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相關物件共 33
(您查閱第 頁資料, 超過您的權限, 請免費註冊成為會員後, 才能使用!)
達到 M2M 與 IoT 功能的應用層通訊協定選項 (2021.06.09)
本文概述多種通訊協定的作用,並說明這些協定的可用選項,以便設計工程師更輕鬆挑選最適合的進行整合。
[專欄]物聯網帶來的減肥運動 (2015.10.26)
電子工程、半導體、資通訊產業為了儘快讓物聯網時代到來,已對現有多種主流技術作了許多調整設定,筆者觀察檢視了這些改變後,大體可以用「減肥、輕量化Light Weight」等字詞來形容
開放移動聯盟(OMA)選出董事會新領導層 (2013.04.29)
開放移動聯盟(OMA)今天宣佈,德國電信(Deutsche Telekom)/ T-Mobile的Gary Jones當選為OMA董事會主席,AT&T的Bryan Sullivan和義大利電信(Telecom Italia)的Cecilia Corbi當選為OMA董事會副主席
淺談OMA DM (2011.01.27)
在2G手機的時代,手機維修或更新軟韌體的頻率尚不頻繁。隨著3G手機的日漸普及,手機上多樣的服務和軟體需要更新的頻率越來越多;如果能透過無線傳輸由基地台直接對手機更新軟韌體或維修,將能大大減少業者的成本和使用者往來店面及等待送修的時間與精力
銳俤科技2010年新產品新技術發表會 (2010.01.13)
此次的發表會,銳俤科技將以行動通訊應用挑戰為主軸,挾各事業團隊亮眼績效,給您最豐富的科技饗宴。國內最大衛星車隊管理品牌-瞰車大率先服務導入高爾夫球場營運管理
電子書結合電信服務 最快2012Q2上路 (2009.07.19)
誠品書店、遠傳電信與三立電視台正式宣布合作,將進軍亞洲電子書市場。這也是亞洲電信業第一次投入電子書市場,目的不僅在於爭取台灣電子書市場千億元的商機,更要結合台灣電子書上、中、下游產業鏈,前進中國大陸、新加坡、香港與北美等華人市場
挺Android 遠傳與工業局辦軟體設計競賽 (2009.06.18)
看好Android智慧型手機趨勢,遠傳電信週三(6/17)表示,今年第四季將推出2至3款Android手機,並開設網路軟體商店(Application Store)。同時,遠傳與經濟部工業局共同主辦「2009通訊大賽─Android 手機軟體設計競賽」,推動本地Android手機軟體發展
Conexus聯盟研擬聯合採購Android手機 (2009.06.18)
遠傳電信週三(6/17)透露,Conexus行動通訊聯盟(Conexus Mobile Alliance)看好Android平台手機的商機,研擬啟動聯合採購機制。市場推估,首批採購量將以100萬台計算。 Conexus會員包括台灣遠傳、日本NTT DoCoMo、新加坡StarHub、韓國KT、港澳Hutchison、菲律賓SMART、泰國TrueMove以及印尼Indosat等電信業者
Wind River與Qualcomm為行動製造商開創商機 (2009.01.13)
Wind River Systems宣佈所開發的一套軟體碼可協助Android行動軟體在Qualcomm的Snapdragon平台上開發較大尺寸螢幕的行動裝置。Wind River與Qualcomm雙方在技術上的結合,能為行動製造商開創商機,並且更快速地為市場提供更多的Android-based WVGA的產品
全球首款Android平台手機正式問市 (2008.09.25)
手機創新與設計者HTC(宏達國際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HTC)23日在美國紐約與全球最大搜尋引擎巨人Google及美國電信業者T-Mobile共同發表備受全球各界矚目、由HTC設計研發的新手機T-Mobile G1,再次顛覆消費大眾對一般滑蓋手機的原有定義,提供使用者全新的鍵盤操作體驗
首款Android手機將採用Qualcomm晶片 (2008.09.24)
根據國外媒體報導,由台灣宏達電HTC首先代工、T-Mobile美國分公司率先公布、採用Android平台的Google手機T-Mobile G1,將採用Qualcomm晶片。 Qualcomm的執行長Paul Jacobs表示,G1充分彰顯以Linux系統為基礎的開放手機聯盟(Open handset Alliance)精神,也代表應用上的新突破
Alcatel支援首次商業行動電視服務試用活動 (2008.09.05)
Alcatel-Lucent日前宣佈支援開放行動聯盟(Open Mobile Alliance)新BCAST智慧卡標準的首次商業營運試用,這項標準為行動電視內容保護的新標準。此次活動是由Alcatel-Lucent主導,為新加坡行動電信服務商MobileOne(M1)及媒體公司MediaCorp進行的試用活動
