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imec車用小晶片計畫再升級 格羅方德、英飛凌、Silicon Box等入列 (2025.10.22) 比利時微電子研究中心(imec)宣布,格羅方德(GlobalFoundries)已加入imec的車用小晶片計畫(ACP),成為該計畫的晶圓代工廠夥伴。半導體與系統廠商英飛凌、Silicon Box、星科金朋(STATS ChipPAC) |
 |
經濟部「2025 5G Summit」登場 加速國際生態圈合作 (2025.10.20) 繼5G以來的次世代通訊技術標準不斷推陳出新,開放網路式(Open RAN)技術也從早期發展進入更成熟階段,造就未來6G通訊的發展基礎。為加速台灣與國際供應鏈合作,經濟部產業發展署今(20)日第三度假台北舉行「2025 5G Summit」論壇活動 |
 |
英國科學家發明「猛毒」機器人 可快速變形、適應複雜環境 (2025.10.20) 英國布里斯托大學與倫敦瑪麗皇后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具備類似漫威角色「猛毒(Venom)」特性的超級敏捷軟體機器人。這項突破性發明因其無定形(amorphous)和高度適應性,能夠徹底改變形狀和移動方式,遠超現有軟體機器人的能力 |
 |
國科會TIE未來科技館獲3大獎 展現科研實力 (2025.10.19) 「2025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TIE)未來科技館」歷經3天展期後圓滿落幕,當天由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主委吳誠文親自出席頒獎典禮,並表揚83隊榮獲未來科技獎、8隊榮獲IC Taiwan Grand Challenge與8隊榮獲AI創新獎等團隊 |
 |
宜鼎攜手AI 國際大廠 實踐「Keystone關鍵基石」策略落地 (2025.10.15) 邊緣AI解決方案大廠宜鼎集團今(15)日攜手生態系夥伴,正式揭曉全新Edge AI策略與品牌定位,並鎖定「2大高潛力市場、3大價值主張」。演繹從Data到AI的華麗轉身。憑藉在工控市場累積的深厚基礎及整合能力,宜鼎既揭示其在邊緣AI 時代後進者的挑戰,也將扮演承上啟下應用落地的「關鍵基石(Keystone)」 |
 |
首爾大學發表二維電晶體技術藍圖 攻克次世代半導體瓶頸 (2025.10.15) 首爾大學工學院日前宣布,由電機與電腦工程學系教授Chul-Ho Lee領導的團隊,為次世代半導體核心「二維 (2D) 電晶體」的「閘極堆疊」(gate stack) 技術,提出了一份全面的開發藍圖 |
 |
產官研協同打造大南方生態系 (2025.10.14) 延續自下半年COAMPUTEX、機器人與自動化展、SEMICON等一系列大展以來,各家大廠皆以人型機器人、機器狗及系統整合為主要賣點。工研院也在近期舉行的創新周,展示未來將如何落實「AI新十大建設」 |
 |
2025創博會即將登場 AI應用打造跨域創新引擎 (2025.10.14) 2025 年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簡稱創博會)將於 10 月 16 日至 18 日在台北世貿一館登場。今年展會由經濟部、國科會、農業部、國防部、教育部、勞動部、衛福部、環境部、數位發展部、國發會及中研院等11個部會共同主辦 |
 |
AI圖靈測試成真 讓真人驗證成為數位信任基石 (2025.10.13) 自從1950年被譽為AI之父的英國電腦科學家艾倫?圖靈(Alan Turing)提出了一個簡單卻改變世界的問題:「機器能模仿人類嗎?」之後,如今廣為人知的圖靈測試,已成為電腦科學史上最經典的思辨實驗之一 |
 |
英特爾Panther Lake架構將開始採用18A製程量產 (2025.10.13) 英特爾公布新一代客戶端Intel Core Ultra處理器(代號 Panther Lake)的架構細節,該產品預計將於今年稍晚開始出貨。Panther Lake是英特爾首款採用Intel 18A製程的產品,而Intel 18A是在美國研發與製造的先進半導體製程技術 |
