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相關物件共 13
(您查閱第 頁資料, 超過您的權限, 請免費註冊成為會員後, 才能使用!)
台達攜手北基國際 電動車充電樁進駐全台57座加油站 (2021.04.19)
電源與能源管理大廠台達宣布與三地集團旗下北基國際合作,將在全台共57座北基加油站據點導入台達電動車充電基礎設施解決方案,包含適用於各電動車品牌與車款的交/直流充電樁、充電站管理系統、會員與金流管理系統,以及使用者手機APP
台達攜手日本出光興產 打造橫濱電動車充電站 (2020.09.02)
全球電源管理大廠台達今(2)日宣布,與日本能源業者出光興產(Idemitsu Kosan Co., Ltd.)合作打造的「台達橫濱電動車充電站」,以全站微電網應用與智慧能源管理等優勢,獲橫濱市政府氣候變遷對策總部(Climate Change Policy Headquarters;City of Yokohama)選為市府災難緊急應變合作據點
顯示照明跨領域革命 OLED優勢完全燃燒 (2019.12.13)
OLED具備易於實現軟性顯示和3D顯示等諸多優點,可望成為近幾年最具錢景的新型顯示技術。同時,在節能環保型照明領域也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掌握軟性AMOLED 台灣也能東山再起 (2012.12.07)
AMOLED不斷刷新三星的歷史銷售紀錄, 然而,當初台灣投入AMOLED研發的時間,幾乎與韓國三星同步, 可惜的是我們沒有堅持做對的事。那麼,下一個機會,台灣你準備好
AMOLED見真章(3) 大尺寸競爭白熱化 (2012.05.24)
在今年CES展上,LG與三星皆推出55英寸AMOLED電視,並宣稱今年將啟動大規模量產。根據NPDDisplaySearch報告顯示,今年三星與LG Display皆分別計畫每月產能6千片/8千片玻璃基板的AMOLED 8.5代線試用計劃
友達AMOLED本季量產 兩年成本力拚TFT-LCD (2012.05.02)
市調機構DisplaySearch估計,2011年AMOLED在智慧手機面板滲透率約11%至12%,但到2018年滲透率將超過兩倍,達30%的水準。台灣面板大廠友達今年在AMOLED也有重要進展,小尺寸第二季開始量產,中大尺寸礙於技術主流未明和成本過高,這兩年將成為觀察關鍵
產官聯手力拱 友達AMOLED產能將滿載 (2012.03.07)
因技術及供應問題而沉寂了一陣子的AMOLED面板,在今年的CES及MWC中,隨著手機大廠不斷炒熱輕薄智慧手機話題,又掀起一股風潮。由於不需要背光模組,AMOLED輕薄、省電的特性,成為高階智慧手機的首選,加上三星近日不斷擴廠,以解決以往供不應求的問題,AMOLED又掀起一股風潮
全固態電池潛力無窮 最快2012年量產 (2010.05.24)
全固態電池由於採用了固態電解質,以取代傳統有機電解液,不僅安全性提高、供電電壓也加大,將可望大幅突破現有的電池發展極限。 專家指出,全固態電池未來發展潛力無窮,並且可能將改變現有電池製造的方式
淺論燐光有機EL顯示器技術 (2007.06.28)
有機EL(Electro Luminescence)顯示器屬於主動性發光元件,具有大視角、高對比、高反應速度等LCD無法媲美的特性,因此最近幾年有機EL顯示器的發展動向,成為相關業者關注的焦點之一
OLED顯示器發展動向 (2006.03.01)
OLED顯示器屬於主動發光元件,實用化至今僅十年左右光景,相較於其他較為成熟的平面顯示技術,OLED顯示器在材料與製作方面仍存在諸多問題有待克服,因此業者積極開發背光模組用OLED與照明用OLED相關技術,藉此填補OLED顯示器應用空窗期
新力將與出光合作開發OLED技術 (2005.11.30)
紐約時報報導指出,新力偕日本材料大廠出光興產宣布,兩公司將共同研發下一代平面電視材料有機EL(冷光)顯示器技術,過程中雙方並將共享專利。報導指出,此一發展顯示,新力力圖在面板領域縮小與競爭對手間的差距
OLED是否為顯示器的明日之星 (2001.06.01)
OLED由於同時具備自發光,不需背光源、對比度高、厚度薄、視角廣、反應速度快、可用於撓曲性面板、使用溫度範圍廣、構造及製程較簡單等優異之特性。
台灣在2003年TFT-LCD生產成本將追平南韓 (2000.04.11)
日本知名市場調查公司三菱總合研究所指出,國內投入大尺寸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器(TFT-LCD)面板量產的廠商,因為初期設備難提高與生產良率待提昇,加上產品市場拓展花費等因素,因此TFT量產成本還是高出日、韓廠商不少;但到2003年左右,等上述因素消失後,台灣生產的TFT面板成本望達到低於日本,並追平韓商的水準


  十大熱門新聞
1 愛德萬測試發表V93000 EXA Scale SoC測試系統超高電流電源供應板卡
2 [COMPUTEX] 慧榮全新USB顯示單晶片 搶攻多螢與超高解析擴充市場
3 Microchip全新車載充電器解決方案 支援車輛關鍵應用
4 [COMPUTEX] Supermicro機櫃級隨插即用液冷AI SuperCluster支援NVIDIA Blackwell
5 安勤為自主機器智能打造新款 AI 工業電腦
6 貿澤即日起供貨Renesas搭載RISC-V CPU核心的32位元MCU
7 COMPUTEX 2024:麗臺科技高階WinFast Mini AI工作站全球首次亮相
8 安森美第7代IGBT模組協助再生能源簡化設計並降低成本
9 凌華科技ARM開放式架構觸控電腦正式上市
10 R&S推出RT-ZISO隔離探針測量系統 用於快速切換信號精確測量

AD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地址:台北市中山北路三段29號11樓 / 電話 (02)2585-5526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