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CTIMES / LVDS
科技
典故
攀上傳輸頂巔──介紹幾個數位顯示介面標準

當傳輸技術進入數位時代之後,使用者及廠商對於數位顯示的品質要求越來越注重,結合顯示卡硬體的數位顯示介面標準,其發展進度因而更受到矚目。
降低EMI干擾技術綜觀 (2004.09.03)
掌上型設備數目不斷成長,包括手機、PDA、數位相機等,對於有效和經濟的EMI遮罩設備的需求亦相應增長。在技術和功能大幅提高之下,所要求的遮罩保護技術將會更高。這些設備需要EMI防護,因此設計人員必須對差動方式發送信號、電源問題、佈局選擇和遮罩方案予以周詳考慮,全力將這些干擾減至最小
研揚科技推出多媒體處理器的低功率單板電腦 (2004.08.30)
研揚科技將推出PCM-6892 Rev. B單板電腦,這款進階級的單板電腦採用目前Intel大力推廣的ULV Celeron 400/650處理器,讓B板的PCM-6892成為一款符合當今潮流的低功耗單板電腦。 PCM-6892 Rev.B在規格上新增了Mini-PCI插槽,加上原先具有的PCMCIA插槽,讓其具備良好的擴充性,此外,Mini-PCI插槽可適應多樣外接機制,其範圍包括Gigabit LAN、USB 2.0 或IEEE 1394
美國國家半導體推出雷射二極體驅動器 (2004.08.18)
美國國家半導體公司(National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推出一款適用於光學拾訊器 (Optical Pickup Units;OPU) 而設的全新雷射二極體驅動器。這款型號為 LMH6533 的晶片具有極快開關速度、極低輸出電流雜訊以及低功耗等優點
擺脫框架侷限 LCD TV視野無限 (2004.08.04)
由於看好未來的大尺寸LCD TV市場,因此許多LCD面版製造商紛紛投入大筆資金興建新一代面版廠。而在大尺寸LCD TV漸漸成為市場主流產品,顯示技術卻隨著面版尺寸變大而出現瓶頸的情況下
可編程邏輯解決方案支援新一代序列背板 (2004.08.04)
高階電信通訊、數據通訊及運算平台的研發設計業者,都改用序列I/O技術,來因應新一代系統愈來愈高的效能需求。此外,PICMG之類的團體組織也紛紛現身,為業界制訂序列背板標準
可編程邏輯方案支援數位顯示器 (2004.07.01)
不久的未來,數位顯示技術將會取代傳統螢幕。不只如此,新一代電子顯示裝置還必須具備數位連結與資料處理的功能才能符合市場需求。面對這項嚴苛的挑戰,以可編程邏輯方案來量身訂做所需的設計架構,才有辦法解決所有問題,並讓對手望塵莫及
TI推出新型4 ´ 4非阻隔式交叉點交換器 (2004.06.13)
德州儀器 (TI) 宣佈推出兩顆新型4 ´ 4非阻隔式交叉點交換器 (crosspoint switch),工作速率超過2.0 Gbps。新元件採用直通式 (flow-through) 接腳安排,使電路板佈局更簡單,低電壓差動訊號 (LVDS) 輸出則讓元件在低電源下仍可提供高速資料產出
NS為LCD TV提供PPDS介面架構 (2004.06.02)
美國國家半導體(National Semiconductor)公佈一個專為液晶顯示電視機而開發的全新點對點差動訊號傳輸 (Point-to-point Differential Signaling) 數位介面架構,同時並推出一款可支援此一架構的晶片組
平面顯示器所需的類比開關性能 (2004.05.05)
雖然以DVI TMDS或LVDS為基礎的數位介面已經問世,但類比視頻界面如RGB、S-video和CVBS在一般LCD TV和電腦LCD顯示器中仍然非常流行。本文將探討類比開關應具備何種性能,以使LCD TV或LCD顯示器設計達到最佳化
解構抖動轉移曲線技術 (2004.04.05)
抖動轉移曲線(Jitter Transfer Function;JTF)為比較介面IC的主要技術。JTF為透過紀錄一包含鎖向迴路元件的資料集,為設計人員提供大量相異的抖動頻率之性能總括,本文將帶領讀者了解何為抖動轉移曲線,並深入解讀該技術之深層意義
