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CTimes / 多媒體出版中心 / 出版商 / CTIMES
| 首頁 | 電子產業分析 | 技術專論 | 講義資料庫 | 電子報 | 電子雜誌 | myMPC |
出版商:
簡述: CTIMES雜誌創立於1991年10月,隨著台灣半導體產業的發展而亦步亦趨,一直到今天,不僅廣泛地傳播廠商的產品與市場,也深入產業的創新價值來做分析報導,是科技與人文兼具的一家媒體組織。 長久以來,產業界一向重視關鍵零組件的發展,但這只是其中的一個C,也就是Components。但未來是一個「大C」的世代,C代表的不僅是3C整合成一個大C,同時也是Cloud雲端的連結應用與虛擬整合,這就是另外一個C─Convergence。CTIMES作為一個大C世代的領導媒體,會以提供業界各種Components與Convergence的報導與服務為主要目標,同時也會連結到市場應用端的自動化控制(Cybernation)產品上。 從晶片到電子產品,再從網路通訊到各種事物的連結與自動化作業,不僅業界本身要做產品整合,各種跨領域的合作開發也是勢在必行,CTIMES不僅提供平面內容報導,也提供數位網路、視訊傳播、研討會等等服務,是電子產業界人人可以利用的極佳媒介。

2021.4月(第353期)智慧顯示 --工業、車用、醫療三大面向

欲擺脫「慘業」汙名, 顯示業者積極發展高值化的產品與應用, 於是智慧顯示的旗號相應而起。 目標就是針對垂直應用的領域,發展專屬的顯示解決方案, 藉此提高產品的價值, 避免再落入產能與價格的惡性競爭。 當前,顯示高值化的應用市場共有三大領域, 分別為工業、車用顯示、以及醫療顯示。 本期的封面故事即以智慧顯示為主題, 分別探敘前述三個領域的顯示技術與應用關鍵
作者: CTIMES 類型: 價格: NT$ 100元

2021.3月(第67期)工具機 次世代加工

工研院IEK預測2021年臺灣製造業景氣, 指出今年製造業產值將達19. 68兆元,產值成長率為4.75%。 四大業別,金屬機電、資訊電子、化學與民生都呈現正向成長。 但工研院特別指出,全球供應鏈與分工模式正在改變, 台灣必須提升製造的智慧價值,打造強韌產業生態鏈, 才有望在更強勁的競爭中站穩腳步。 而發展智慧機械,正是台灣工具機產業迎戰未來的關鍵策略, 如何透過更先進的技術與更彈性的服務, 打入全球正迅速崛起的汽車與半導體產業,將會重要的一步
作者: SmartAuto 類型: 價格: NT$ 100元

2021.3月(第352期)毫米波 開啟高頻網路時代

高速網路是科技發展的必要推手, 描繪了智慧萬物自然協作的剪影。 而智慧功能帶來的大量運算、終端裝置所需的互連需求, 在在推進了邁向高頻網路世代的進程—— 毫米波,成了這場演進的必然經歷。 挾帶大頻寬、低延遲與超高速的傳輸特色, 毫米波集結了5G頻譜的顯性優勢於一身。 5G網路的應用潛能將會如何激發? 鎖定焦點,勢必落在最耀眼的毫米波上
作者: CTIMES 類型: 價格: NT$ 100元

CTIMES 2021數位產業年鑑

CTIMES 2021數位產業年鑑 (數位版150元,另有紙本300元8折優惠中,至2021年4月30日止!歡迎來電詢問) 數位產業包括半導體工業、各種功能的零組件、各類數位電子裝置,以及透過軟硬體整合的各類工具或應用。數位產業發展改變了現代社會的環境與結構,因此出版一本年度趨勢與市場現況的年鑑,不僅能作為產業里程碑的記錄,也能提供相關產業知己知彼的參考與利用
作者: CTIMES 類型: 價格: NT$ 150元

2021智動化年鑑(採購指南)

2021智動化年鑑(採購指南) (數位版300元,另有紙本600元8折優惠中,至2021年4月30日止!歡迎來電詢問) 2021年的《智動化年鑑》持續以智慧機械為年度主題,因為智慧機械將會是台灣產業升級的關鍵,無論是哪個產業別,都將會需要透過智慧機器來實現智慧的流程。而我們也期望透過將最新的智慧機械的技術與應用報導出來,能讓產業人士都能夠知悉相關的發展與趨勢,進而為自身的工作帶來幫助
作者: SmartAuto 類型: 價格: NT$ 300元

