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台灣PCB產業資本支出趨審慎 聚焦AI應用與東南亞布局 (2025.07.09) 在全球電子景氣回穩與AI應用需求強勁帶動下,根據台灣電路板協會(TPCA)與工研院產科國際所今(9)日首次發布其調查台灣PCB產業的資本支出趨勢中顯示,雖然面臨連3年收斂的趨勢,但產值與營運表現持續攀升,顯示產業從高投資轉向高附加價值發展,產業結構正穩健轉型 |
 |
工研院赴歐開啟6G國際合作 布局次世代通訊生態系 (2025.07.09) 為推動台灣次世代通訊技術及產研國際合作,由工研院攜手產官學研參加歐盟最大規模的次世代通訊研發盛會「2025 EuCNC & 6G Summit」,並簽署3項重要6G產研合作。同時,首度在英國劍橋大學與英國聯合電信聯盟(UK Federated Telecoms Hubs;UK FTH)共同舉辦的台英6G研討會上 |
 |
麻省理工發表全球首款「晶片級3D列印機」打造手持式列印新未來 (2025.07.08) 迎接現今3D列印與矽光子(silicon photonics)技術出現新突破!已由麻省理工學院(MIT)的研究人員成功開發出一種全球首款整合單一晶片上的3D列印機設計,設計,並整合在單一電腦晶片上,正式宣告全球首款「晶片級3D列印機」誕生,該晶片能發出光束照射至樹脂槽中,直接生成設計圖案 |
 |
Tesla傳暫停生產Optimus TrendForce估對供應鏈影響有限 (2025.07.08) 近期中國大陸供應鏈傳出因靈巧手承載力不足,導致Tesla將暫停生產人型機器人Optimus的消息。依TrendForce今(8)日分析,Tesla目前主要面臨產品續航不足和軟硬整合的挑戰,即便能藉由AI優化運動規劃與能耗,以改進續航問題 |
 |
標準局啟動在地檢測驗證校正服務 協助工具機出口拓銷 (2025.07.07) 為協助工具機產業及早因應法規變革,整合法人資源,標準局近日宣布啟動「工具機在地檢測驗證校正服務平台」,除了建置資訊網,以提供主要出口國家、重要出口產品 |
 |
巴斯夫電子材料事業處人事調整 以台北為策略營運基地 (2025.07.07) 看好台灣半導體發展領先地位,德國化工大廠巴斯夫不僅近日宣布,將調整全球電子材料事業處的高層主管人事,更於即日起以台北為其策略營運基地。藉此從供應面推動電子材料與半導體材料的創新與成長,並充分發揮台灣在全球半導體創新與製造方面的重要角色 |
 |
工研院攜手法商Saft開發LMFP電池 深度整合材料與電池技術 (2025.07.06) 由於近期電動車火燒事件頻傳,也讓新一代鋰電池安全技術成為焦點!適逢全球電池技術領導廠商法國Saft公司技術長Dr. Nechev日前拜訪工研院,並在泓辰材料(HCM)公司董事長陳宏力見證之下,雙方正式簽署合作協議,打造國際合作新典範 |
 |
經部召開製造部門減碳溝通會議 凝聚淨零社會共識 (2025.07.06) 為持續精進深度節能理念,由經濟部近日舉辦「製造部門減碳旗艦行動計畫社會溝通會議」,便邀集產業公協會、非政府組織(NGO)、專家學者、政府機構等利害關係人參與 |
 |
先進封裝技術崛起 SEMICON Taiwan 2025引領系統級創新 (2025.07.03) 由於AI晶片及HPC等高效能應用需求急遽攀升,推動封裝技術升溫,全球半導體產業正迎來新一波技術變革。SEMICON Taiwan 2025今(3)日也宣佈,即將於9月8日起,假台北南港展覽館舉辦多場前瞻技術國際論壇,並於9月10~12日正式開展 |
 |
川普TACO規律再現?美恢復對中出口EDA軟體 (2025.07.03) 相較於今(3)日檯面上美國,宣稱已與越南完成關稅協議,檯面下卻是川普「TACO」(Trump always chickens out)規律悄悄再現。據美媒《彭博社》報導,包含西門子、新思科技、益華電腦等,皆已在7月2~3日陸續收到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BIS)通知,即日起正式解除EDA軟體出口中國大陸的限制 |
 |
科技製造業銷售轉型×可落地AI方案 打造更具營運韌性與競爭力模式 (2025.07.02) 因應數位轉型逐漸成為製造業標配,該如何讓技術真正服務於業務成長,已成為企業關注的關鍵。於銷售流程中最具挑戰性的痛點,包含:資料斷裂、預測不準與客戶關係維繫困難等問題,並透過AI即時數據分析與智能推薦,協助企業建立前瞻性的決策架構 |