NS推出1.5 Gbps 2x2 LVDS類比交互傳輸開關 (2004.02.04)
美國國家半導體公司 (National Semiconductor) 推出全球首款 1.5 Gbps 的 2x2 低電壓差動訊號傳輸 (LVDS) 類比交互傳輸開關。這款型號為SCAN90CP02 的交互傳輸開關,不但設有可程式化的預先強調功能,同時還具備符合 IEEE 1149.6 標準的測試能力
快捷半導體推出LVDS串化器和解串器 (2003.12.05)
快捷半導體(Fairchild Semiconductor)日前宣佈已推出四種LVDS串化器和解串器(SerDes),能夠解決與高速寬TTL介面相關的各種電磁干擾(EMI)和線纜尺寸問題,這類介面常見於各種通信、計算、工業及汽車等應用
高頻平衡式元件測試 (2003.11.05)
可消除雙頻/三頻通訊設備本身內部及外來干擾的平衡式元件(Balanced Device),在近兩年來被大量推廣使用於通訊與網路領域,因其具備的多種優點,在未來可望逐漸取代同軸或單端(single-Ended)元件;本期將介紹平衡式元件的特性以及參數量測概念與方法
安森美推出 NBSG16M 新元件 (2003.11.04)
安森美半導體日前推出了NBSG16M--這是一款以矽鍺(SiGe)為基礎、高頻寬,完全差動接收器和驅動器且具電流模式邏輯(CML)輸出。安森美表示,此元件是該公司專為通訊、網路、和自動化測試設備工業所設計的高性能邏輯 IC GigaComm(tm)家族之最新成員
安森美推出NBSG72A (2003.10.28)
安森美半導體於28日推出NBSG72A,該公司表示,NBSG72A以矽鍺為基礎、高頻寬 、完全差動交點開關,且具有輸出層級選擇能力。安森美指出此元件專為通訊、網路、和自動化測試設備工業所設計的邏輯IC GigaComm家族之最新成員
TI發表新型交叉點交換器 (2003.10.24)
德州儀器(TI)推出兩顆新型2X2交叉點交換器(crosspoint switch),可協助容錯系統設計人員降低雜訊和訊號抖動。新元件提供高速操作能力,全差動式資料路徑則能確保低雜訊、快速交換時間、很低的脈衝寬度失真和訊號抖動
高彈性時脈晶片的設計發展趨勢 (2003.06.19)
對於各種數位電子裝置來說,提供「心跳」訊號的時脈產生器(Clock Generator)是不可或缺的晶片,而零延遲緩衝元件(Zero Delay Buffer;ZDB)則在整個系統設計中提供信號還原、加強功能,除保證相位一致,還可以除頻、倍頻,及具有電源中止的保護管理功能
高彈性時脈晶片的設計發展趨勢 (2003.06.05)
隨著處理器等元件的更小化,需要較低的供電電壓,朝向支援1.8V LVDS等低輸出電壓技術發展,將是時脈晶片下階段的一大重點。
以小博大 在LCD控制IC領域建立專業知名度 (2003.05.22)
在全球半導體與電子產業市場中,日本業者的先進技術與對產品品質的嚴謹態度是業界有目共睹,而由於在日本的產業環境中,中小型企業較不容易生存,因此表現較搶眼、知名度較高的半導體廠商東芝、三菱、Sony、NEC...等都屬於大型集團,成立於1991年的哉英電子(THine)卻是日商中少見的中小型IC設計業者
Fairchild推出LVDS雙驅動器/接收器-FIN1049 (2003.05.16)
快捷半導體 (Fairchild Semiconductor) 推出新型LVDS 雙驅動器/接收器-FIN1049,在設備內外提供高速控制或資料傳輸。這種雙驅動器/接收器在高性能、16引腳的TSSOP封裝內,提供結合兩個單獨驅動器/接收器元件所具有的功能,從而節省印刷電路板佔用空間,並將元件數目減少50%

  十大熱門新聞

AD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地址:台北市中山北路三段29號11樓 / 電話 (02)2585-5526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