2021.1月(第66期)COM-HPC 把超級電腦嵌進系統裡

COM-HPC是「High-Performance Computer-on-Modules」, 顧名思義,是一個具備高性能運算校能的模組化電腦, 是把高效能的電腦帶進各種嵌入式設計之中的技術。 毫無疑問的, 它也將對於各式次世代智慧系統與裝置帶來極大的助益。 面對次世代的運算挑戰 COM-HPC將專注於資料中心與正在成型的霧計算 為工業級系統帶來更好的體驗。
作者: SmartAuto 類型: 價格: NT$ 100元

2021.1月(第351期)展望2021年科技趨勢

歷經疫情帶來的生活巨變, 全球產業正以全面數位化迎面應對。 CTIMES封面故事本月份也特別企劃, 為讀者重點選擇值得關注的五大科技趨勢。 從改變業界既定規則的Open RAN, 到AI加速、數位轉型、第三代半導體, 以及數位資訊醫療照護等。 將形塑多元開發與智慧應用的科技環境, 重定發展步調,隨境競演。
作者: CTIMES 類型: 價格: NT$ 100元

2020.12月(第65期)工業機器人:無中生智

利用5G連結、蒐集、整合, 從設計到服務流程的各類大數據; 以及雲端運算、資訊安全等資通訊技術, 使得制定生產策略支援即時決策的模式變得更智慧; 最終藉由AI妥善處理複雜管理流程, 達成最佳化生產目標。 預估結合上述智慧製造元素的全球市場規模, 將從2018年的1,560億美元,到了2025年3,010億美元。 相較於過去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是以擅長的辨識、分類、預測等電腦演算法, 實現人類大腦的思考模式
作者: SmartAuto 類型: 價格: NT$ 100元

2020.12月(第350期)2020電源元件新品暨供應商品牌調查

延續去年廣受好評的「MCU元件調查」,今年CTIMES再次於年末進行了電子產業的供應商品牌、採購行為與產業新品的調查,而今年鎖定的類別則是「電源元件」。 電源元件是所有電子系統的起點,最開始的地方,是一切數位訊號控制的根本。只有當電流從電池和電源供應器流出,再透過各項電源元件的轉換和控制,各種晶片才能得以執行,而數位電子系統才能夠運作
作者: CTIMES 類型: 價格: NT$ 100元

2020.11月(第64期)工具機的數位轉型

儘管新冠肺炎疫情仍未全面平息, 但台灣工具機產業將有望提早一步,重返成長。 特別是在5G、半導體與電動車等市場的需求帶動下, 對工具機的採用力道將會明顯的增加。 然而,在重回成長的同時, 工具機產業也面臨了轉型的挑戰, 因為新技術與新應用的壓境, 傳統的模式已不再能滿足客戶與市場的需求。 與機器人的整合,IoT與5G的搭配, 人工智慧的導入,甚至AR與VR的應用, 工具機正邁入關鍵的下一階段, 以為數位思維為核心的轉型趨勢已經展開
作者: SmartAuto 類型: 價格: NT$ 100元

2020.11月(第349期)教育數位化

雖然課綱內容改來改去, 但教育的形式與方式的趨勢卻是不變的, 那就是持續朝向「數位化」與「雲端化」。 一間數位教室裏頭, 有著電腦、無線網路、投影設備和智慧電子白板, 未來還將會有更多教育專用的終端設備, 如Chromebook、教育平板電腦等,會進入校園之中, 作為學生學習的主要媒介。 而這些量身打造的裝置與系統, 也將帶起在相關的零組件、硬體與軟體的發展, 並成為一個堅實成長的電子產業市場
作者: CTIMES 類型: 價格: NT$ 100元

2020.10月(第63期)AI機器視覺

在工業領域廣泛應用的機器視覺(Machine Vision), 進入了新的年代, 不僅講求影像的高解析與高處理速度, 更要求可以做到智慧辨識與分析, 進一步強化在智慧製造上的需求。 AI機器視覺以機器學習技術為基礎, 運用對數據資料的分析, 來提高光學影像辨識裝置的應用範圍。
作者: SmartAuto 類型: 價格: NT$ 100元

2020.10月(第348期)完全XR手冊

2020年創新與衰退並行, 多了些生命在現實中受迫要面對的生存考驗, 但也因此衍生出更多借助虛擬空間的契機。 XR技術不只將現實作為起點, 向外擴張(X as extended)科技的創造力, 更是引領我們革新對世界認知的伏筆, 結合未知(X as the unknown)與現實, 迎來網路化、虛擬化更透徹洗禮後的蛻變。
作者: CTIMES 類型: 價格: NT$ 100元

