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CTIMES / 今日頭條
科技
典故
Internet的起源

組成Internet的兩大元件,一是作為傳達內容的本體—超文本,另一個是傳輸的骨幹—網路,網際骨幹可追溯到1968年的美俄冷戰時期,當時美國國防部的DARPA計畫發展出ARPANET,網頁結構則是由超文件(Hypertext)演變而來。
臻驅科技與ROHM攜手 成立碳化矽技術聯合實驗室 (2020.06.24)
中國新能源車驅動公司臻驅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臻驅科技)與半導體製造商羅姆(ROHM)宣佈在中國(上海)自由貿易區試驗區臨港新區成立「碳化矽技術聯合實驗室」,並於2020年6月9日舉行了揭幕啟用儀式
科研助攻運動產業 打造AI羽球個人身教練 (2020.06.23)
有了人工智能助攻,選手在運動時就能分析揮拍軌跡和步法,還能偵測疲勞指數,不僅擁有科學且精準的運動訓練,還有全方位無所不在的教練紀錄完整的歷程。 科技部自107年起推動「精準運動科學研究專案計畫」
高通:機器人平台需與時俱進 整合5G與AI功能 (2020.06.22)
高通技術公司推出了高通機器人RB5平台,這是高通專為機器人設計,最先進、最具整合性和全面性的方案。在廣受機器人與無人機產品採用的RB3平台的成功基礎上,高通機器人RB5平台提供豐富的軟硬體與開發工具
為AC LED開拓明路 台灣首度制定國際照明標準 (2020.06.19)
為了加速交流電發光二極體(AC LED)照明技術導入照明市場應用,工研院與台灣照明委員會(CIE-Taiwan)今(19日)舉辦「CIE-Taiwan 2020年會暨執委會」,發布首份由台灣主導參與制定國際照明標準
強化ADAS功能 ROHM攜手偉詮電子推先進數位電子後視鏡 (2020.06.18)
ROHM半導體與台灣偉詮電子,及系統方案商勇昇科技共同發表了數位電子後視鏡解決方案「ADAS E-Mirror」,該方案是採用ROHM集團LAPIS研發之影像顯示控制器「ML86321」,搭配偉詮電子高效能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處理器「WT8911」
錼創:Micro LED成本5年內下降95% (2020.06.17)
台灣Micro LED新創公司錼創科技(PlayNitride),今日在「技術路線圖發佈會」上表示,依據他們的規劃,Micro LED需要在5年內減少95%的成本,才能滿足客戶商品化量產的需求。 錼創科技執行長李允立博士表示,儘管Micro LED所面臨的技術挑戰眾多,但客戶最在乎的還是生產成本的問題,也就是把技術轉換為實際量產製造的商品化問題
AI晶片設計平台助攻 台灣研發全球首顆基因定序晶片 (2020.06.16)
結合國家實驗研究院的智財資源、新思科技(Synopsys)的處理器IP和驗證平台,台灣大學電機系與交通大學資工系的研究團隊,今日在台發展是全球首款的基因定序專用晶片,為台灣的人工智慧晶片布局,奠下新的里程碑
不跌反漲!2020年全球筆記型電腦出貨量預測上調 (2020.06.15)
根據最新Omdia Mobile PC Market Tracker報告,2020 年全球筆記型電腦出貨量,將由原先預估的一億五千六百萬台,上調至一億七千一百萬台。年成長率也從原先預估的9.3%下滑,上調至僅0.4%下滑,成長調幅約8.9%
英特爾正式發表3D堆疊處理器 針對PC平台架構提供優化性能 (2020.06.12)
英特爾推出代號「Lakefield」的Intel Core處理器,並搭載Intel Hybrid Technology。Lakefield處理器運用英特爾的Foveros 3D封裝技術,及混合型CPU架構來實現可擴充性的功率和效能,在生產力與內容創作上,為一提供Intel Core效能和完整Windows相容性的產品裡,尺寸最小並可打造超輕巧和創新的外形設計
疫情無礙訂單 第二季全球晶圓代工產值年增2成 (2020.06.11)
根據TrendForce旗下拓墣產業研究院最新調查,2020年第一季晶圓代工訂單未出現大幅度縮減,以及客戶擴大既有產品需求並導入疫情衍生的新興應用,加上2019年同期基期低,全球前十大晶圓代工業者2020年第二季營收年成長逾2成
MIC調查:臺灣AI發展以三大技術為主 (2020.06.10)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針對台灣AI技術發展,調查臺灣「產業AI」與「AI產業」企業與新創。發現目前技術發展前三名以「數據推理推論、電腦視覺、語音與自然語言處理」為主
