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鯧뎅꿥ꆱ藥 100
Openfind部署後量子加密技术 强化邮件安全及保护敏感性资料 (2023.09.12)
随着量子电脑技术迅速发展,我们即将迈入崭新的後量子(Post-Quantum)时代。传统的加密演算法将不再安全,後量子加密技术(Post-Quantum Cryptography;PQC)因应对抗此类威胁而设计
智慧资安携手资安生态圈夥伴共组联防舰队 (2023.05.09)
精诚集团旗下专业资安服务公司,智慧资安科技 ( uniXecure )携手资安生态圈夥伴共组联防舰队,於「CYBERSEC 2023台湾资安大会」(摊位号码C121)中展示企业最关注的四大资安议题:「外来威胁、内部风险、法规稽核、营运不中断」的真实营运场景
Fortinet报告指出 制造业沦为勒索软体攻击最大重点目标 (2023.04.27)
Fortinet发布《2023年勒索软体威胁报告》。结果显示,勒索软体对全球供应链带来的威胁持续升级,即使企业认为内部已落实全面性的资安防护,却仍有高达半数的企业,沦为勒索软体攻击的受害者
Acronis打造超融合多层次资安防御机制 (2022.11.04)
企业资安的第一道防御除了资料备份之外,企业本身的灾害复原能力与速度愈迅速且稳定愈好。因此,从前端攻防演练,中端诱捕、行为分析,复原修补至後端备份,建置一个完整的资安演练生态系统非常重要
Acronis:勒索软体为企业首要资安威胁 2023年将造成300亿美元损失 (2022.09.07)
Acronis发表旗下网路防护营运中心 (Cyber Protection Operation Centers) 制作的年中资安报告,针对Acronis专家持续追踪的网路威胁趋势,提供深度剖析。报告中详细说明勒索软体为何持续对包含政府机关在内的大型与中型企业构成首要威胁,并特别强调 IT 及基础架构的过度复杂性导致攻击频率上升的背後成因
Openfind MailGates 6.0全面升级 高效抵御攻击守护企业资安 (2022.05.19)
根据美国联邦调查局(FBI, Federal Bureau of Investigation)2021年网路犯罪调查报告指出,过去五年来,平均每年会接获552,000件投诉,且无论是投诉次数或是损失金额皆呈现连年成长
Fortinet:勒索软体来势汹汹 资安防护更形重要 (2021.09.03)
勒索软体近期大行其道、攻势连连,台湾餐饮业、科技厂纷纷中招!勒索软体持续名列世界网路攻击型态之首,根据Fortinet统计,勒索软体的威胁在一年内成长 35 倍 ,且将于接下来的一年在全球更加普及;IDC调查则指出,针对勒索软体的攻击,有近半(44%)企业愿意支付赎金来解决,透过内部支出来要回受影响的文件
Sophos:疫情期间 70% 企业发现网路钓鱼攻击增加 (2021.08.29)
Sophos 发表《2021 年网路钓鱼深入解析》报告,结果表明,在疫情期间,锁定企业的网路钓鱼攻击大幅增加,因为数百万名在家工作的员工成为攻击者的主要目标。大多数 (70%) 的 IT 团队表示,在 2020 年期间,攻击企业员工的网路钓鱼电子邮件数量增加了,而高达 82% 的企业 IT 团队在过去一年遭受过勒索软体攻击
微软资安再传捷报 连获MITRE、Gartner、Forrester评测殊荣 (2021.05.12)
随着现今企业持续加快数位转型脚步,该如何选择外部支援的资安解决方案更显重要。微软也在今(11)日宣布再传捷报,一举获得全球IT界3大指标性的研究机构肯定,包括:由Gartner评为端点防护平台(EPP)魔力象限的领导者;在MITRE Engenuity公布最新ATT&CKR Evaluation攻击评估报告中
2021台湾资安大会 精诚集团展示五大解决方案 (2021.05.04)
台湾资讯服务品牌精诚资讯於Cybersec 2021台湾资安大会展示五大资安自有解决方案,协助企业思考重新布局後疫时代,架构安全的数位与虚拟化营运流程,同时也举办「精诚集团资安品牌日」
Openfind云服务提供紧急收发救援 (2019.03.14)
针对日前国际知名品牌Gmail、Google 服务因硬碟故障,导致企业用户邮件收发异常超过3小时的事件观察,即便是宣称高可用度的云端服务也难免发生服务异常状况。 Openfind 提供的邮件备援云服务,就是为了帮助企业发生邮件收发异常时,不论是回应原厂查修或设备送修的等待时间,仍可以维持邮件收发不中断
ASRC发表2018邮件安全分析回顾 电子邮件攻击只会变形不会绝迹 (2019.02.14)
2018年的重大资安议题,包括CPU快取安全漏洞、挖矿以及虚拟货币窃案、脸书泄密与剑桥分析事件,当然也少不了利用这些议题进行的电子邮件攻击:CPU安全漏洞公布後,2018年一月即出现重大漏洞更新的网钓邮件,佯称可下载并安装修补程式,但实际上为木马程式Smoke Loader