2020.9月(第62期)馬達與減速機預診最佳化

作為「機械之母」, 馬達幾乎是所有機具設備的主要動力來源。 它的效率、健康狀態、以及使用壽命的長短, 都關係著產能效率的高或低。 隨著智慧製造趨勢的興起,它的效能更顯重要。 也因此,即時測知馬達和相關傳動元件, 是現代生產製造管理系統不可或缺的項目。 2020台北國際自動化工業大展」展後報導 今年的自動化展,絕對是最特別的一屆
作者: SmartAuto 類型: 價格: NT$ 100元

2020年9月(第347期)晶片熱掰掰!

導熱大作戰! 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卻不容易。 一方面要透過物理散熱機制, 盡可能把晶片廢熱往外排出; 一方面要透過低功耗電路設計, 讓晶片盡可能減少熱的生成。 在追求更高運算效能的AI年代, 功耗增加會影響散熱成本與電池續航力, 嚴重更將影響使用者經驗。 因此,導熱作戰, 只能成功,不許失敗!
作者: CTIMES 類型: 價格: NT$ 100元

2020.8月(第61期)工業4.0新布局

經過近幾年的發展,工業4.0已走入所有工業領域中, 無論哪種規模與類型的業者,都逐漸落實相關的應用思維。 然而今年初爆發的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 不僅衝擊了全球製造業的生產方式和流程, 同時也對供應鏈產生了影響, 例如異地生產、多來源供應等,開始受到人們的重視。 再者企業的防疫能力,以及面對疫情的應變能力, 也將成為業者的競爭力指標
作者: SmartAuto 類型: 價格: NT$ 100元

2020年8月(第346期)數位分身:Digital Twin

顧名思義,數位分身就是把現實世界裡的實體物件, 在數位空間裡模擬出另一個分身。 而這個分身必須要是「Twin」, 也就是兩個一模一樣、虛實互映的物件。 有了數位分身,就可以對實體的物件有更多的控制功能, 包含遠端的操作、系統功能的模擬, 甚至是除錯與驗證,都可以在數位分身上先進行。 這樣的好處就是能降低實體物件的故障率,提升可靠度, 進而降低整體系統運行的成本
作者: CTIMES 類型: 價格: NT$ 100元

2020.7月(第60期)廠房預診技術

你也需要超前部署! 停機,是所有製造產線的致命傷, 無論是故障還是歲修,只要機器停止運轉, 對製造業者來說都是損失。 「預診維修」就是要能在故障之前提早洞悉, 更進一步,則是要結合人工智慧的技術, 讓這些機台設備不僅可以偵測機具的狀態, 未來甚至還能自行進行替換與維修。 目前預診技術的應用已逐漸普及, 對於廠房的工具機台與機器手臂, 漸漸成為必備的功能之一
作者: SmartAuto 類型: 價格: NT$ 100元

2020年7月(第345期)IC設計上雲端

科技趨勢迅雷不及掩耳, 第一聲雷—AI! 第二聲雷—5G! 第三聲雷—中美貿易戰! IC設計如此風雲變幻, 比算力,比效能,比搶佔先機 部署環境成了關鍵。 雲端空間配置彈性、運算效能高速, 上雲,成了以光超越聲音的重要解方。
作者: CTIMES 類型: 價格: NT$ 100元

2020.6月(第59期)綠能機房:實現智慧製造背後的寧靜革命

要落實智慧製造的願景, 數位應用與網路控制是不可或缺的兩個環節。 然而這些新技術的背後,意味著更多的設備將被部署到廠房之中, 更代表著能源的需求與消耗,將會比過去更高。 因此,如何優化機房的能源管理效率, 並進一步增加再生能源的配置, 將是未來所有業者須必備的核心能力
作者: SmartAuto 類型: 價格: NT$ 100元

出版商討論區
最新活動消息
05/08 淨零減碳解決方案交流與ESCO媒合會
09/28 第二十三屆全國AOI論壇與展覽
12/08 2023西門子用戶大會,掌握散熱領域技術布局
03/22 半導體供應鏈重組與經濟安全國際研討會
03/27 2024技職教育永續發展學術研討會「 人工智慧時代的創新與挑戰」
04/19 2024年「AI與傳播創新:高等教育的趨勢與挑戰」國際研討會
04/24 Touch Taiwan - Connection 跨域共創,連接未來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地址:台北市中山北路三段29號11樓 / 電話 (02)2585-5526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