蘋果LiDAR確實有量測功能 可進行空間3D掃描 (2020.06.09)
激光雷達(LiDAR)通常指「檢測和測距」,是一種革命性的掃描和測量工具。但蘋果(Apple) 的激光雷達無法達到可用於戶外測量和掃描專業激光雷達的水平,不過可以測量到距離5米的周圍物體以及進行人員位置的追蹤
對抗新冠病毒蔓延 美光發起紫外線消毒機器人設計競賽 (2020.06.09)
美光科技宣布將發起「紫外線機器人設計競賽」,以滿足社會對可靠且低成本的紫外線機器人解決方案日益增長的需求。這些紫外線機器人能進行自動化消毒,進而阻止潛在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和其他病原的傳散
遠傳、台達、微軟三強聯手 跨界打造5G智慧工廠 (2020.06.08)
迎接5G時代來臨,遠傳電信、台達電子、台灣微軟今(8)日宣布,三方攜手共同打造全國第一個5G智慧工廠。由遠傳以「大人物」(大數據、人工智慧、物聯網)專長,搭配5G 80MHz連續頻寬
IDC:疫情影響最鉅 台灣平板電腦與智慧型手機市場退至九年新低 (2020.06.08)
全球COVID-19疫情持續蔓延, ICT市場中以硬體相關產業受影響最大。IDC持續追蹤2020年台灣個人終端市場的整體發展,由最新發佈的個人運算裝置研究報告(IDC Quarterly Personal Computing Device Tracker)剖析COVID-19疫情對台灣市場所造成的衝擊與影響
工研院攜手廣達 開發多天線筆電搶攻5G布局 (2020.06.05)
新冠肺炎疫情改變生活習慣,帶動遠距辦公、線上教學、網路購物與娛樂的成長動能,人們對5G的需求更迫切,疫情將加速5G布局高速展開。在行動社會下,智慧手機、筆電、穿戴式裝置日趨輕薄短小,輕薄化3C產品需塞入更多天線和電子零組件,才能滿足5G世代下消費電子「高速率」、「多功能」的需求
Tesla輔助駕駛誤判肇事 顯示自駕車還不具備自主性 (2020.06.04)
日前一輛已經發生側翻事故的貨車,卻被一輛行駛於內側的 特斯拉(Tesla Model 3) 給撞上。根據國道警方詢問駕駛者後表示,駕駛者有看到前方貨車發生事故,但煞車已來不及,並聲稱自動輔助駕駛系統僅半開狀態,儘管自動輔助駕駛系統一直在不斷改進,但它還不足以防止發生此類事故
工研院打造正壓式檢疫亭 防疫金鐘罩守護醫護人員 (2020.06.03)
自新冠狀病毒疫情爆發以來,全球確診病例數迄今已逾630萬,為了協助防堵疫情,工研院發表正壓式檢疫亭,守護第一線醫護人員,正壓式檢疫亭是工研院與台大醫院新竹生醫園區分院、新竹馬偕醫院的合作成果,具有安全設計、採檢量高、節能舒適、獨立潔淨、組裝迅速等五大特色,更能貼近醫護人員的需求
PIDA:光收發模組歐美業務重啟 Q4可望恢復如常 (2020.06.02)
5G網路佈建方興未艾,加上智慧型手機日益普及與資料流量成長,帶動光通訊各領域市場發展。根據統計,全球光收發模組市場規模將從2020年的57億美元成長到2025年的92億美元,複合年增長率為10.0%
MIC:中國通訊產業鏈復工 廠商仍面臨三大挑戰 (2020.06.01)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主辦的第33屆春季線上研討會,解構「後疫情時代」產業機會與挑戰,以及2020年10大重點垂直應用領域商機。 關於疫情衝擊供應鏈,資策會MIC資深產業顧問張奇表示

  十大熱門新聞
1 達發科技專注四大關鍵技術 鎖定寬頻、車用、低軌衛星
2 國科會114年度科技預算增至1800億元 拓展AI晶片與資安實力
3 台語人機共學系統創新模式邁向國際 預計9月導入南市中小學
4 工研院攜手產業實踐淨零行動 聚焦氫能與綠色金融
5 機械業宣示2035年目標:產值破3兆、價值率35%、人均600萬元
6 MIC:2024年臺灣半導體產業產值達4.29兆新台幣 成長13.7%
7 工研院、友達強強聯手結伴 聚焦4大領域產業搶商機
8 Synaptics聚焦AI邊緣運算 主攻智慧運算與連接技術
9 工研院:2024淨零排放壓力驅動 產業持續增加能源效率投資
10 國科會10年投入3000億元 培育台灣半導體IC創新

AD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地址:台北市中山北路三段29號11樓 / 電話 (02)2585-5526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