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鯧뎅꿥ꆱ藥 700
SEMI:2027年12寸晶圆厂设备支出 可??达1,370亿美元新高 (2024.03.22)
SEMI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发布《12寸晶圆厂2027年展??报告(300mm Fab Outlook Report to 2027) 》指出,由於记忆体市场复苏以及对高效能运算和汽车应用的强劲需求,全球用於前端设施的12寸 晶圆厂设备支出预估在2025年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到2027年将达到1,370亿美元的历史新高
SEMI:半导体产能将创3,000万片新高 受惠於AI与HPC终端应用需求 (2024.01.04)
SEMI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今(4)日公布最新一季全球晶圆厂预测报告(World Fab Forecast, WFF),全球半导体产能继2023年以5.5%成长至每月2,960万片晶圆(wpm, wafers per month)之後,预计2024年将增速成长6.4%,突破3,000万片大关
筑波联手泰瑞达举办化合物半导体应用交流会 探讨最新市场趋势 (2023.11.14)
化合物半导体高功率、高频且低耗电等特色,已成为未来推动5G、电动车等产业研发产品的关键材料。筑波科技联手美商泰瑞达Teradyne近期策划举办2023年度压轴化合物半导体应用交流会,探讨化合物半导体最新市场趋势、测试方案及材料特性等议题
联电第三季营运受惠於电脑及通讯需求 22/28奈米营收占比达32% (2023.10.25)
联华电子今(25)日公布2023年第三季营运报告,合并营收为新台币570.7亿元,较上季的563亿元成长1.4%。与2022年第三季的753.9亿元相比,本季合并营收减少24.3%。第三季毛利率为35.9%
英特尔爱尔兰新厂启动Intel 4制程技术量产 (2023.10.03)
英特尔近期厌祝采用极紫外光(EUV)技术的Intel 4制程问世,这也是欧洲首度於量产(HVM)阶段使用EUV。此一重大时刻也揭示英特尔为即将推出的一系列产品奠定基础,包括为AI PC打造的Intel Core Ultra处理器(代号Meteor Lake),以及2024年将推出、以Intel 3制程生产的新一代Intel Xeon处理器等
新思科技利用全端大数据分析 扩充Synopsys.ai电子设计自动化套件 (2023.09.14)
新思科技宣布扩充旗下Synopsys.ai全端(full-stack)电子设计自动化(EDA)套件,针对积体电路(IC)晶片开发的每个阶段,提供全面性、以人工智慧(AI)驱动的资料分析。新思科技的EDA资料分析解决方案,在半导体业界相关领域中,是首见可提供AI驱动的见解与优化,以提升探索、设计、制造与测试流程的产品
SEMI:全球晶圆厂设备支出先蹲後跳 2024年达970亿美元 (2023.09.13)
SEMI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公布最新一季《全球晶圆厂预测报告》(World Fab Forecast, WFF)指出,受到晶片需求疲软以及消费性产品、行动装置库存增加影响,预估全球晶圆厂设备支出总额将先蹲後跳,从2022年的历史高点995亿美元下滑15%至840亿美元;随後於2024年回升15%,达到970亿美元
应材分享对应5大挑战技术与策略 看好2030年半导体产值兆元美金商机! (2023.09.05)
因应人工智慧(AI)、物联网产业兴起,将进一步提高晶片需求并,推动半导体产业成长,预计最快在2030年产值可??突破1兆美元。然而,晶片制造厂商同时也须面临维持创新步伐的重大挑战,美商应用材料公司(APPLIED MATERIALS)也在今(5)日分享,将之归类为「5C」大挑战,以及对应提出的研发技术平台与策略
应材推出Vistara晶圆制造新平台 协助客户解决晶片制造挑战 (2023.07.17)
为可容纳来自合作夥伴前所未有的多种反应室的类型、尺寸和配置,应用材料公司最新推出10多年来最重要的晶圆制造平台创新方案Vistara,便强调专为晶片制造商提供必备的灵活性、智慧功能及永续性,以解决日益严峻的晶片制造挑战
台美半导体晶片合作计画审查结果揭晓 共6件研究获补助 (2023.07.02)
国科会(NSTC)与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於去(111)年9月同步徵求2023-2026年台湾-美国(NSTC-NSF)先进半导体晶片设计及制作国际合作研究计画(Advanced Chip Engineering Design and Fabrication, ACED Fab Program)
SEMI:2026年全球12寸晶圆厂设备支出将达历史新高 (2023.06.15)
SEMI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公布最新《12寸晶圆厂至2026年展??报告》(300mm Fab Outlook Report to 2026)指出,预期在2023年下修後,全球用於12寸晶圆厂的设备支出将自明(24)年起展开连续成长
