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CTIMES / Mcu
科技
典故
Internet的起源

组成Internet的两大组件,一是作为传达内容的本体—超文本,另一个是传输的骨干—网络,网际骨干可追溯到1968年的美俄冷战时期,当时美国国防部的DARPA计划发展出ARPANET,网页结构则是由超文件(Hypertext)演变而来。
TI微处理器 提供工业通讯协议SoC解决方案 (2011.12.04)
德州仪器(TI)日前推出具备多重整合式工业通讯协议的ARM Cortex-A8系统解决方案。甫于10月推出的 Sitara AM335x ARM Cortex-A8微处理器可达到低于7mW的功耗,并拥有两套工业自动化硬件开发工具、完整的软件及模拟讯号链补强,可提供完整的工业自动化系统解决方案
将8位优势带入32位市场 盛群教你怎么赢 (2011.11.23)
原本应用市场壁垒分明的8位MCU与32位MCU,由于32位MCU的价格大幅下滑,加上智能型家电与车载资通讯市场的持续成长带动,使得部份原先采用8位MCU设计的系统业者,也开始尝试升级到32位MCU行列
MCU也吹多核风 非对称架构渐成气候 (2011.11.21)
处理器最终都得走上多核一途吗?事实上,继桌上型处理器朝多核心发展之后,微控制器(MCU)也吹起了多核风。身为嵌入式系统最核心的组成组件,MCU的开发一直都围绕着高效能、低功耗等关键功能来发展
Microchip扩展增强型核心16位DSC和MCU系列 (2011.11.11)
Microchip近日宣布,扩展其增强型核心16位dsPIC33及PIC24“E”数字讯号控制器(DSC)和微处理控制器(MCU)系列。这些设备采用了芯片内建运算放大器和Microchip的充电时间测量单元(CTMU)外围,可以较低的成本实现用户界面、智能感测、通用和马达控制应用的高阶功能
Atmel推出第五代产品并发表ARM快闪MCU样品 (2011.11.07)
爱特梅尔(Atmel)日前宣布向主要客户提供爱特梅尔SAM4S16组件样品,这是以Cortex-M4处理器为基础的产品系列的第一款组件。爱特梅尔继续致力于提供以ARM处理器为基础的微控制器(MCU)产品,并公布了第五代Cortex-M4快闪微控制器
Atmel集成LCD控制器至MCU以降低系统成本 (2011.11.02)
爱特梅尔公司(Atmel)于昨(1)日宣布,将LCD控制器加入其AVR XMEGA微控制器系列组件中。该公司表示,将LCD控制器集成到MCU,能够帮助设计人员简化设计和减低整体系统成本,同时为智能读表、家庭自动化、电动工具和其它需要用户接口的应用提供超低功耗特性
简单易用才是MCU设计的最高原则 (2011.11.01)
「简单易用」一直是许多微处理器厂商的揽客口号。但试想一款兼具高分辨率、高效能、弹性整合多样链接功能且应用最新ARM9架构的3D互动触控屏幕,功耗与成本可以多低?从设计到上市可以多快?惟有提供设计人员所需的所有设计平台、免费软件,及一周七天、每天24小时的设计支持,才能真正满足设计人员对于「简单易用」的要求
Microchip推出小体积、低成本之全新微控制器 (2011.10.26)
Microchip于昨(25)日宣布,推出新一代低接脚数32位 PIC32微控制器,以小至5 mm × 5 mm的封装为受限于空间和成本敏感的设计提供61 DMIPS性能。该公司表示,PIC32 “MX1”和“MX2” MCUs是体积最小、成本最低的PIC32微控制器,同时也是第一个配备有专用音频和电容感测技术外围的PIC32微控制器
英飞凌推出汽车应用之微处理器多核心架构 (2011.10.20)
英飞凌(Infineon)日前推出32位微处理器(MCU)多核心架构。此新架构是英飞凌下一代MCU系列产品的基础,适用将来汽车动力系统及安全应用的需求。 多核心架构搭载三个核心处理器,以分担应用程序负载,并采用Lockstep核心,内含进阶的硬件安全机制
爱特梅尔发表全新超低功率AVR微控制器 (2011.10.18)
爱特梅尔(Atmel Corporation)近日宣布,提供带有AES-128防盗器协议堆栈的全新超低功率AVR微控制器(MCU)产品ATA5790N。该组件在单一5mm x 7mm封装中整合有低频(LF)防盗器(immobilizer)功能和一个3D LF接收器
盛群推出HT46R0664微控制器 内建12-bit A/D (2011.10.05)
盛群半导体Enhanced A/D Type MCU新增HT46R0664 MCU。HT46R0664内建有12-bit A/D与8-bit PWM,可减少外围零件、缩小PCB Size及降低成本,并内建高精准度的系统频率振荡器、内建直接驱动R-type LCD的驱动电路,适合各式小家电及带LCD面板显示的应用
Energy Micro推出具ARM内核之微控制器 (2011.10.05)