 |
海洋專區獲GWO亞太雙料大獎 引領台灣風電人才培訓登國際舞台 (2025.10.13) 在台灣離岸風電快速發展的浪潮中,海洋科技產業創新專區(簡稱海洋專區)再度為國內風電訓練能量寫下新頁。該專區於2025年10月7日西班牙馬德里舉行的GWO(Global Wind Organisation)年度安全與訓練頒獎典禮中 |
 |
貿澤透過線上資源中心為電子設計工程師提供感測器技術的最新資源 (2025.10.13) 提供種類最齊全的半導體與電子元件、專注於新產品導入的授權代理商貿澤電子 (Mouser Electronics) 透過其資源豐富的線上中心,為現今電子設計工程師提供感測器技術的最新知識 |
 |
Gorilla 推出全球首款「量子安全」SD-WAN 強調AI主權捍衛 (2025.10.12) 英國公司 Gorilla Technology Group(GRRR)日前發布業界首創的 Intelligent Network Director平台,將後量子密碼學(PQC)技術內建於軟體定義廣域網路(SD-WAN)的核心,以抵禦未來量子電腦的網路攻擊 |
 |
英濟開發AI晶片模組獲科專補助 攜手鈺立微推動無人載具升級 (2025.09.25) 系統整合暨製造服務商英濟近年積極轉型,從傳統製造跨足人工智慧智慧系統的研發與整合。其「無人機AI影像處理及辨識開發計畫」已獲經濟部A+企業創新研發科專計畫補助,顯示其在AI視覺技術上的突破獲得官方肯定 |
 |
資策會Open Day展示AI落地應用 跨域共創推動數位生態系 (2025.09.25) 「生成式AI」正重新定義對智慧生活的想像。資策會於今(25)日起兩天舉辦「Living Lab+Open Day(共創實驗室開放日)」,以「生態系共創」為主題,集結20家廠商、超過30項展品,完整呈現AI在樂齡照護、運動健身及日常生活的多元應用 |
 |
火車打滑有解 英國鐵路祭出「乾冰超音速砲」清除鐵軌落葉 (2025.09.24) 每年秋季,濕滑的落葉都會成為全球鐵路營運的惡夢,不僅影響行車安全,更導致大規模的延誤。為解決此一難題,英國東北部將於今年秋季試驗一項創新技術:利用高速噴射的乾冰顆粒,將黏附在鐵軌上的頑固葉片「凍結並炸飛」,希望能為這個百年問題帶來革命性的解決方案 |
 |
英濟攜手鈺立微開發AI影像模組系統 推動無人載具再升級 (2025.09.23) 系統整合暨製造服務商英濟公司近年積極轉型至AI智慧系統開發與整合,並著手研發智慧無人載具(UAV)之AI視覺運算模組。今(23)日宣佈「無人機AI影像處理及辨識開發計畫」已獲得經濟部A+企業創新研發科專補助 |
 |
研究:Q2全球半導體設備年增24% 矽晶圓出貨量同步走揚 (2025.09.22) 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最新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第二季全球半導體產業延續成長動能,設備帳單金額較去年同期大幅成長24%,同時矽晶圓出貨量亦年增約10%。此一數據不僅顯示產業回溫,更反映出在高階晶片需求與AI應用推動下,全球投資與產能擴張正持續進行 |
 |
NVIDIA與英特爾結盟 AI與PC產業格局轉折點現蹤 (2025.09.19) NVIDIA與英特爾宣布建立戰略合作,將共同開發多世代客製化資料中心與PC產品。NVIDIA並以50億美元投資英特爾,購入普通股。這項合作在半導體產業投下震撼彈,象徵競爭與合作界線正被重新劃定,也預示著AI驅動的運算新秩序正在成形 |
 |
資策會MIC:全球資料流通崛起 信任與治理決定AI未來 (2025.09.18) 人工智慧的發展高度依賴資料驅動,而「資料流通」正逐步形成全球性的生態系。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分析師黃如瀅指出,資料的共享與整合能提升AI模型的準確性與價值鏈效益,因此美國、中國大陸、歐盟、英國、日本與韓國等主要國家,皆積極建構可信任的資料流通環境,並推動相關法規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