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打造AI護理新戰力  凌群攜手亞洲光學共創MIT智慧護理機器人 (2025.10.23) 隨著生成式AI正成為全球數位轉型的核心動能,企業紛紛加速AI導入與應用布局。凌群電腦於2025年「台灣國際人工智慧暨物聯網展(AIoT Taiwan)」以「AI全能.智聯未來」為主題,展示AI完整生態系,並宣布與亞洲光學展開策略聯盟,聯手打造百分之百MIT的行動智慧護理機器人
 | 
	
	
		|  | 產官研協同打造大南方生態系 (2025.10.14) 延續自下半年COAMPUTEX、機器人與自動化展、SEMICON等一系列大展以來,各家大廠皆以人型機器人、機器狗及系統整合為主要賣點。工研院也在近期舉行的創新周,展示未來將如何落實「AI新十大建設」
 | 
	
	
		|  | 智慧機器人應用SIG成立 臺南整合產官學研共推AI機器人聚落 (2025.10.08) 行政院今年6月宣布「智慧機器人產業推動方案」,臺南市政府積極串聯產學研資源,與台灣智慧城市產業聯盟(TSSA)及台北市電腦商業同業公會共同合作,舉行「智慧機器人應用 SIG 成立記者會暨論壇」
 | 
	
	
		|  | AMD與OpenAI合作揭示AI戰略新佈局 執行長蘇姿丰博士再成焦點 (2025.10.07) AMD(超微半導體)近期宣布與OpenAI簽署重大合作協議,這項消息不僅在AI產業引發關注,也再次讓AMD董事長暨執行長蘇姿丰博士(Lisa Su)成為全球焦點。這項合作象徵著AMD正式跨入AI運算基礎設施的核心戰場,並意圖在NVIDIA長期壟斷的AI晶片市場中取得更強的立足點
 | 
	
	
		|  | IBM Cloud結合AMD GPU叢集 推動生成式AI規模化發展 (2025.10.03) 隨著生成式AI的快速崛起,如何建立高效能、可擴展的AI基礎設施,成為決定企業能否在新一波智慧浪潮中脫穎而出的關鍵。AMD與IBM將與美國舊金山開源AI新創公司Zyphra合作,打造先進的AI訓練平台
 | 
	
	
		|  | AI Automotive產業大聯盟成軍 推動智慧載具接軌國際 (2025.10.01) 台灣國際車輛論壇(TAIFE)今(1)日於台北張榮發國際會議中心,由台灣車輛移動研發聯盟(TARC)與電電公會宣告,將正式啟動成立「AI Automotive產業大聯盟」,集合政府、法人及產業三方力量,共同推動台灣自主創新與國際接軌的智慧車電生態系
 | 
	
	
		|  | 國科會擘劃科技藍圖:強攻矽光子、佈局智慧醫療 (2025.09.17)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國科會)今(17)日召開委員會議,聚焦臺灣兩大關鍵戰略領域。會議中,經濟部提報「矽光子研發成果與未來規劃」,揭示政府將整合產官學資源,全力攻克AI時代的高速傳輸技術缺口;衛生福利部則以「生技醫藥結合健康照護」為題,提出打造「健康臺灣」的產業創新藍圖
 | 
	
	
		|  | 工具機與零組件廠 減班整合主動備戰 (2025.09.15) 在川普宣告對台課徵20%+N疊加關稅之後,除了已有老牌工具機廠宣佈無薪假、「集中排休」,甚至併購救急。同時也有零組件廠大廠認為,美國「已算是仁慈的了」;或強調須納入感測器、整合生態系等策略主動備戰
 | 
	
	
		|  | 全球晶片領袖齊聚台北 「晶鏈高峰論壇」共築韌性供應鏈 (2025.09.09) 面對全球供應鏈重組與地緣政治風險,工研院與SEMI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於今日共同舉辦「晶鏈高峰論壇」,匯聚來自28國、超過600位的產官學研領袖,共同響應總統賴清德提出的全球半導體供應鏈夥伴倡議,旨在建立一個可信賴且具韌性的全球半導體新生態系
 | 
	
	
		|  | 資策會聚焦主權AI新興市場 促2029年AI伺服器出貨占比增1成 (2025.09.08)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今(8)日於《馭變:科技主權 全球新局》研討會上,聚焦因全球各國主權AI意識崛起,驅動資料中心市場成長,以及為台廠帶來新商機。
其中基於「主權AI」已與國力密不可分
 | 
	
