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CTIMES / 物聯網
科技
典故
VOD(Video-On-Demand) -隨選視訊技術

VOD(Video-On-Demand)-隨選視訊技術提供線上欣賞的功能,使用者可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透過網路隨選即時播放、線上收看聲音及影像檔案。
MWC六大趨勢 安全、互通與穿戴均上榜 (2015.03.24)
過去十年來,行動產業走過了巨大變革與破壞式創新,這樣的創新涵蓋了從通訊標準到智慧手機功能的所有層面。上個月甫落幕的MWC,標誌著超越手機與基礎架構的新世代,從IoT感測器和致動器(actuators) 到穿戴式裝置、再到日益普遍的連網汽車,這些新技術都已成為今年MWC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因應物聯網挑戰 模組化系統為不二法門 (2015.03.24)
物聯網標準制定目前還是處在混亂不明的階段,主要理由當然是因為主要的領導廠商想在該領域取得發話權,進一步取得市場競爭優勢,但也因為物聯網技術與應用領域牽涉太廣,一時之間還是看不到由哪個陣營取得相對明顯的優勢
加速物聯網發展 需有全新思維 (2015.03.23)
到目前為止,物聯網的討論已經多如牛毛, 但如果思維或是心態不變,那我們還是無法跳脫舊有的框架思維, 既然物聯網能有機會帶動全新的商業模式, 那麼我們也需要用新的思維來看待物聯網的發展才是
探索、研擬中的5G技術 (2015.03.17)
依據ETSI/3GPP的規劃, 在LTE之後是LTE Advanced(也稱LTE-A), 而後有LTE-B,更之後可能有LTE-C,但也可能沒有, 在LTE-B/LTE-C之後才會進入5G。
軟性顯示起飛 得靠穿戴式應用 (2015.03.11)
軟性顯示的討論,其實有不短的時間, 但在終端應用方面似乎還是相當地有限, 考量到各種實際環境條件,或許,近期相當火紅的穿戴式應用會是解答。 軟性顯示這幾年來並沒有太多突破性的進展
連上物聯網 讓平凡中帶一點創新 (2015.03.09)
在今年CES,如果單看傳統IT或是智慧型手機, 或許你會覺得有些枯燥乏味, 但換個角度,我們卻看平凡生活中處處有創意。 「創新」一詞對台灣產業來說,是再熟悉不過的詞彙
集資平台成就無限創意 (2015.03.06)
過往,新創團隊往往因缺乏資金而難以落實想法, 現在,群眾募資網站的興起,推動創意想法得以快速實現, 而這些集資網站也成為各種創意集合的大舞台。 隨著物聯網世代的到來,電子產業也將跨入多元裝置應用的新時代,其應用將涵蓋智慧家庭、穿戴式裝置、聯網汽車等,這樣的市場型態也為整個電子產業帶來轉變
瞄準物聯網及智慧家庭應用的嵌入式藍牙模組 (2015.03.05)
雖然智慧家庭的概念早已存在許久,但在網際網路普及、通信技術發達的今天,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IoT)堪稱2014科技圈最熱話題,大趨勢鳴槍起跑後,智慧家庭可望進一步落實並幫助使用者提升居住的安全品質和環境舒適度
用於醫療和光譜應用的改進型深紫外光光纖 (2015.03.02)
生物醫學應用光纖不僅必需具有安全及無菌特性和足以用於高壓滅菌的穩健性,而且還得具有高穩定性和高可靠性,以確保精確的診斷,最重要是確保病患的安全。深紫外光(UV)光纖的獨特性能將有助於實現先進的生物醫療診斷設備,包括病患診斷和微創外科手術,以及直接連接到身體上進行監察的感測器
2015數據資料將如何發展? (2015.02.24)
數據資料是新型經濟的貨幣,數量不曾如此之多,亦不曾如此重要。 應用程式、裝置與資料類型等不斷地增加,再加上物聯網(IoT)的應用,現在人們創造與複製的資料量每兩年增加一倍
