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5G固定無線接取將成寬頻主戰場 (2025.10.13) 5G FWA已不再只是接替DSL的替代品,而是與光纖並列、以體驗工程與商業設計取勝的新一代固定寬頻方案。從美國的「替代型」競爭到印度的「普及型」擴張,搭配R18/5G-Advanced的容量與能效升級、Wi-Fi 7的宅內體驗完善,以及企業場景的高附加價值,FWA的S曲線仍在中段向上 |
 |
光寶與恩智浦共同慶祝GreenChip全球出貨量突破10億顆 (2025.10.13) 在全球能源轉型浪潮下,企業攜手推動高效率電源管理技術創新,為產業創造價值。光寶科技與恩智浦半導體(NXP Semiconductors)今(13)日共同宣布,雙方互相授予「策略合作夥伴獎」,以表彰彼此長年在電源技術創新、能源效率與品質卓越上的深厚合作成果 |
 |
「福衛八號」首顆衛星起運赴美 命名「齊柏林」續守護台灣 (2025.10.08) 福爾摩沙衛星八號(簡稱「福衛八號」)為台灣首個自製的衛星星系,共有8顆光學遙測衛星,其中第一顆(FS-8A)近日已從位於新竹的國家太空中心(TASA)起運,準備搭機送往美國 |
 |
TIE展AI助攻產業升級能量 3大主題集結千項技術 (2025.10.08) 每年由台灣多個部會共同舉辦的「TIE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今年即將於10月16日開始在台北世貿一館盛大展出,並以「AI跨域創新 智慧驅動未來」為主軸,分別在創新經濟館、未來科技館與智慧永續館等3大主題館中,展示產業最新研發與應用範例,包含運動科技以及AI落地百工百業等成果 |
 |
PCB帶動上下游產業鏈升級 (2025.10.08) 自生成式AI問世以來,使得雲端/邊緣裝置運算及傳輸的資料量愈趨龐大,台灣PCB產業則從「廣度」向「深度」的結構性轉變,承載了上下游產業鏈每一項轉型趨勢。 |
 |
工研院攜手歐盟加速研發 啟動境外首座6G-SANDBOX平台 (2025.10.07) 為了加速研發台灣6G技術,由工研院執行「6G國際研發合作與實驗網計畫」,並攜手歐盟產研機構,成功導入歐盟旗艦計畫6G-SANDBOX Toolkit,將正式啟動境外首座6G-SANDBOX實驗平台 |
 |
AI驅動決策新思維 亞伯達大學專家揭示數據分析決策應用 (2025.10.07) 在人工智能與數據分析快速滲透各產業的今日,如何從「資料」走向「決策」已成為全球企業與政府機構的共同課題。加拿大亞伯達大學AI決策分析研究中心教授 M. Hosein Zare 近日受中興大學邀約演講 |
 |
從3U到8U:立方衛星推動太空產業升級 (2025.09.26) 立方衛星(CubeSat)是一種標準化設計的小型衛星,透過模組化組裝,可形成3U、6U、8U甚至更大型態,搭載不同的酬載與功能。CubeSat的出現大幅降低進入太空的門檻,不僅適用於學術研究,更能支援地球觀測、通訊測試、星座部署與新技術驗證等任務 |
 |
聚焦無人機與機器人關鍵零件 工研院打造大南方產業鏈與示範場域 (2025.09.19) 工研院今(19)日舉辦創新週系列活動的「機器人與無人機產業創新論壇」,聚焦從關鍵零組件到醫療、服務應用的系統化研發與商轉布局。並宣布將以「大南方」為核心,整合沙崙智慧綠能科學城與嘉義—屏東S廊帶,藉由跨領域場域驗證與在地產業鏈建置,推動台灣機器人與無人機技術全面升級,並為產業進軍國際市場奠定堅實基礎 |
 |
金屬中心為航太無人機添動能 促進軍工產業鏈結國際 (2025.09.19) 2025年台北國際航太暨國防工業展於9月18日至20日在南港展覽一館登場,本屆展會吸引來自14個國家、參展廠商超過400家,展出內容涵蓋國防、航空、太空及無人載具等領域,展現台灣在航太與國防產業的蓬勃動能 |
 |
愛立信:B5G將走向AI融合、FWA普及與API經濟三大趨勢 (2025.09.18) 行動通訊正進入「Beyond 5G」階段,產業焦點逐步從單純的網路建設轉向如何以AI與雲端技術重塑網路價值,並探索新型商業模式。愛立信觀察到,未來的通訊產業將圍繞「AI驅動網路」、「固定無線接入(FWA)」與「API經濟」三大趨勢發展 |
