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智能化腳步加劇 工業顯示開啟全新戰場 (2021.03.30) 工業顯示器是一種可以涵蓋各種螢幕尺寸的多功能顯示系統。由於顯示技術日新月異,加上廠商致力於開發創新工業顯示方案,使得該市場競爭變得更加激烈。 |
 |
智慧顯示應用全面啟動 大尺寸、可彎曲與低功耗成關鍵 (2021.03.29) 當前市場最具前瞻願景的顯示技術開發商,可望引領日趨多元的電子裝置面板從LCD背光邁向LED自發光,刺激次世代顯示技術發散商機。 |
 |
技術漸趨成熟 AM-OLED可望逐步導入大尺寸面板應用 (2019.06.19) OLED(有機發光顯示器)是繼CRT、LCD、LED 及PDP(電漿顯示器)之後的新一代平板顯示技術,具有顯著的新興產業特徵。OLED是利用有機半導體材料在電場作用下發光的顯示技術 |
 |
電力供需日益多元 監控應聚焦成本與品質 (2019.06.14) 即便2018年同時通過兩項公投案:取消2025年非核家園、每年遞減1%火力發電之後,當前政府仍維持2025年再生能源20%目標... |
 |
OLED照明歐美廠商專利領先 想突圍需提升各方面創新能力 (2019.05.07) OLED(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是指有機半導體材料和發光材料在電場驅動下,通過載流子注入和複合導致發光的現象。OLED依照發光層材料的不同,分為小分子發光二極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diode,OLED)和
高分子發光二極管(polymer light emitting diode,PLED)兩種 |
 |
TI以DLP技術革新工業列印和生產 (2019.04.30) 為了滿足工業成像和印刷不斷成長的需求,製造解決方案必須能夠高速生成品質一致的複雜高解析度 2D 影像。DLP 技術過去已經可見於使用紫外線光源的高處理能力3D列印和印刷電路板 (PCB)光刻 |
 |
延伸應用觸角 HMI走出不同天空 (2019.04.12) 功能改變導引規格變動,這幾年高階HMI的規格比過去幾年強化許多,而更高規格的HMI,也逐步拓寬了其應用範圍。 |
 |
面板回收六工法 工研院助廢液晶回用原製程 (2019.03.04) 台灣每年產出的廢液晶面板高達8000萬噸。在回收技術上,工研院研發出一套「廢液晶面板再利用處理系統」技術,不但協助回收,更使液晶重回原製程。 |
 |
華映重整之路 建立市場識別是關鍵的任務 (2019.01.09) 市場對華映的信心已到谷底,如何絕地逢生,走出陰霾,是華映在2019年最重要,甚至是唯一的任務。 |
 |
終端應用要求漸趨嚴苛 CCD影像感測器為日益關鍵 (2019.01.02) 平板顯示器解析度越來越高,檢驗相機的解析度亦需要隨之提升。為保留標準的35 mm光學格式,需要既能縮小像素尺寸,同時保留應用所需的關鍵性能和影像均勻性的全新像素設計 |
 |
PIDA:2018年Q4面板價格反轉向下 (2018.12.12) 光電協進會(PIDA)今日指出,2018第三季面板報價受到備料旺季及部份零組件缺料的影響,價格出現了近期難得一見的短暫反彈,價格從8月一路彈升到10月,但隨著進入接下來的淡季 |
 |
Pixel夜視模式:協助你在低光源環境拍出絕美相片 (2018.11.22) Pixel 3 採用計算攝影和機器學習技術,可提供 HDR+、肖像模式和高解析變焦等相機功能,協助使用者拍攝精彩動人、趣味橫生甚至具專業水準的相片。 |
 |
友達以8K4K高解析顯示器引領下世代影像市場 (2018.08.29) 友達光電於2018 Touch Taiwan展覽會,展出全球最大85吋8K4K全平面無邊框ALCD液晶電視面板,整合全平面無邊框、新一代HDR超高動態範圍、120Hz刷新率及QD量子點廣色域等技術,具備出色的畫質與外觀設計 |
 |
關於那些Micro LED新創公司 (2018.08.24) Micro LED的生產成本龐大,究竟這些新創公司如何能夠投入這個產業,又將採取什麼樣的商業模式。 |
 |
面對科技產業轉型 默克以創新持續創造價值 (2018.08.22) 成立已350週年的默克公司,憑藉企業傳承的永續經營,貫徹「突破始於好奇心」的企業核心,為科技、醫療與生技產業創造無限價值。為因應未來社會趨勢,默克投入在免疫療法、基因編輯研發及發展自駕車與下世代面板等科技所需之先進材料 |
 |
Micro LED供應鏈積極投入研發 掌握關鍵技術、製程專利 (2018.07.27) 台灣面板供應鏈如聚積、友達、錼創等,皆投入Micro LED的技術研發,積極搶攻下世代顯示技術的市場。 |
 |
大廠布局推動商業化進程 Micro LED大小應用並進發展 (2018.07.27) 根據LEDinside預估,至2022年Micro LED以及Mini LED的市場產值將會達到13.8億美元。 |
 |
使用低成本基板降低電子印刷產品成本 (2018.06.01) 製造商可以利用先進的印刷電子技術將功能材料應用到塑膠薄膜上,從而達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
 |
輝能科技突破固態電池技術瓶頸 (2018.05.31) 液態電池的製造技術已經成熟,然而固態電池才正要起飛,來自台灣的輝能科技打響第一槍,成功製造出比擬鋰電池特性的固態電池。 |
 |
智慧型照明已在商用市場逐漸普及 (2018.05.30) 利用智慧型的控制系統、節電型設備與用電分配,來達到降低店內的用電量,並且將各個分店導入虛擬電廠中的一環,再經由物聯網(IoT)的調配,來達到每一個分店節電的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