2015年數據資料發展五大趨勢 (2015.02.12)
數據資料是新型經濟的貨幣,數量不曾如此之多,亦不曾如此重要。應用程式、裝置與資料類型等不斷地增加,再加上物聯網(IoT)的應用,現在人們創造與複製的資料量每兩年增加一倍
ARM:下一波機會 是將行動連結力移轉至生活周遭 (2015.02.10)
現行的行動裝置,已具有宛如「移動電腦」般強大的運算效能。而無所不在的聯網裝置,也將會徹底顛覆這個世界,並製造龐大的機會和巨量的資料。這些資料需要被傳遞、儲存和妥善保存,這都需要最優化的解決方案,來改變既有的網路和雲端基礎建設
Gartner:『數位音量』將帶動全新商業模式 (2015.02.06)
物聯網(IoT)已成為推動企業轉型背後一股強大力量,所有產業甚至社會各領域都將感受到它具破壞的影響力。在商業應用上,目前已有自動櫃員機及機場自助報到機等連網物件存在,當然還有許多新型裝置正在開發中,這些裝置都將具備數位感測、運算與通訊功能
台灣NFC市場起飛 NXP首重安全考量 (2015.02.04)
NFC(近場通訊)技術的發展在物聯網領域已有不短的時間,在技術規格上,已經沒有太多可以著墨的地方,近期被拿出來討論的,大多是資料安全嚴密度或是系統架構的選擇
拼上物聯網最後拼圖 IBM啟動LoRa平台 (2015.02.03)
可以確定的是,物聯網所需要的無線網通技術,大致上已經呈現互補的局面,沒有所謂的「誰取代誰」的問題存在。但就資料傳輸的資料量大小與距離來看,以X、Y軸的方式來呈現,無線網路技術仍有一定的技術缺口存在
解決物聯網問題 才能發揮經濟效益 (2015.02.02)
近期物聯網的討論熱度一直居高不下,絕大部份的討論聚焦在未來的生活型態的變化與便利度的提升,但鮮少有人提出物聯網在發展上會面臨的困境有哪些。 IBM全球企業諮詢服務事業群全球電子產業首席顧問Sanjay B Panikkar便指出
MHL聯盟:用最簡單的方式 解決最複雜的問題 (2015.01.30)
MHL聯盟:用最簡單的方式 解決最複雜的問題
乙太網為行動時代的智慧物聯提供重要優勢 (2015.01.30)
乙太網為行動時代的智慧物聯提供重要優勢
MHL聯盟:用最簡單的方式 解決最複雜的問題 (2015.01.26)
在4K行動顯示的市場需求之下,MHL技術也因應而生。 透過5 pin的技術規格,就能解決高畫質影音傳輸問題。 下一步,MHL技術將更進一步與行動裝置完美結合。
乙太網為行動時代的智慧物聯提供重要優勢 (2015.01.23)
智慧型裝置傾巢而出,預計將創下驚人的成長率。一家研究公司預測2020年物聯網(IoT)連線裝置將會達到2120億台。如何有效管理蜂擁而來的龐大資料也成了網路架構設計人員與管理者日益擔憂的問題

  十大熱門新聞
1 達發科技專注四大關鍵技術 鎖定寬頻、車用、低軌衛星
2 英飛凌收購UWB先驅3db Access公司 強化連接產品組合
3 Palo Alto Networks:數位轉型浪潮下 台灣企業面臨嚴峻資安挑戰
4 eTradehub三大商機媒合會 助企業迅速提升跨境電商運營力
5 微軟:大型體育場館及運動賽事已成網路安全攻擊新目標
6 [CTIMES x ROHM] ROHM以卓越半導體技術 持續引領智慧物聯應用創新
7 調研:全球蜂巢式物聯網模組出貨量首次出現年度下滑
8 Silicon Labs針對新Matter 1.2版本提供全面開發支持
9 F5收購Wib與Heyhack 打造AI-ready的API安全解決方案
10 Arm打造全新物聯網參考設計平台 加速推進邊緣AI發展進程

AD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地址:台北市中山北路三段29號11樓 / 電話 (02)2585-5526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