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CTIMES / Mcu
科技
典故
计算机病毒怎么来的?

计算机病毒最早的概念可追溯回1959年一种叫做 「磁蕊大战」(core war)的电子游戏,这种游戏的意义在于,程序是可以自我大量复制的,并可与其他程序对抗进行破坏,造成计算机软、硬件的损毁。而后在1987年,C-Brain程序会吃盗拷者的硬盘空间,C-Brain的恶性变种就成为吃硬盘的病毒。
富士通半导体宣布推出52款最新32bit MCU (2011.05.15)
富士通半导体(Fujitsu)于日前宣布,发表52款采用ARM Cortex-M3核心之32bit RISC FM3系列产品,包括MB9A310系列的MB9AF316NBGL以及MB9A110系列的MB9AF116NBGL等产品,并已开始提供样品。该二项系列产品能满足高性价比、低功耗之需求
Myson提供CEC@HDMI微控制器支持AVR等应用 (2011.05.05)
世纪民生(Myson)近日宣布,新款CEC@HDMI微控制器系列产品可支持HDMI(High-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之CEC(Consumer Electronics Control)完整控制功能,搭配市场上成熟之HDMI切换器相关系列芯片(例如:联阳半导体之CAT6352 HDMI切换器芯片),将可应用于AVR(Audio Video Receiver)、Audio Rack等影音应用系统产品开发
ST在2011年ESC大会中展示新一代嵌入式技术 (2011.05.05)
意法半导体(ST)于近日宣布,已在2011年5月2-5日于美国加州圣荷西举行的嵌入式系统大会(ESC)上,展示多项新微控制器产品。包括意法半导体完整的8位和32位微控制器系列产品和开发工具,以及SPEAr微处理器系列
马儿快又不吃草 FRAM助MCU达不可能任务 (2011.05.04)
物联网广受业界关注,被视为下一波革命性的智能科技;而要促成如此愿景实现,得先突破生活中处处可见的传感器及其数据存取能力。从智能家庭的计量表、个人用品的运动计步器到大型设备的地震观测器等
以HT46R24建构模组化机器人 (2011.04.28)
机器人在近年来由于机构、控制系统及相关零组件的成熟,发展极为迅速,并且也逐渐的由工业用,开始进入家庭,因此在成本考量上就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所以本文基于上述的问题来建构出一个模组化机器人
Silicon Labs混合讯号MCU简化全速USB连接设计 (2011.04.26)
芯科实验室(Silicon Laboratories)近日推出两款USB MCU系列产品,为业界提供快速、易用和具成本效益的USB连接方案。新推出的C8051F38x和C8051T62x/32x USB MCU系列,适用于居家自动
盛群发表HT67Fxx A/D with LCD型Flash MCU (2011.04.25)
盛群半导体新推出8位TinyPower A/D with LCD型Flash MCU系列HT67Fxx。此系列MCU具有超低功耗、快速唤醒、多重时钟讯号来源及多种工作模式等特点,可大幅降低整体使用功耗,达到绿色环保的需求
盛群推出HT46/48R06xG内建OPA与比较器MCU (2011.04.19)
盛群半导体近日宣布,推出新款HT48R06xG与HT46R06xG内建OPA与比较器系列MCU。I/O Type HT48R06xG系列家族成员共4颗、A/D Type HT46R06xG系列家族成员有3颗,I/O Type分别是HT48R064G、HT48R065G、HT48R066G与HT48R0662G;A/D Type分别是HT46R064G、HT46R065G与HT46R0662G
盛群新款大容量MCU系列HT46/48R06xB问世 (2011.04.19)
盛群半导体近日宣布,推出新款HT48R068B、HT48R069B与HT46R068B、HT46R069B大容量MCU。HT4xR068B ROM为16kx16、RAM为512 Bytes、HT4xR069B ROM为32kx16、RAM为1kBytes;HT4xR068B与HT4xR069B内建有16个信道的12-bit A/D、4个信道的8-bit PWM、1个信道的12-bit D/A与串行传输接口SPI/I2C,可减少外围零件、缩小PCB Size及降低成本,适合家电类、工业类与小型微控制系统的应用
飞思卡尔推出新款研发工具 提供小尺寸设计方式 (2011.04.18)
飞思卡尔半导体日前宣布推出KwikStik,这是一款多合一研发工具,可用来针对以ARM Cortex-M4核心打造的飞思卡尔Kinetis系列微控制器(MCU),进行评估、研发及除错。除较大型的飞思卡尔Tower System研发平台,KwikStik便可提供额外的工具选项,为使用Kinetis MCU的研发人员提供小尺寸的设计方式
富士通于车用电子展展示创新车用解决方案 (2011.04.13)