Nokia目前無意支持Android平台 (2008.05.27)
根據國外媒體報導,Nokia服務及軟體業務執行副總裁Niklas Savander日前表示,Nokia目前無意支持Android平台。 Niklas Savander表示並不準備支持Google倡議的Android平台,他表示Google打造開放性Android平台的初衷值得讚揚,但目前Android還只是一種參考設計方案
T-Mobile將為Android提供電信營運服務 (2008.04.24)
根據國外媒體報導,在最近的一次行動營運商會議上,與會者對開放手機聯盟(Open Handset Alliance;OHA)所推出的Android作業平台,給予非常高的評價,並稱其為平民版的iPhone
貴賓先進雲集  台大舉辦Android開放手機平台論壇 (2008.04.08)
今日(8日)台大博理館舉辦一場開放式手機平台論壇,由台大系統晶片中心邀請產官學研各界、目前正在參與研發Android行動裝置軟體平台的重要代表與會,共同深入探討Android開放式手機平台的發展趨勢與對於落實其商業模式的看法
Aeroflex完整支援W-CDMA A-GPS一致性測試 (2008.03.16)
Aeroflex宣佈Aeroflex新研發的6401 AIME A-GPS已取得全球認證論壇(GCF, Global Certification Forum)及 PTCRB手機認證單位的指定,成為唯一符合業界標準並能同時支援TTCN A-GPS通訊協定測試、Minimum Performance測試與OMA(Open Mobile Alliance)SUPL V1.0(Secure User Plane Location)一致性測試之完美測試平台,並藉此提供W-CDMA A-GPS一致性測試之完整測試服務
-OpenXDM 1.0.BETA1 (2008.02.05)
OpenXDM is the first free and open source implementation of a XML Document Management (XDM) server, as defined in Open Mobile Alliance (OMA) specifications.
TI與Ideaworks3D合作強化OMAP遊戲平台功能 (2007.03.08)
德州儀器(TI)與Ideaworks3D合作強化OMAP遊戲平台功能,以支援OpenKODE 1.0版規格,滿足從多功能手機到高階多媒體手機等更廣大的市場需求。該平台將是最先包含OpenKODE Khronos開放開發環境的平台之一,可進一步簡化新遊戲在不同手機市場的開發與部署,為遊戲發行商創造更大市場商機
NEC推出IP Messaging專案提供即時訊息服務 (2007.02.09)
NEC宣布將針對日本以外的手機電訊業者推出可整合簡訊服務(Short Message Service,SMS)與多媒體訊息服務(Multimedia Messaging Service,MMS)的「IP Messaging」專案。IP Messaging主要由伺服器軟體與客戶端軟體組成,手機電訊業者可以利用它提供即時訊息服務,並且整合目前還未成功互動過的SMS與MMS服務
TI將與多家廠商合作推動大眾市場之行動遊戲發展 (2006.09.28)
德州儀器(TI)宣佈與無線及行動遊戲價值鏈的多家廠商及開放行動聯盟(Open Mobile Alliance,OMA)進行合作,共同為高品質的手機遊戲制定一套開放遊戲規格並提供相關支援


     [1]  2   [下一頁]

  十大熱門新聞
1 愛德萬測試發表V93000 EXA Scale SoC測試系統超高電流電源供應板卡
2 [COMPUTEX] 慧榮全新USB顯示單晶片 搶攻多螢與超高解析擴充市場
3 [COMPUTEX] Supermicro機櫃級隨插即用液冷AI SuperCluster支援NVIDIA Blackwell
4 Microchip全新車載充電器解決方案 支援車輛關鍵應用
5 安勤為自主機器智能打造新款 AI 工業電腦
6 COMPUTEX 2024:麗臺科技高階WinFast Mini AI工作站全球首次亮相
7 貿澤即日起供貨Renesas搭載RISC-V CPU核心的32位元MCU
8 凌華科技ARM開放式架構觸控電腦正式上市
9 安森美第7代IGBT模組協助再生能源簡化設計並降低成本
10 凌華全新ASD+企業系列SSD固態硬碟重塑大數據應用高效安全儲存

AD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地址:台北市中山北路三段29號11樓 / 電話 (02)2585-5526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