一个整体观,否则顾此失彼,也没办法真正解决问题;接着要以主机为中心,把实体的装置与虚拟的软硬件系统整合起来。这样的观念应用似乎并不容易,加上目前行动化的储存设备充斥,辨别管理它们将更复杂困难,所以必须在日常作业中去执行它,才能尽其功。这是很现实的一件事,如果你对家里、办公室的数据无法整合,也对手机、随身碟与到处散落的光盘没办法有效的处理,那么即使此情此景可待成追忆,恐怕当时也已惘然了。


相关文章
打开讯号继电器的正确方式
生成式AI助功率密集的计算应用进化
AI赋能智慧制造转型
生成式AI刺激应用创新 带动软硬体新商机
台湾AI关键元件的发展现况与布局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关讨论
  相关新闻
» 国科会建成沙仑AI产业专区 盼引外商打造亚太研发重镇
» 2024大尺寸显示面板出货微幅成长 差异化趋势更加明显
» 攸泰自有品牌RuggON布局边缘运算 抢攻安全供应链商机
» 三菱电机为 Ka 频段卫星通讯地球站提供GaN MMIC功率放大器样品
» 台湾智慧医疗前进欧洲 跨域展现强实力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读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远播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1.HK86G8LVSTSSTACUKR
地址:台北数位产业园区(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区承德路三段287-2号A栋204室
电话 (02)2585-5526 #0 转接至总机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