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相关对象共 127
(您查阅第 6 页数据, 超过您的权限, 请免费注册成为会员后, 才能使用!)
TeamT5资安开运馆进驻资安大会 知己知彼防范於未然 (2024.05.14)
亚太威胁情资专家TeamT5 杜浦数位安全公司今(14)日起至5月16日叁与2024 CYBERSEC 台湾资安大会,也特别运用开运占卜的概念,以「杜骇客之攻 浦天下资安」为主题,在南港展览二馆P106展位上打造「杜浦资安开运馆」
资策会MIC 37th春季研讨会即将登场 聚焦AI主轴探讨趋势 (2024.04.15)
资策会产业情报研究所(MIC)将於4/16-4/18举办第37届MIC FORUM Spring《智赋》研讨会,综观资通讯、半导体、资讯服务产业趋势,发布2024年市场与重点IT产品出货预测,并探讨产业关键议题
趋势预测2024资安:传统攻击手法将借力生成式AI、区块链技术进化 (2023.12.12)
因应2023年生成式AI崛起等科技跃进,推动各产业技术创新,与世界政经局势持续紧张,连带影响资安治理环境恐添变数。趋势科技也在今(11)日公布《2024年资安年度预测报告》中指出
SEMI发布半导体制造环境资讯网路安全叁考架构 (2023.11.15)
半导体产业对台湾及全球的重要性与日俱增,SEMI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为助力产业提升资安防御力,持续推进SEMI?E187半导体设备资安国际标准普及化,继发布SEMI?E187 checklist(SEMI E187标准基本实施检核表)及半导体资安风险评级服务後
Fortinet公布《2024全球资安威胁预测》 经AI进化、从内渗透攻击更容易 (2023.11.14)
因网路攻击随科技与日俱进,依Fortinet旗下FortiGuard Labs威胁情资中心今(14)日公布《2024全球资安威胁预测》报告显示,如今透过「网路犯罪即服务(Cybercrime-as-a-Service,CaaS)」的攻击案例增加;加上生成式人工智慧(AI)出现,威胁者更容易发动攻击;与攻击者仰赖的工具不断演进,一再提升攻击行动的复杂性
资策会推动供应链资安联防 携手汉翔导入CMMC合规作业 (2023.11.08)
面对现今数位转型趋势,网路攻击手法日益更新,产业供应链安全备受重视,美国则力推供应链保护规范「资通安全成熟度模型验证」(Cybersecurity Maturity Mode Certification,CMMC),做为未来国防采购的资格要求,并将於2026年在美国全面实施
国立东华大学采用Palo Alto Networks资安解决方案 建构SDGs智慧校园 (2023.10.05)
面对日新月异的攻击手法,校园资讯安全威胁逐年攀升,国立东华大学指定采用Palo Alto Networks新世代防火墙搭配Cortex XDR 资安解决方案,打造可自动化方式回应网路威胁的新世代防护机制,为全校师生创造最优质的学习环境,擘划SDGs永续智慧校园
Openfind Mail2000优化异常登入警示 全面防御骇客狙击 (2023.09.19)
近年资安法规不断优化,企业组织陆续有明文规定应遵循的资安执行架构。考量到资安事件已与公司营运密不可分,金管会於 2021 年底明定公开发行之企业需设置资安长一职,职责包括监视和评估组织的资讯安全风险、研究和推荐安全技术,并与其他部门合作实施和维护安全措施
Openfind部署後量子加密技术 强化邮件安全及保护敏感性资料 (2023.09.12)
随着量子电脑技术迅速发展,我们即将迈入崭新的後量子(Post-Quantum)时代。传统的加密演算法将不再安全,後量子加密技术(Post-Quantum Cryptography;PQC)因应对抗此类威胁而设计
Check Point:台湾遭网攻次数居冠 新一代AI和USB结合成重大威胁来源 (2023.09.03)
Check Point Software的威胁情报部门 Check Point Research 发布《网路攻击趋势:2023 年中资安报告》,指出全球第二季每周遭受的网路攻击次数遽增 8%,创两年来最大增幅,突显出攻击者巧妙结合新一代人工智慧(AI)与 USB 等传统工具来发动破坏性网路攻击
Fortinet:2023上半年台湾每秒遭攻击近1.5万次 居亚太之冠 (2023.08.18)
Fortinet旗下 FortiGuard Labs 威胁情资中心公布《2023 上半年全球资安威胁报告》。报告显示,台湾 2023 年上半年的恶意威胁数量急遽成长,与 2022 年同期相比大增超过八成,且每秒就有将近 1.5 万次攻击发生,高居亚太之冠
英特尔最新vPro平台获得多款新机种采用 (2023.07.04)
