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CTIMES / 燃料电池
科技
典故
制定电子商业标准协会 - OASIS

OASIS是一个非营利的机构,其作用在于发展、整合,以及统一世界各地电子商业所需要的专用标准。OASIS并制定出全球电子商业的安全标准、网络服务、XML的标准、全球商业的流通,以及电子业的出版。
电池电源管理与保护IC之市场概况 (2004.10.05)
可携式产品带给消费者更多的便利性,但所整合的功能越来越多,也带给了研发人员前所未有的设计挑战与压力。可携式产品对于电源的持久需求与更长的电池寿命也成为其在市场上生存的必备条件,这些都促使更多厂商积极投入电源管理与保护IC的研发与生产
汽车电子技术优势探讨 (2004.10.05)
现今的电子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汽车的各个领域,改善了汽车的性能,使汽车在安全、节能、环保及舒适等各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本文从发动机系统、底盘系统、车身、电动汽车、智能型汽车与整车控制系统等多方角度对当代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和优势进行分类介绍与综述
F052燃料电池原理、应用、设计、及测试 (2004.08.19)
F052燃料电池原理、应用、设计、及测试课程目标: 让学员充分了解燃料电池之技术发展现况,技术瓶颈及未来燃料电池产业可能之发展修课条件: 大专以上理工科系毕,从事相关产业及有兴趣者
微型燃料电池带上飞机最早要等到2007年 (2004.07.15)
为确定微型燃料电池的安全测试国际标准,来自世界各地的从事微型燃料电池开发的顶级技术人员日前(6月底)出席日本Pacifico横浜会议中心,就可携式终端燃料电池交换意见
KDDI与东芝、日立连手开发手机燃料电池 (2004.07.14)
KDDI与东芝、日立制作所宣布将连手进行开发手机燃料电池,并以实用化为目标,也就是使燃料电池的容量达到锂离子电池的2倍以上、价格在锂离子电池的1/4以下。在此次的合作中,KDDI负责制定有关燃料电池尺寸、容量及功率等技术规格书,东芝和日立制作所则将根据规格书分别进行开发
工研院能资所成功研发可携式燃料电池 (2004.07.08)
工研院能资所日前成功研发出可携式燃料电池,体积从过去的大型笨重发电机缩小成可携带式的小型电池,很适合流动摊贩使用。能资所表示,燃料电池价格如果能够达到每千瓦1000美元时,即可达合理的商业化价格,现在约是每千瓦10000美元
工研院将举办燃料电池技术论坛 (2004.07.06)
为使台湾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PEMFC)技术上能与国际接轨,工研院能资所将于今日(7/7)举办「PEM 燃料电池技术发展论坛」,邀请相关产官学研界专家一同进行交流
东芝燃料电池明年可用于携带式电子产品 (2004.06.28)
日本东芝日前成功研发全球最小的燃料电池,并将于明年中应用于携带式电子产品上。东芝的新燃料电池尺寸为22mm×56mm×9.1mm,最薄处仅为4.5mm,重量也仅8.5g。此种燃料电池的电力来源主要为浓度100%的甲醇所供应
MIT燃料电池使用时间增加5倍 (2004.06.24)
美国MTI MicroFuel Cells日前发表了手机用的小型燃料电池。这种燃料电池的电极是以“Direct Methanol”方式,以浓度100%的甲醇作为燃料,能量密度非常高,只要40cc的甲醇燃料盒便可产生40Wh的能量
智慧型手机电源管理系统的设计 (2004.06.01)
今日科技所需求的手机电池除了要能够长时间供应稳定电源外,体积小重量轻也是关键。缩小电路板面积、增长供电时间与减少成本该如何毕其功于一役?将众多电源管理元件整合在单一晶片上将是解决问题的最好途径
小型燃料电池开发 三星跟进 (2004.05.12)
燃料电池的小体积与携带便利已经成为众家厂商研究的新标的。继卡西欧成功开发出全球最小的燃料电池之后,韩国三星科技研究所(Samsung Advanced Institute of Technology;SAIT)也准备跟进,并于2004年5月5日在美国维吉尼亚州所举办的“Small Fuel Cells 2004(SFC 2004)”研讨会上,公开宣布一项关于小体积便于携带的新型燃料电池开发计划
卡西欧成功开发全球最小燃料电池 (2004.05.11)
卡西欧成功开发全球最小燃料电池 卡西欧日前与工学院大学工学教授五十岚哲合作开发出全世界最小的充电燃料电池(Fuel Cell)。此种大小仅相当于一枚500日圆硬币的燃料电池,可望在2007年时上市
日本燃料电池朝高浓度及手机市场发展 (2004.02.17)
手机燃料电池的开发在日本出现激烈竞争,其中富士通研究所日前即发表最新成果,制造出了用于笔记本计算机的燃料电池,其最大输出功率为15W,在使用300ml的甲醇溶液时,可驱动该公司笔记本计算机“FMV-BIBLO MG55E”运行8~10个小时
似远还近的奈米碳管 (2003.12.08)
1991年,日本电气公司NEC的研究员饭岛澄南发现的奈米碳管(Carbon Nanotubes),人类自此揭开奈米碳管的研究序幕。奈米碳管是目前自然界里最细的管子,美国利用它研制记忆芯片,其开关速度是传统晶体管的100万倍
似远还近的奈米碳管 (2003.12.05)
台湾的奈米碳管研究进展缓慢,是要怪国内研究资源分配不均?亦或者怪政府的无能?
首届台北国际电能展览会将于12月登场 (2003.11.26)
据经济日报报导,我国首次举办的电池业界专业展览会──「2003年台北国际电能论坛暨展览会」,将于12月1日在台北国际会议中心登场,预计将有美国、日本、大陆等41家国内外厂商展出81个摊位,外贸协会并规划40场论坛,讨论电能应用、燃料电池等多项议题
工研院材料所发表高阶电池技术 (2003.11.11)
据工商时报报导,工研院材料所于日前举行之电池与材料成果发表会中,展出奈米级电池、锂电池电极材料及可携式型的燃料电池组,对于协助国内厂商发展电池材料本土化帮助颇大
ST于微型燃料电池开发上大获进展 (2003.11.10)
根据硅芯片制造商ST研发部门的日前发表最新报告,ST已经在微型燃料电池的开发上取得了重大进展,这种电池可以应用在行动装置内,使用低成本、容易取得的有机燃料,为手机提供工作所需的充足能源
解析微小型燃料电池 (2003.11.01)
燃料电池如同一座发电系统,所以只要有燃料存在便能提供电源,此外,在理论能量密度上更具有锂离子电池10倍以上的潜力,将可大幅提升可携式电子产品的续航力,这也是目前燃料电池最被看好可以取代锂电池的一大优势
我国燃料电池研发已达国际水平 (2003.10.15)
据UDN报导,行政院原子能委员会核能研究所表示,具备环保特性的燃料电池在欧美等世界先进国家逐渐受到重视,而我国在相关产业技术上的发展也有所成果,目前国内自行研发之以甲醇为燃料的电池组件功率密度已达世界水平,一个卡匣式小型燃料电池只要添加市价5毛钱的1.5C.C.甲醇,即可供手机连续通话75分钟

  十大热门新闻

AD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读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远播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Powered by O3
地址:台北市中山北路三段29号11楼 / 电话 (02)2585-5526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