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CTIMES/SmartAuto / 新聞 /
智能工廠關鍵技術:數位分身、協作機器人和人工智慧
 

【CTIMES/SmartAuto 陳復霞整理 報導】   2016年12月30日 星期五

瀏覽人次:【9561】

從傳統工廠轉型智能工廠需要許多革新的自動化技術的結合:數位分身(Digital Twins)、協作機器人(Cobot)以及人工智慧(AI)。整合這些多種科技可讓製造商進入虛實整合,這些科技就在漢諾威工業展的工業自動化展區以及智能工廠展區展示。

數位分身、協作機器人以及人工智慧三大主題將在2017漢諾威工業展成型。
數位分身、協作機器人以及人工智慧三大主題將在2017漢諾威工業展成型。

漢諾威工業展是世界上整合產業的領導展覽會。展覽的陣容包羅自動化技術所有面向,從感測技術到協作型機器人,產品製造軟體到工廠控制、端對端資料連結的所有解決方案到人工智慧發展平台。漢諾威展覽自動化主題展覽總監 Arno Reich指出:「如果你想要看到製造業未來趨勢以及產業如何彼此整合,漢諾威是你應該前往的地方,因為工業自動化與智能工廠是製造商將展出他們最新工業4.0的革新。數位分身、協作機器人以及人工智慧三大主題將在2017漢諾威工業展成型。」

當實體與數位相遇:數位分身

當實體與數位相遇,數位分身(Digital Twins)因此誕生。「數位分身」是跟著產品概念一同設定,作為產品創建階段時期,生產、成長、發展的虛擬樣板,並且在整個產品生命週期中,與實際產品保持著密不可分的聯繫。

Reich說明:工業上,數位分身的潛在利潤是非常巨大的。開發人員可透過數位分身功能快速套用各種情境和探索以及執行改進後的方案,如此可避免實體原型以及無止盡的重複測試開銷。

舉例來說,德國包裝機械製造商-Optima公司利用漢諾威工業展參展商-西門子提供的模擬軟體進行其產品的數位測繪、測試、驗證,在產品尚未被建立之前,Optima已可以在整個製造生命週期中將機器的造型完成並優化產品流。Reich解釋:數位分身不再僅僅是加速產品上市,現在也被用做為新服務的基礎,像是預測性維護以及衍生出的相關全新商業模式。這些已發生和其他許多高度實際應用數位分身技術,都在即將到來的漢諾威工業展等訪客探索。

協作機器人容易設定與移動

國際機器人聯合會預測(The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Robotics) 到了2019年,全世界將有大約140萬台新世代工業機器人在工廠服務,其中將有大量的協作機器人(Collaborative Robot, Cobot) 在人類旁邊一起工作。如果企業想利用工業4.0的機會,特別是小公司的成本效益和容易使用的解決方案問題,這就是協作型機器人可以協助的地方。

協作機器人其中一個關鍵好處是:他們非常容易設定。事實上,有些甚至是自我學習-它們可以藉由技術人員的接觸並指導它們一次或兩次,學習新的動作。另外一個好處是它們可以移動並在生產線中的多個位置使用。

Arno Reich表示,在漢諾威工業展當中,技術領先的機器人製造商將會紹最新發展及示範人機協作的好處。

從AI人工智慧到機器學習

即將到來的漢諾威工業展也將AI人工智慧應用,例如機器學習,列為焦點。參展商陣容包括微軟、當然還有IBM的Watson IOT平台。機器學習是AI人工智慧的子領域之一,其中包含各種不同軟體技術,例如自我學習電腦、相片面孔偵測解決方案、無人車駕駛系統以及用在大數據模式探查的技術。

Reich評論:機器學習對於製造產業的潛在益處是非常巨大的,例如在未來機器能自動優化生產流程並使效率最大化。實現這個令人興奮的生產新世界第一步,將在2017漢諾威工業展中展出。

展會訊息

展會名稱: 2017漢諾威工業展(HANNOVER MESSE 2017)

日期:2017年4月24-28日

展覽地點: 德國漢諾威

展覽主題:以「整合產業-創造價值」為主題,為數位生產(工業4.0)和能源系統(整合能源)的世界領導展示平台。2017年漢諾威工業展將設立七大主題館:工業自動化(IA)、國際動力傳動及控制(MDA)、數位智能工廠、能源、空壓及真空技術、工業零組件。波蘭擔任2017漢諾威工業展的合作夥伴國。

欲了解更多詳情,請參考德國漢諾威展覽台灣官網:http://www.hf-taiwan.tw/

關鍵字: 數位分身  協作機器人  人工智慧  IA  動力傳動  MDA  數位智能工廠  空壓  真空技術  工業零組件  漢諾威展 
相關新聞
華電聯網攜手協力廠商 實踐5G智慧交通計畫
英特爾AI加速器為企業生成式AI市場提供新選擇
IBM斥資近70億美元研發AI、量子、半導體
達發科技公分級AI衛星定位晶片 獲機器人大廠無線割草機器人採用
IBM力推AI服務平台 助企業顧問提升50%生產力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關討論
  相關文章
» 以協助因應AI永無止盡的能源需求為使命
» 低 IQ技術無需犧牲系統性能即可延長電池續航力
» P通道功率MOSFET及其應用
» 運用能量產率模型 突破太陽能預測極限
» 新一代4D成像雷達實現高性能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2048.18.118.226.105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