Fortinet安全织网扩大支援微软Azure云端平台 (2018.10.09)
Fortinet (NASDAQ: FTNT)宣布其安全织网(Security Fabric)解决方案扩大支援微软的Azure云端运算平台,Azure的客户将能为混合的云端环境添增更多的安全防护。此外,Fortinet整合威胁管理(UTM)的中小企业防火墙,已第九次位居Gartner评选的领导者魔术象限
运用云端与资安技术 Openfind BCP 方案避免营运中断的巨额损失 (2018.09.04)
为了降低企业遭逢自然或人为灾害时,所造成日常营运的被迫中断,而无法继续提供产品与服务的冲击所带来的巨大损失,建置完善的企业持续营运计画(Business Continuity Planning, BCP)就能在面临危机时发挥作用,不仅可为企业阻断风险,也能够获得客户的信赖
网擎资讯成立邮件防诈骗中心 推出全方位云端资安信箱 (2018.07.24)
Openfind 为协助企业避免商务电邮诈骗造成金钱和商誉上的损失,近日正式成立「电子邮件防诈骗智慧分析中心」,使用者可将怀疑真实性、不确定是否为诈骗的信件,寄送给特定信箱(email165@mailcloud.com.tw),网擎即可透过人工智慧引擎分析该信件的特徵值并针对来信网域进行信誉评比,提供分析报告避免使用者误入陷阱
Cellopoint叁加2018 台湾资安大会 分享威胁情报TI生成机制 (2018.04.03)
2018 台湾资安大会 Taiwan Cyber Security Summit 於 3 月14、15 日在 TICC 台北国际会议中心盛大举行,Cellopoint很荣幸应邀叁与此次资安盛会。 除了於活动会场展出邮件安全解决方案;也在3F台湾资安馆摊位,分享威胁情报TI(Threat Intelligence)生成机制
Openfind MailGates推出APT防护模组 以云端沙箱技术提升网路安全 (2018.02.09)
Openfind MailGates邮件防护系统推出APT防护模组,透过云端沙箱行为分析及邮件内容各项防护等功能,协助企业在开启邮件附档及信件内容连结时,大幅提升网路进阶威胁的侦测率,有效降低被骇风险
Retarus推出高级威胁保护 增强网络风险的防护 (2018.02.07)
Retarus对增强电子邮件安全服务不断增长的需求,提供全新方法来保护企业关键沟通。藉助CxO欺诈检测、延迟发送扫描、沙箱和点击保护等令人印象深刻的全新功能系列,Retarus提供独特的高级威胁保护选择,让公司可以保护自己,防止绕过传统安全机制的高级威胁,和巨大的间接网络攻击成本
中华数位 SPAM SQR 提供邮件过滤机制 (2018.01.29)
电子邮件安全,可谓为企业与骇客安全攻防的前哨。最近几年让企业损失惨重的BEC金融诈骗、勒索软体、进阶持续性渗透攻击(APT),以及远银遭骇盗转18亿的资安事件,都是由一封钓鱼邮件开始,骇客透过高度伪装的钓鱼邮件,搭配社交工程手法对目标企业发动攻击
MailCloud企业云端服务荣获2017年云端物联网创新奖亚军 (2017.12.09)
网擎资讯(Openfind)旗下产品MailCloud企业云端服务以创新的沟通协作平台,继今年十月脱颖而出,荣获 106 年资讯月百大创新产品奖之後,本月份再度勇夺2017云端物联网创新奖企业创新组亚军之殊荣


     [1]  2  3  4  5   [下一頁]

  跥Ꞥ菧ꢗ雦뮗
1 Littelfuse单芯超级电容器保护积体电路用於增强型备用电源解决方案
2 Western Digital全新极速8TB桌上型SSD释放数位创作无限可能
3 LitePoint携手三星电子进展 FiRa 2.0新版安全测距测试用例
4 爱德万测试发表V93000 EXA Scale SoC测试系统超高电流电源供应板卡
5 Nordic Semiconductor全面推出nRF Cloud设备管理服务
6 意法半导体新款高压侧开关整合智慧多功能 提供系统设计高弹性
7 安提国际MegaEdge系列新品为边缘AI推论与电脑视觉应用赋能
8 长阳生医推出Miicraft光固化3D列印机 协助牙科提升医疗能量
9 群联电子推出全新企业级SSD品牌PASCARI及高阶X200 SSD
10 中美万泰新一代无风扇热??拔电池医疗级触控电脑

AD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读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远播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Powered by O3
地址:台北市中山北路三段29号11楼 / 电话 (02)2585-5526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