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相關物件共 233
(您查閱第 頁資料, 超過您的權限, 請免費註冊成為會員後, 才能使用!)
整合三大核心技術 聯發科專注車用、AI、ASIC等領域 (2024.05.27)
聯發科技過去27年來,整合運算、多媒體、通訊連網三大核心技術矽智財,提供系統晶片(SoC),利用台積電等先進製程,也透過先進封裝,達到性能、功耗、面積的最佳化
AMD公佈2024年第一季財報 成長動能來自AI加速器出貨增長 (2024.05.06)
AMD公佈2024年第1季營收為55億美元,毛利率為47%,營業利益為3,600萬美元,淨利1.23億美元,稀釋後每股收益0.07美元。毛利率為52%,營業利益為11億美元,淨利10億美元,稀釋後每股收益則為0.62美元
IBM斥資近70億美元研發AI、量子、半導體 (2024.04.02)
IBM發布2023年企業年報。IBM 董事長暨執行長克許納(Arvind Krishna)在「致IBM投資人函」文中,重點介紹IBM 如何持守與實現2020年四月許下的承諾:成為一家基於混合雲和 AI科技發展、更為聚焦的公司
朝車用與安全技術前進 晶心為RISC-V拓展新市場 (2024.03.21)
晶心科技即將於 3 月 28 日在新竹舉辦「 RISC-V CON 」年度嵌入式技術論壇,今年將聚焦在車用、AI、應用處理器與安全技術上。董事長暨執行長林志明與總經理蘇泓萌博士在今日的會前記者會表示,晶心看好RISC-V在車用與安全技術上的發展潛力,未來將會有明顯的成長空間
AMD執行長蘇姿丰獲頒imec年度終身創新獎 (2024.03.07)
比利時微電子研究中心(imec)宣布,2024年imec終身創新獎(2024 imec Innovation Award)將會頒發給超微(AMD)董事長暨執行長蘇姿丰。頒獎典禮將於5月21日和22日,在比利時安特衛普(Antwerp)舉辦的imec年度世界技術論壇(ITF World)上進行,並將表彰蘇博士在高性能和自適應運算領域為驅動創新所做出的貢獻
第二屆晶心盃RISC-V創意大賽成績揭曉 AI設計奪首獎 (2023.12.26)
第二屆晶心盃RISC-V創意大賽於2023年12月23日落幕。此次舉辦吸引17校逾百人報名參賽。本屆金牌由國立陽明交大資訊科學與工程研究所以「☆㊣↙煞氣a智能騎士安全帽↗㊣☆」、國立政治大學資訊科學系以「基於影像辨識的邊緣端垃圾桶」,獲評審青睞
2023最失望與2024最期待的五大科技 (2023.12.25)
從2023年邁入2024年,有哪些令人失望與值得期待的科技趨勢呢?CTIMES編輯團隊特別挑選整理了五大最失望與最期待的科技趨勢,且聽本刊編輯部為讀者娓娓道來。
AMD:AI是運算的未來 為端對端基礎架構挹注動能 (2023.12.08)
AMD在「Advancing AI」活動上與微軟、Meta、Oracle、戴爾科技集團、HPE、聯想、美超微(Supermicro)、Arista、博通(Broadcom)與思科(Cisco)等各大廠商展示其如何與AMD攜手合作帶來從雲端到企業與PC的先進人工智慧(AI)解決方案
NVIDIA與戴爾、慧與、聯想合作 在伺服器推出全新AI乙太網路平台 (2023.11.21)
在構建大型語言模型和生成式人工智慧(AI)應用需求系統方面,加速運算和網路為關鍵。NVIDIA宣布戴爾科技集團、慧與科技和聯想將率先在其伺服器產品線中整合用於AI的NVIDIA Spectrum-X乙太網路技術,以協助企業客戶加速生成式AI工作負載
聯發科蔡力行:持續追求技術領先 強化AI與車用平台 (2023.11.19)
聯發科技於17日凌晨在美國與當地產業分析師及媒體分享公司及產品策略,並由副董事長暨執行長蔡力行親自說明。此外,Meta Reality Labs副總裁Jean Boufarhat也出席現場,共同宣布與聯發科技在新一代AR眼鏡的合作
NVIDIA在Microsoft Azure上推出生成式人工智慧代工服務 (2023.11.16)
NVIDIA 今天推出了一項人工智慧代工服務(AI foundry service),旨在為部署在 Microsoft Azure 上的企業和新創公司增強客製化生成式人工智慧應用程式的開發和調整。 NVIDIA人工智慧代工服務匯集了三個要素:一系列的NVIDIA AI Foundation Models、NVIDIA NeMo框架和工具以及NVIDIA DGX Cloud人工智慧超級運算服務
環旭電子宣佈完成收購泰科電子汽車無線業務 (2023.10.30)
環旭電子今(30)日宣佈已成功完成對泰科電子有限公司汽車無線業務的收購交易。此項交易正式於2023年10月27日完成股權交割,是環旭電子成長戰略和擴張規劃中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康寧:擴大應用領域 將注色玻璃帶向智慧型手機市場 (2023.10.26)