	
		|  | DeepMind發表RoboBallet AI 大幅簡化多機器人協作編程 (2025.09.04) Google DeepMind 近期發表「RoboBallet」的AI新技術,解決工業機器人、特別是多機協同作業時,編程耗時且容易碰撞的長久瓶頸。這個模型透過增強式學習與圖神經網路,能自動為共享空間中的多台機器人,快速生成安全且高效的無碰撞路徑
 | 
	
	
		|  | 經濟部長就任後首訪台中 傾聽機械業心聲 (2025.09.02) 經濟部長龔明鑫甫上任後今(2)日首度走訪台中,選擇與機械、工具機及木工機產業代表面對面交流,針對匯率、美國對等關稅、產業升級、金融支持與國際拓展等議題進行深入討論,強調未來政府將會和產業站在一起,面對關稅與匯率挑戰,讓發展更穩健與長遠
 | 
	
	
		|  | 經濟部推棒球AI影像技術 工研院打造「臺版鷹眼」完成場域驗證 (2025.08.19) 運動科技正快速成為提升選手表現與球迷體驗的核心技術。經濟部產業技術司近年積極推動「運動x科技行動計畫」,並由工研院研發「棒球電腦視覺數據捕捉技術」,成功打造媲美美國職棒大聯盟(MLB)鷹眼系統的AI解決方案
 | 
	
	
		|  | 產研加速落實培育半導體複合型人才 (2025.08.14) 近期台灣除了有AI新十大建設將擴大培育業界AI菁英,工研院與台達電也不約而同,投入培育後摩爾時代的半導體業所需的複合型人才。
 | 
	
	
		|  | 數發部協力AI驅動 資訊軟體服務成下一個兆元級產業 (2025.08.13) 數位發展部近日召開「數位經濟發展諮詢會」第2次委員會議,共邀集來自產、學、研專家,就「AI資料治理」與「AI產業發展」兩大關鍵議題聚焦討論。期待經由AI公私協力驅動產業發展,並兼顧資料治理及隱私保護,為未來的數位政策擘劃集思廣益、凝聚共識
 | 
	
	
		|  | 生數科技發表Vidar模型 以生成式影片訓練機器人 (2025.08.10) AI新創公司生數科技(ShengShu Technology)日前發表名為Vidar的物理AI模型,透過結合少量真實數據與大規模生成式影片,改變機器人的訓練模式,大幅降低開發門檻與成本。
Vidar模型的核心在於解決了傳統訓練方法的兩大痛點:完全依賴實體機器人成本高昂、難以擴展;而純虛擬模擬又常脫離現實
 | 
	
	
		|  | 「日本人型機器人之父」石黑浩登台 SEMICON Taiwan 論壇指點商機 (2025.08.05) 為呼應台灣AI新十大建設政策將智慧機器人列為關鍵技術發展重點,目標在2040年帶動15兆元產值的重大政策方向。SEMI今(5)日也宣布,將於SEMICON Taiwan特別規劃「微機電暨感測器論壇–感測新視界
 | 
	
	
		|  | AI與資料中心驅動半導體成長 全球晶片市場2030年可望突破1兆美元大關 (2025.08.01) 人工智慧與高效能運算成為科技發展主軸,最新業界報告指出,2025 年全球半導體市場預計將達 6,970 億美元,比 2024 年明顯成長,並有望在 2030 年突破 1 兆美元大關。在這波成長浪潮中,AI 與資料中心晶片成為推動主力,展現強勁且持久的需求動能
 | 
	
	
		|  | 經濟部引ICT產業落腳高雄 塑造亞灣成AI新重鎮 (2025.07.28) 經濟部近期積極推動亞灣2.0方案,帶動ICT產業落腳高雄亞灣設立AI研發訓練中心,自2024年已成功吸引鴻海、和碩、友達、晉泰等ICT大廠落地,預計3年內將以大帶小,偕同91家生態系夥伴在地研發並投資達77.5億元,帶動智慧科技海外輸出產值35.2億元
 | 
	
	
		|  | AI新十大建設出爐 布局矽光子、量子科技、機器人技術 (2025.07.22) 為因應國際情勢挑戰、擘劃台灣未來經濟發展藍圖,行政院今(22)日召開「行政院經濟發展委員會」第2次顧問會議(創新經濟分組),由與會顧問針對「AI新十大建設推動方案(草案)」等報告提出建言,待未來經過國發會進行統籌與考核,以及經發會、行政院院會等機制,將形成正式推動的政策與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