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让人眼睛一亮的新名词,搭配一台台问世的炫丽车款,给人一种未来车梦幻成真的惊喜感受,多少好莱坞巨星更以添购一台电动车做为掌握时尚的代表。

事实上,电动车无论在马力或续航力上,都还远不及传统的燃油车。与纯燃油车不同之处,也仅是将动力系统由纯粹的内燃机改为油电混合动力,即所谓的油电混合车(HEV)及插电油电混合车(PHEV);或是纯粹使用锂电池或燃料电池的纯电动车(BEV)及燃料电池电动车(FCEV)。除此之外,其他的车体、悬吊、剎车、仪表驾驶、资通娱乐等系统,本质上和燃油车并没有什么不同。

那为何电动车给人一种划时代的感受呢?主要的意义还是在于它符合了绿能环保的当代诉求吧。使用动力电池来取代汽油,有助于大幅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还给大地一块清净的空气质量!而其附加价值,则是原则上电动车可以像手机、笔电一般,每天开回家自己充电,隔天又能开车上路。不仅如此,电动车储备的电力,甚至可以在居家停电时充当家里电器的备用电源呢!

近年来,电动车取代传统燃油车已成全球性的发展趋势,市场预估2014年使用锂电池的电动车数量将增加到30万台,所需锂电池总量高达7200MWh,未来四年成长预估14倍以上。对岸中国对电动车的推动更是积极,除了将动力电池定位为策略性产业外,更提出「十三城千辆」计划,预计包括巴士、出租车、公务、邮政之各型电动车在2010年中就可达到一万辆。

根据中国国务院公布的《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明确提出,未来三年中国将形成50万辆新能源汽车产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5%左右。在执行上,包括上海、杭州、深圳、武汉、重庆、天津、长春等七大城市被定位为新能源车的重点发展基地,并有包括北汽福田、上汽、一汽、万向、奇瑞、比亚迪、东风、哈飞、吉利、中信国安、长安、力帆、海马等十几家的电动车厂商逐鹿市场。

对于本身腹地不大的台湾来说,海峡对岸对电动车的积极动作,事实上也启动了两岸合作的极大空间。既称电动车,动力锂电池组的设计与电池管理系统(BMS)技术,无疑是成败的关键。综观今日锂电池应用的最大市场,无疑是消费性电子产品,其中又以笔电电池的技术层次最高,而台湾在这方面的技术则是执全球市场之牛耳地位。

事实上,台湾确实已建立起横跨上、中、下游的电池产业,政府也将动力锂电池列为政府旗舰计划,将大力投入研发资源,未来每年将投入3~4亿台币,十年计划共35亿元。然而,面对来自欧、美、日、韩及中国的强势竞争,台湾最欠缺的就是与车厂的整合开发关系,这也是两岸汽车与电池产业互相截长补短、共创双赢的机会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