康寧公司公布 2023 年第三季業績,並且提出對 2023 年第四季的展望。 董事長暨執行長魏文德(Wendell P. Weeks)表示:「從我們第三季的業績表現可以看到,即使在整個市場需求疲軟的情況下,我們在提高獲利能力與現金流的重點目標方面仍持續取得進展
NVIDIA與鴻海合作建立工廠和系統 推動人工智慧產業革命 (2023.10.18)
NVIDIA 宣布與鴻海科技集團合作,加速人工智慧產業革命。鴻海將整合NVIDIA 的技術來開發新型資料中心驅動廣泛的應用,其中包括製造和檢測工作流程的數位化、人工智慧驅動的電動汽車和機器人平台的開發,以及持續增長的基於語言的生成式人工智慧服務
思科收購Splunk 強化AI應用的安全性與彈性 (2023.09.25)
思科宣布將收購資安與可視性方案供應商Splunk。根據協議內容,思科將以每股157 美元現金收購Splunk,相當於約280 億美元的股權價值。收購完成後,Splunk總裁暨執行長 Gary Steele 將加入思科的領導團隊,向思科董事長暨執行長Chuck Robbins匯報
SEMICON Taiwan 2023明登場 日月光、環球晶圓、默克齊聚分享產業洞察 (2023.09.05)
迎接SEMICON Taiwan 2023國際半導體展即將自9月6日開始,連3天於台北南港展覽1、2館盛大登場。SEMI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也在今(5)日舉行展前記者會,並特別邀請行政院政務委員兼國科會主委吳政忠、日月光半導體執行長吳田玉、環球晶圓集團董事長暨執行長徐秀蘭、台灣默克集團董事長李俊隆、SEMI全球行銷長暨台灣區總裁曹世綸
TWNIC成功申辦亞太區域網路治理論壇年會 2024台北見 (2023.09.01)
亞太區域網路治理論壇(Asia Pacific Regional Internet Governance Forum;APrIGF)為亞太地區最具影響力的網路治理討論平台之一,財團法人台灣網路資訊中心(Taiwan Network Information Center;TWNIC)宣布已成功申辦2024年APrIGF年會活動,預計將於2024年秋季在台北舉辦
宏碁持續布局儲能產業 投資磷酸鋰鐵電芯大廠長利科技 (2023.08.07)
儲能在太陽光電與風電等綠能的發展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為強化儲能產業上下游布局,宏碁公司董事會決議通過以每股新台幣30元、不超過13,000,000股的額度,預計取得磷酸鋰鐵電芯大廠長利科技約11%股權
AMD公佈2023年第2季財務報告 AI相關業務洽談增長7倍 (2023.08.02)
AMD公佈2023年第2季營收為54億美元,毛利率為46%,營業損失為2,000萬美元,淨利2,700萬美元,稀釋後每股收益0.02美元。以非美國一般公認會計原則註1(non-GAAP)計算,毛利率為50%,營業利益為11億美元,淨利9.48億美元,稀釋後每股收益則為0.58美元
ServiceNow、NVIDIA和Accenture合作 加速企業採用生成式AI (2023.07.30)
ServiceNow (NYSE: NOW)、NVIDIA (NASDAQ: NVDA)和Accenture (NYSE: ACN) 今天宣布推出AI Lighthouse計畫,這是首個旨在快速推進企業生成式人工智慧功能開發和應用的計畫。 AI Lighthouse計畫將擴展ServiceNow、NVIDIA和Accenture之間現有的策略合作夥伴關係,協助跨各產業的先驅客戶在新的生成式人工智慧應用案例的設計、開發和實施方面提供支援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頁][下10頁][最後一頁]

  十大熱門新聞
1 Littelfuse單芯超級電容器保護積體電路用於增強型備用電源解決方案
2 Western Digital全新極速8TB桌上型SSD 釋放數位創作無限可能
3 LitePoint攜手三星電子進展 FiRa 2.0新版安全測距測試用例
4 愛德萬測試發表V93000 EXA Scale SoC測試系統超高電流電源供應板卡
5 Nordic Semiconductor全面推出nRF Cloud設備管理服務
6 意法半導體新款高壓側開關整合智慧多功能 提供系統設計高彈性
7 安提國際MegaEdge系列新品為邊緣AI推論與電腦視覺應用賦能
8 長陽生醫推出Miicraft光固化3D列印機 協助牙科提升醫療能量
9 群聯電子推出全新企業級SSD品牌PASCARI及高階X200 SSD
10 中美萬泰新一代無風扇熱插拔電池醫療級觸控電腦

AD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地址:台北市中山北路三段29號11樓 / 電話 (02)2585-5526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