台湾英特尔展示由多家厂商推出、包含搭载最新Intel vPro平台在内的多款商用笔记型电脑、工作站以及最新技术。针对商业应用环境所设计的最新Intel vPro平台,采用第13代Intel Core处理器以及采用硬体协助的AI威胁侦测功能,协助企业提升生产力,相较4年前的系统大幅降低攻击面范围强化资讯安全
趋势科技Trend Vision OneTM平台 具备次世代XDR与AI功能 (2023.06.20)
趋势科技推出次世代网路资安平台,为强化企业资安与威胁防御树立全新标竿。全新Trend Vision One平台的推出象徵企业网路资安的一大跃进,内含强大的受攻击面风险管理、专为混合环境设计的多层式防护以及次世代延伸式侦测及回应(Extended Detection and Response,XDR),并新增了生成式AI技术来强化防护
IAR Embedded Workbench 9.40加入PACBTI功能延伸架构 提升程式码安全 (2023.06.08)
由於安全产品法规的要求提高,为了满足增强程式码安全性的关键需求,IAR发表IAR Embedded Workbench for Arm的v9.4版。最新版本纳入程式码安全的提升,加入Armv8.1-M专属的指标验证与分支目标辨识(PACBTI)延伸架构
智慧资安携手资安生态圈夥伴共组联防舰队 (2023.05.09)
精诚集团旗下专业资安服务公司,智慧资安科技 ( uniXecure )携手资安生态圈夥伴共组联防舰队,於「CYBERSEC 2023台湾资安大会」(摊位号码C121)中展示企业最关注的四大资安议题:「外来威胁、内部风险、法规稽核、营运不中断」的真实营运场景
制造业数位化拥抱资安 TXOne Networks展现智慧工厂、车厂、药厂应用 (2023.05.09)
因近年来物联网、人工智慧及5G等重要技术发展日臻成熟,数位化已成为全球企业的必备竞争力,制造业提升资安量能并扩大防线已刻不容缓。TXOne Networks(睿控网安)也自今(9)日开始
Sophos X-Ops:东南亚地区线上博弈玩家遭受多起攻击 (2023.05.04)
Sophos X-Ops追踪了东南亚地区线上博弈玩家遭受的多起攻击。发动该攻击的骇客组织被称为「Dragon Breath」、「APT-Q-27」或「Golden Eye Dog」。他们欺骗玩家下载Telegram、Let's VPN和WhatsApp的恶意安装程式
Palo Alto Networks:2022年勒索软体攻击 骚扰胁迫案件增20倍 (2023.04.20)
Palo Alto Networks发布2023勒索软体威胁报告指出,勒索软体组织,采取更激进的勒索手段向受害组织施压,恶意份子甚至透过电话或电子邮件,联系骚扰受害组织高层与客户,藉此胁迫受害企业支付赎金,而这类骚扰胁迫(Harassment)的攻击手法在2022年相较於前一年激增了20倍
精诚携手美国资安大厂Rapid7 推出一站式资安平台服务 (2023.03.28)
为满足台湾企业客户对完整资安一站式解决方案需求,精诚集团宣布携手美国资安大厂Rapid7推出全新的可视化分析工具「Insight platform」平台,再整合Rapid7旗下知名产品渗透测试工具Metasploit Pro、主机弱点扫描与漏洞管理工具Nexpose之後
用端点管理远离APT攻击! (2023.03.24)
为了避免连网装置遭受骇客针对性目标进阶持续性渗透攻击(APT),保护端点不受到恶意程式或未授权者入侵的威胁,造成资料外泄与其他损失,进行妥善的端点管理有其必要性


     [1]  2  3  4  5  6  7   [下一頁]

  十大热门新闻
1 Littelfuse单芯超级电容器保护积体电路用於增强型备用电源解决方案
2 Western Digital全新极速8TB桌上型SSD释放数位创作无限可能
3 凌华科技新款显示卡搭载Intel Arc A380E GPU
4 LitePoint携手三星电子进展 FiRa 2.0新版安全测距测试用例
5 爱德万测试发表V93000 EXA Scale SoC测试系统超高电流电源供应板卡
6 Nordic Semiconductor全面推出nRF Cloud设备管理服务
7 意法半导体新款高压侧开关整合智慧多功能 提供系统设计高弹性
8 安提国际MegaEdge系列新品为边缘AI推论与电脑视觉应用赋能
9 长阳生医推出Miicraft光固化3D列印机 协助牙科提升医疗能量
10 联电首项RFSOI 3D IC整合解决方案加速5G时代创新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读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远播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Powered by O3
地址:台北市中山北路三段29号11楼 / 电话 (02)2585-5526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