香港商富士通半导体(Fujitsu)于日前宣布,已于4月12日至4月15日在台北世界贸易中心(TWTC)南港展览馆所举办的「2011年台北国际车用电子展」(AutoTronics Taipei 2011)中,展出以「Committed to New Energy Green Cars」为主题的最新相关产品与技术
ST荣获德国Elektronik杂志年度最佳産品奖 (2011.04.08)
意法半导体(ST)于日前宣布,其低功耗ARM Cortex-M3微控制器芯片- STM32L和完整马达控制系统单芯片– dSPIN,日前已荣获德国Elektronik杂志年度最佳産品奖。这项奖项是经由德国电子专业杂志Elektronik的读者所票选,意法半导体的STM32L和dSPIN分别在所属産品类别中获得第一名及第二名殊荣
从电动车到智能车 英飞凌打通车电任督二脉 (2011.04.07)
全球汽车电子和模拟电源芯片大厂英飞凌(Infineon)在出售旗下无线通信事业群之后,已经完成另一波新型态的组织再造作业。展望未来成长可期的汽车电子领域,英飞凌除了继续稳建地累积关键组件的技术优势之外,同时也积极开创多层面的新商机
ST扩大并量产针对节能应用的32 bit MCU系列 (2011.03.27)
意法半导体(ST)于日前宣布,已扩大32位STM32L 系列微控制器的产品范围。新增的微控制器系列储存容量分别为256KB和384KB,提供整个32KB至384KB的闪存容量,为嵌入式应用工程人员提供更丰富的选择
逐鹿车电市场 「先懂车」才是致胜关键 (2011.03.23)
目前台湾本土MCU厂商在先进的车用技术,与长期经营车用电子的外商仍有段距离,但在成熟的技术领域上,本土厂商与外商技术并无太大差别,MCU技术本身并非本土MCU厂商跨入汽车产业的主要障碍,倒是要先了解汽车这项产品的设计思考逻辑与这个产业的运作模式
盛群推出BS85xxx Flash触控与显示面板驱动MCU (2011.03.23)
盛群半导体全新推出具有触控与显示面板驱动功能的Flash MCU BS85xxx系列,BS85xxx系列家族成员共2颗,分别是BS85B12-3具有12个触控按键并可直接驱动48颗LED与56段LCD显示面板与BS85C20-3具有20个触控按键并可直接驱动112颗LED与88段LCD显示面板
台湾进军车用MCU市场 需大步跨过质量门坎 (2011.03.22)
现在汽车的安全概念,已经从传统减少碰撞的「被动安全」,演进到自动防撞避免事故发生的「主动安全」,随着对汽车安全的要求提高, 汽车配备的安全机制种类也不断在增加
今年ARM重点:平板、MCU和入门智能手机 (2011.03.22)
芯片IP授权大厂安谋(ARM),去年全球业绩表现亮眼,展望今年,ARM看好媒体平板装置市场将可高度成长,嵌入式领域也成为ARM关键的成长动力,展望2020年,全球以ARM核心为基础的芯片数量,将可达到1千亿颗
英飞凌针对低阶工业应用 推低成本16位MCU (2011.03.22)
英飞凌(Infineon)于日前宣布,旗下16位XE166微控制器系列产品新添生力军,以因应低阶及超低阶的工业应用需求。新款XE16xL及XE16xU实时讯号控制器以8位产品的价格提供16位产品的效能,能协助客户针对能源效率及大众市场应用设计出具成本效益的电子驱动系统
英飞凌TriCore微控制器安全套件 确保设计安全 (2011.03.21)
英飞凌科技近日发表,以32位TriCore微控制器为基础的完整安全性套件,可确保功能安全设计符合 IEC 61508对于嵌入式设计的要求。SafeTcore测试链接库名为SafeTkit,是Hitex推出的完整安全套件,包含安全监控芯片CIC61508的TriCore基板为基础,并涵盖各种软件与文件

  十大热门新闻
1 意法半导体公布2023年第二季财报 净营收为43.3亿美元
2 意法半导体为STM32 MCU的TouchGFX图形介面设计软体 增加无失真影像压缩和资讯共用功能
3 ST公布2023年第四季和全年财报 2023年全年净营收172.9亿美元
4 英飞凌与爱迪达合作开发独特鞋款原型 能聆听音乐并以灯光效果回应
5 普冉半导体与IAR合作 为嵌入式开发者带来开发体验
6 Arm:人工智慧物联网是以Arm架构所建构 推动实体和数位世界紧密互动
7 TI:以Cortex-M0+ MCU将通用处理、感测和控制最隹化
8 大联大友尚集团携手意法半导体及产业夥伴 创新智慧永续多元终端
9 ST:持续专注永续发展 实现2027碳中和目标承诺
10 英飞凌与Kontrol合作提升自动驾驶汽车安全性

AD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读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远播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Powered by O3
地址:台北市中山北路三段29号11楼 / 电话 (02)2585-5526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