Energy Micro日前宣布推出100种新的EFM 32 Gecko系列低功耗微控制器。这些新推出拥有ARM Cortex-M3内核的Leopard Gecko和Giant Gecko系列微控制器,脚位和代码与现有的Gecko和Giant Gecko系列兼容,flash达到1MB,有更多封装选择,可节约能耗,并有更好的外设与不同的液晶驱动选择
富士通扩充8位微控制器阵容 内建马达控制器 (2011.09.29)
富士通昨(28)日宣布推出最新8款MB95630系列产品,进一步强化F2MC-8FX系列产品阵容。此款新产品内建直流无刷马达控制器和模拟电压比较器,适用于马达控制应用。MB95630系列是F2MC-8FX系列通用产品之一,也是MB95330H系列升级版本,并且针脚兼容
盛群2011年度新产品发表会 推出全新32-bit MCU (2011.09.29)
盛群2011年新产品发表会于9月举行,现场经由主题式演讲、摊位展示品展示以及现场解说等活动形式,提供参与来宾相互交流与分享的机会。 盛群表示,今年所发表之新产品涵盖主题多元,首先,全新32-bit MCU推出,采用ARM Cortex-M3内核,以及8051 Flash MCU二者将开启HOLTEK新的IC设计领域
TI 最新微控制器一手Hold住Cortex-M装置 (2011.09.28)
嵌入式应用领域五花八门,各种装置功能多元化势不可当,ARM的低功耗Cortex M架构成为市场主流,面对千变万化的嵌入式设计,德州仪器(TI)发表最新微控制器将可发挥节能强项,提供同类产品最低功耗浮点,并且针对不同装置提供高度弹性参数选项,帮设计人员Hold住各式各样搭载ARM Cortex M的装置
瑞萨推出新系列中第一款车用整合产品16bit MCU (2011.09.27)
瑞萨电子(RENESAS)日前宣布推出32款全新RL78/F12 16位微控制器(MCU),适用于汽车控制系统,包括Keyless感应式遥控门锁、电动窗控制、电动后视镜控制及其他应用等。 上述新款MCU为第一款瑞萨RL78新系列中的F系列车用产品,此系列产品具备低耗电量及高效能
瑞萨推出USB联机功能与单芯片系统控制之MCU (2011.09.26)
瑞萨电子(RENESAS)日前宣布推出该公司6款32位微控制器(MCU)SH726A及SH726B,其设计目的为降低产品的系统成本,例如车用与家用音响系统及工业设备,同时达到更小的安装面积
ST推出以ARM内核为基础之微控制器 (2011.09.25)
意法半导体(ST)日前宣布推出STM32 F4微控制器系列。作爲STM32平台的新産品,STM32 F4微控制器系列以ARM Cortex-M4内核为基础,在现有STM32微控制器産品组合中新增了讯号处理功能,并提高了执行速度
新唐推出32位微控制器 采用ARM低功耗处理器 (2011.09.07)
新唐日前宣布推出新款32位Cortex-M0微控制器系列—Mini51迷你芯。新唐Mini51系列为一高集成度微控制器,其延续M051系列特性,采用ARM公司小型、低功耗、低闸数、精简程序代码特性Cortex-M0处理器
盛群HT48R06xB与HT46R06xB可应用小型家电MCU (2011.09.01)
盛群推出HT48R06xB与HT46R06xB系列MCU。HT48R06xB系列家族成员共4颗、HT46R06xB系列家族成员也有3颗。HT48R06xB分别是HT48R063B、HT48R064B、HT48R065B与HT48R066B;HT46R06xB分别是HT46R064B、HT46R065B与HT46R066B

  十大热门新闻
1 意法半导体公布2023年第二季财报 净营收为43.3亿美元
2 意法半导体为STM32 MCU的TouchGFX图形介面设计软体 增加无失真影像压缩和资讯共用功能
3 ST公布2023年第四季和全年财报 2023年全年净营收172.9亿美元
4 英飞凌与爱迪达合作开发独特鞋款原型 能聆听音乐并以灯光效果回应
5 普冉半导体与IAR合作 为嵌入式开发者带来开发体验
6 Arm:人工智慧物联网是以Arm架构所建构 推动实体和数位世界紧密互动
7 TI:以Cortex-M0+ MCU将通用处理、感测和控制最隹化
8 大联大友尚集团携手意法半导体及产业夥伴 创新智慧永续多元终端
9 ST:持续专注永续发展 实现2027碳中和目标承诺
10 英飞凌与Kontrol合作提升自动驾驶汽车安全性

AD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读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远播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Powered by O3
地址:台北市中山北路三段29号11楼 / 电话 (02)2585-5526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