SEMI:全球12寸晶圆厂扩产速度趋缓 2026年产能续创新高 (2023.03.28)
SEMI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於今(28)日发布「12寸晶圆厂至2026年展??报告(300mm Fab Outlook to 2026)」指出,全球半导体制造商2026年将推升12寸晶圆厂产能至每月960万片(wpm)的历史新高
SEMI全球晶圆厂预测报告出炉 半导体设备支出2024年复苏回升 (2023.03.22)
SEMI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今(22)日公布最新一季全球晶圆厂预测报告(World Fab Forecast, WFF),受晶片需求疲软以及消费者和行动装置库存增加影响,下修2023年全球前端晶圆厂设备支出总额,预计将从2022年创纪录的980亿美元下滑22%至760亿美元;2024年则回弹21%至920亿美元,重回900亿大关
看好晶片微缩进展 imec提出五大挑战 (2023.03.13)
面对当代的重大挑战时,人工智慧应用越来越广泛,未来的运算需求预计会每半年翻涨一倍。为了在处理暴增的巨量资料的同时维持永续性,需要经过改良的高性能半导体技术
英飞凌携手联华签署40奈米eNVM MCU制造长期合作协议 (2023.03.07)
英飞凌与联华电子今7日宣布,双方就车用微控制器(MCU)签订长期合作协议,扩大英飞凌MCU在联电的产能,以服务迅速扩展的车用市场。此高性能微控制器产品采用英飞凌专有的嵌入式非挥发性记忆体(eNVM)技术,於联电新加坡Fab 12i厂以40奈米制程技术制造
英飞凌德国德勒斯登新厂开始动工 实现节能与智慧系统方案 (2023.02.23)
英飞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宣布其计画用於生产类比/混合讯号技术以及功率半导体的新厂开始动工。经过广泛的分析,英飞凌董事会和监事会核准同意德国德勒斯登新厂的兴建案
德州仪器计画於犹他州Lehi兴建新12寸半导体晶圆厂 (2023.02.17)
德州仪器(TI)宣布将在犹他州 Lehi 兴建下一座 12 寸半导体晶圆制造厂(或晶圆厂)。新厂将座落在公司现有 12 寸半导体晶圆厂 LFAB 旁。一旦完工,TI 的两座Lehi晶圆厂将合并为一座晶圆厂营运
台达於COP27举办行动倡议座谈 以科学方法推动珊瑚复育议题 (2022.11.17)
台达叁与於埃及城市沙姆沙伊赫召开的第廿七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国大会(COP27),台达举办「周边会议(Side Event)」与「行动倡议区座谈(Action Hub)」两场重点活动於同天登场,其中Action Hub是台达基金会首度申请举办,也是台湾团体唯一一家通过资格审核
实践环境永续管理 联电获「国家企业环保奖」制造业组巨擘奖 (2022.11.15)
联华电子今(15)日宣布,位於竹科的八寸厂Fab 8A及Fab 8S荣获行政院环保署「第四届国家企业环保奖」的殊荣,其中联电的8A厂更是独得制造业组最高荣誉「巨擘奖」的唯一企业,在推动源头减量及制程减废、能资源节用、污染防治等成果皆备受肯定
智原推出支援多家晶圆厂FinFET制程的晶片设计服务 (2022.10.25)
ASIC设计服务暨IP研发销售厂商智原科技推出支援多家晶圆厂FinFET制程的晶片实体设计服务(design implementation service),由客户指定制程(8奈米、7奈米、5奈米及更先进制程)及生产的晶圆厂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頁][下10页][最后一页]

  跥Ꞥ菧ꢗ雦뮗
1 Littelfuse单芯超级电容器保护积体电路用於增强型备用电源解决方案
2 爱德万测试发表V93000 EXA Scale SoC测试系统超高电流电源供应板卡
3 LitePoint携手三星电子进展 FiRa 2.0新版安全测距测试用例
4 [COMPUTEX] 慧荣全新USB显示单晶片 抢攻多萤与超高解析扩充市场
5 Nordic Semiconductor全面推出nRF Cloud设备管理服务
6 [COMPUTEX] Supermicro机柜级随??即用液冷AI SuperCluster支援NVIDIA Blackwell
7 长阳生医推出Miicraft光固化3D列印机 协助牙科提升医疗能量
8 安勤为自主机器智能打造新款 AI 工业电脑
9 群联电子推出全新企业级SSD品牌PASCARI及高阶X200 SSD
10 COMPUTEX 2024丽台科技高阶WinFast Mini AI工作站全球首次亮相

AD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读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远播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Powered by O3
地址:台北市中山北路三段29号11楼 / 电话 (02)2585-5526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