 |
受地緣政治影響 TrendForce下修今年AI server出貨量增幅 (2025.07.02) 由於北美大型CSP目前仍是AI server市場需求擴張主力,加上tier-2資料中心和中東、歐洲等主權雲專案挹注,需求穩健。依TrendForce預估,在北美CSP與OEM客戶需求驅動下,2025年AI server出貨量仍將維持雙位數成長 |
 |
三貿機械聯手洛克威爾自動化 深化輪胎成型機智慧製造布局 (2025.06.30) 因應現今市場快速多變、量產化競爭日趨激烈,終端客戶對設備數據透明度與洞察的需求持續提升,OEM 製造商迫切推動數位轉型以提升決策效率,加速邁向智慧製造。台灣輪胎成型機設計及製造領導品牌三貿機械 |
 |
視AI為成長主力 博世科技日宣示至2027年投資逾25億歐元 (2025.06.29) 看好人工智能(AI)的應用與發展,將是博世集團(Bosch)產品與服務的未來創新動力與成長動力,使得自動操作變得更加安全、可靠地檢查製造過程的質量;並讓消費者在閒暇時,以及家中工作的日常生活變得更輕鬆 |
 |
經濟部產創平台支持在地研發 打造電動車生態系減碳拓銷 (2025.06.28) 為實現台灣2050年淨零轉型「運具電動化」目標,由經濟部產業發展署積極推動電動車技術自主化與國產化工作。在該產創平台計畫的支持下,已成功協助鴻華先進,成功打造首款台製電動小客車Model C(LUXGEN n7);以及中華汽車推出首款3 |
 |
UiPath舉辦台北代理自動化峰會 展示新一代企業級AI代理平台 (2025.06.26) 基於目前企業領導者在導入人工智慧(AI)應用時常面臨諸多挑戰,全球代理自動化(agentic automation)大廠UiPath今(26)日在台北舉行的「UiPath代理自動化峰會」(Agentic Automation Summit)上發表其新一代UiPath Platform平台,將代理型AI、機器人及人員整合在同一智慧系統,進而打造最佳化工作流程,推升企業營運效率 |
 |
R&S WIRELESS INNOVATION DAY領通訊浪潮 正式啟用新竹辦公室 (2025.06.25) 由德國量測儀器大廠台灣羅德史瓦茲(Rohde & Schwarz Taiwan)主辦的年度盛事「2025 R&S Wireless Innovation Day」今年移師新竹並圓滿落幕,也宣示該公司正式將據點拓展至新竹辦公室啟用後,將為更多客戶提供服務 |
 |
產學研合力打造高速低耗能雷射源 迎接AI未來之光 (2025.06.25) 為了進一步降低次世代AI高速資料連結所造成的電力消耗及開發新的節能技術,中央大學電機系許晉瑋教授研究團隊今(25)日由發表在國科會支持下,已成功開發出新穎的單模、超高速、低耗能的垂直共振腔面射型雷射(Vertical Cavity Surface-Emitting Laser, VCSEL) |
 |
工研院、工總、電電公會成立LOT聯盟 掌握15萬件專利剋蟑螂 (2025.06.24) 近年來,全球產業面臨不實施專利實體(Non-Practicing Entity,NPE),俗稱「專利蟑螂」的訴訟風險激增。為協助產業共同防禦NPE威脅,工研院今(24)日宣佈,攜手全國工業總會、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與創智智權公司(IP Bank),正式成立「LOT(License on Transfer)產業聯盟」,邀請近 20 家半導體、資通訊與PCB重量級企業 |
 |
晶創主機Nano 助半導體產業創新與升級 打造南部半導體創新樞紐 (2025.06.24) 為強化晶片與AI雙軌佈局,由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主辦,於今(24)日假台南沙崙國科會資安暨智慧科技研發大樓,舉行「新一代國家AI超級電腦-晶創主機Nano 5驅動半導體產業創新與升級成果發表會」,展現其在推動半導體技術創新與產業升級上的多元研發應用成果,吸引產官學研各界踴躍參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