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打開軟性顯示新視野 電子紙搶進差異化市場 (2019.12.04) E Ink軟性電子紙能達到彎曲、弧面的效果,適用於穿戴式裝置。能與使用平面顯示器的產品做出市場區隔,增加競爭力。因此電子紙未來應搶進差異化應用市場,與LCD做出明確區隔 |
 |
布局智慧顯示商機 抓緊Micro LED轉型浪潮 (2019.12.02) 台灣業者這種高品質的製造與整合能力,很適合接下來的時代需要,也就是在AI和5G為首的智慧物聯趨勢下,處處都需要智慧型嵌入顯示的世界。 |
 |
Roll-to-Roll試量產線建立 OLED照明邁向商品化 (2019.11.19) OLED照明的優勢在於具備高發光效率,適用於大面積面光源、切換速度快、而且針對不同地區的用戶,能調整其顏色符合各種色溫需求。其次,OLED照明可以做到材質柔軟、易於裁切、造型輕薄,及低驅動電壓等特性,相當符合當前流行的綠色環保要求 |
 |
中國已掌握OLED部分關鍵技術 知識產權需加快研發進程 (2019.11.11) OLED具有全固態、主動發光、高對比度、超薄、低功耗、無視角限制、響應速度快、工作範圍寬、易於實現軟性顯示和3D顯示等諸多優點,可望成為近幾年最具『錢景』的新型顯示技術 |
 |
中國面板產能逐步釋放 全球顯示產業競爭日趨激烈 (2019.11.04) 新型顯示技術是資訊產業重要的戰略性和基礎性產業,加快新型顯示產業的發展,對促進產業結構優化調整、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及推動經濟市場的品質與效益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
 |
ITO成本飛漲 透明導電薄膜替代材料市場正方興未艾 (2019.11.01) 透明導電材料以較高的電導率和良好的透光性等特性,廣泛應用於平面顯示元件、太陽能光伏電池、反射熱鏡、氣體敏感元件、特殊功能窗口塗層,以及光電子、微電子、真空電子元件等領域 |
 |
多條產線加速發展 中國正處於OLED產業發展關鍵期 (2019.10.29) OLED作為未來最重要的平面顯示技術之一,在照明領域和背景光源顯示有著巨大的發展潛力和應用前景,成為當今研究的熱門領域。OLED產業也吸引著全世界的目光,極具發展潛力 |
 |
多功能平面清洗機構 (2019.10.25) 本文針對太陽能面板的架構進行改良,只要太陽能面板在組裝時加入我們的系統,它就可以達到定時自動偵測髒污程度。 |
 |
電力資源正危急 讓我們明智使用它 (2019.10.16) 我們管理電力的方式必須改變,這有兩個原因:我們需要每瓦特功率做更多,以及需要為一切工作產生更多的功率。 |
 |
公路照明:進階光電子技術展示在汽車行業之價值 (2019.09.19) 世界各地進行的大量研究顯示,在夜間發生的道路交通事故比例要大許多,這是由於駕駛員在夜間駕車時遇到的較差照明條件所致。 |
 |
精確測色的新時代來臨了? (2019.09.11) 本文介紹了現今常用的光學感測器和偵測器類型,以及說明評估每種類型在特定應用的適用性的方法,並指出所需特性及效能。 |
 |
Micro LED真能現身Apple Watch? (2019.09.10) 沒有人懷疑Micro LED所能帶來的顯示性能,唯一的考量就是生產成本與產量問題。 |
 |
台灣太陽能「脫慘」還要幾步路 (2019.07.22) 台灣的太陽能產業雖然還未能走出「慘業」的陰霾,但經過這近一年的整頓,台灣太陽能產業其實已經慢慢「復健」完畢。 |
 |
2019台灣LEDforum登場 Rohinni受邀探討microLED核心科技 (2019.06.28)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IHS Markit的研究顯示,隨著製造成本急劇下降,microLED顯示器價格將逐漸來到一般大眾市場可接受的範圍,進而到2026年之時,出貨量可成長至1550萬台。目前最大問題在於microLED的製造過程與成本仍舊很高,因此需要時間醞釀這一過程,包含:製程改進、供應鏈的健全等 |
 |
技術漸趨成熟 AM-OLED可望逐步導入大尺寸面板應用 (2019.06.19) OLED(有機發光顯示器)是繼CRT、LCD、LED 及PDP(電漿顯示器)之後的新一代平板顯示技術,具有顯著的新興產業特徵。OLED是利用有機半導體材料在電場作用下發光的顯示技術 |
 |
電力供需日益多元 監控應聚焦成本與品質 (2019.06.14) 即便2018年同時通過兩項公投案:取消2025年非核家園、每年遞減1%火力發電之後,當前政府仍維持2025年再生能源20%目標... |
 |
OLED照明歐美廠商專利領先 想突圍需提升各方面創新能力 (2019.05.07) OLED(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是指有機半導體材料和發光材料在電場驅動下,通過載流子注入和複合導致發光的現象。OLED依照發光層材料的不同,分為小分子發光二極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diode,OLED)和
高分子發光二極管(polymer light emitting diode,PLED)兩種 |
 |
TI以DLP技術革新工業列印和生產 (2019.04.30) 為了滿足工業成像和印刷不斷成長的需求,製造解決方案必須能夠高速生成品質一致的複雜高解析度 2D 影像。DLP 技術過去已經可見於使用紫外線光源的高處理能力3D列印和印刷電路板 (PCB)光刻 |
 |
延伸應用觸角 HMI走出不同天空 (2019.04.12) 功能改變導引規格變動,這幾年高階HMI的規格比過去幾年強化許多,而更高規格的HMI,也逐步拓寬了其應用範圍。 |
 |
面板回收六工法 工研院助廢液晶回用原製程 (2019.03.04) 台灣每年產出的廢液晶面板高達8000萬噸。在回收技術上,工研院研發出一套「廢液晶面板再利用處理系統」技術,不但協助回收,更使液晶重回原製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