 |
可變輪距設計機器人 精準數據助攻永續農業 (2025.09.01) 為解決傳統作物性狀分析耗時費力的瓶頸,南京農業大學朱艷與曹衛星教授團隊成功開發一款新型高通量表型機器人,其研究成果已發表於國際期刊《植物表型學》(Plant Phenomics) |
 |
MVG 攜手 Anritsu 安立知推進 3GPP 行動與 IoT 裝置 NTN OTA 測試 (2025.08.18) Microwave Vision Group (MVG) 與 Anritsu 安立知宣布推出聯合測試解決方案,支援行動與物聯網 (IoT) 裝置的非地面網路 (Non-Terrestrial Network;NTN) 空中測試 (Over-The-Air;OTA) 驗證。MVG 已優化其多探棒 OTA 系統,整合 Anritsu 安立知的無線通訊綜合測試儀 MT8821C 功能,打造符合 3GPP 規範的實驗室真實衛星鏈路模擬環境 |
 |
資策會發表台灣首款自製「星韌通訊」方案 防災來襲時再斷訊 (2025.08.01) 經歷丹娜斯颱風橫掃南台灣至今,造成多處大規模斷電、基地台癱瘓未復災害,也成為現今救援與聯繫的隱憂。為了建構更安全可靠的數位通訊基礎環境,近日由資策會與芳興科技攜手台灣團隊,發表首款自主研發的高韌性通訊系統「星韌通訊」,期待能守住災害應變與關鍵任務的連線生命線 |
 |
Anritsu 安立知支援 5G NR NTN 衛星通訊裝置評估測試 (2025.07.30) Anritsu安立知宣布,其專為智慧型手機等 5G 裝置設計的測試解決方案—無線通訊綜合測試平台 MT8000A,現已支援非地面網路 (Non-Terrestrial Networks;NTN) 環境下的 5G NR NTN 裝置測試與評估,實現透過衛星進行通訊的功能 |
 |
從台北至休士頓2.5小時 AIT建議台灣參與「太空港」計畫 (2025.07.21) 即使現今美國太空產業群龍無首,正逢多事之秋,仍積極投入太空港(Spaceport)計畫。美國在台協會AIT今(21)日也透過社群媒體發文,建議台灣評估參與該計畫的可能性 |
 |
國科會秀晶創台灣與災害防救韌性成果 明年度科技預算破千億 (2025.07.16) 受到這段時間天災(颱風)、人禍(對等關稅)衝擊台灣,導致國科會今(16)日召開第16次委員會議,便優先提報3項議案,包括:晶片驅動台灣產業創新方案、災害防救韌性科技方案等階段性成果,以及2026年政府科技預算的先期規劃 |
 |
Anritsu 安立知成功驗證3GPP Rel-17 NR NTN測試 推動衛星通訊技術 (2025.07.15) Anritsu安立知宣布,其 5G NR 行動裝置測試平台 ME7834NR 已成功驗證並支援 3GPP RAN5 Release 17 所制定的新無線電 (New Radio,NR) 非地面網路 (Non-Terrestrial Networks,NTN) 測試案例。
非地面網路 (NTNs) 是指運行於地表以上的無線通訊系統,透過部署於空中或地球軌道上的平台進行訊號傳輸 |
 |
Microchip擴充太空專用FPGA產品組合,新一代RT PolarFire裝置通過認證並提供SoC工程樣品 (2025.07.14) 為持續滿足太空系統開發人員不斷演進的需求,Microchip Technology宣布旗下抗輻射(Radiation-Tolerant, RT)PolarFire®技術達成兩項新里程碑:RT PolarFire RTPF500ZT FPGA已通過MIL-STD-883 Class B與QML Class Q認證,同時RT PolarFire系統單晶片(SoC)FPGA也已提供工程樣品 |
 |
打造6G次世代通訊產業鏈 行政院6年270億元布局商用化 (2025.07.10) 為迎合全球6G及寬頻衛星通訊趨勢,行政院會今(10)日宣佈通過6年270億元的「次世代通訊科技發展方案」,除了將盤點台灣法規,把握契機為次世代通訊產業提前布局,具有國際決策競爭力;也預計在掌握低軌衛星通訊主權情況下,目標將於2030年引進3家國際衛星的星系落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