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相關物件共 25
(您查閱第 頁資料, 超過您的權限, 請免費註冊成為會員後, 才能使用!)
你的健康「光」知道 (2023.09.20)
光學生物感測元件已經被廣泛的應用,包括醫療健康監測、遠端監測、家庭照護、疾病檢測、農藥殘留現場監測等。近年來更是該感測元件最大的應用市場,包括智慧手錶、手套、腕帶、衣服和血糖機等等
科技部攜手海大 提出天然草本生物活性碳概念 (2019.09.10)
在科技部及國立台灣海洋大學長期的支持下,台灣海洋大學黃志清團隊發展出固態合成技術調控分子聚合與碳化程度,來提升天然草本分子生物活性。這些研究中提出一相當新穎天然草本生物活性碳概念
田中貴金屬開發能改善手機觸控面板性能的銀奈米金屬技術 (2018.09.12)
田中貴金屬工業株式會社宣布,開發出低溫燒結銀奈米墨水,在70℃低溫下可進行燒結的配線形成技術(低溫燒結-奈米銀印刷方法),以及運用以往的蝕刻製程研發的銀金屬整面薄膜形成技術
田中貴金屬開發細微金屬網型印刷的導電性薄膜技術 (2016.07.26)
田中貴金屬工業株式會社和日本多家技術研究所合作,製造出使用銀奈米墨水、僅0.8μm(微米,相當於1000分之1毫米)的細微配線和透明軟性基板,並將適用於觸控面板感應器、加工完成之導電性薄膜商品化
銀奈米線替代ITO技術剖析 (2013.11.26)
新式觸控應用讓ITO技術面臨挑戰,讓銀奈米線找到極佳的市場切入點, 本文將深入比較兩項技術的優缺點,以及可撓式應用上的新市場需求。
IHS:ITO取代技術將有3倍成長 (2013.11.10)
儘管ITO(銦錫氧化物)透明導電感測材料仍然在觸控面板中占有主導地位,但近來隨著大尺寸觸控螢幕應用增加,以及穿戴式顯示器帶動可撓式面板市場,讓ITO技術上的限制跟著浮現,一些取代技術紛紛出籠,ITO未來幾年內將面臨各種不同技術的競爭
智慧車電 Let's Go (2013.11.05)
近幾年來,從手機、平板,到電視、家電等, 都掀起一股智慧風潮。下一步,汽車也將變得更智慧。 當你看見駕駛人悠閒低頭看書的時候, 別擔心!你已進入智慧汽車的時代了
筆電觸控功能低價化方案剖析 (2013.11.04)
為了刺激觸控筆電的買氣,相關廠商積極壓低觸控方案成本, 市場上出現了OGS、SSG、OPS、OFS等低價方案, 希望藉由降價來打動更多消費者的心。
觸控ITO替代方案的明日之星 (2013.10.29)
儘管在觸控面板中,ITO目前仍然獨佔市場, 但隨著越來越多觸控應用的發展,讓ITO的問題開始浮現, 為了解決這些難題,不少廠商急欲尋找其他取代ITO的方案。
光學式觸控取代投射電容有譜 (2013.09.10)
隨著觸控技術的應用越來越多面向,觸控面板越做越薄也越做越大,加上智慧手錶等穿戴式裝置熱潮興起,讓可饒式觸控螢幕顯示器的需求不斷增加。然而,當觸控面板走向大尺寸、可饒式應用時,在電容式觸控面板當中具有獨佔性地位的透明導電膜ITO卻面臨許多幾乎難以解決技術挑戰
取代ITO Cima NanoTech搶占大尺寸商機 (2013.09.02)
隨著Windows 8的發布,觸控應用不斷潮更多面向拓展,目前最被看好的是觸控筆電、觸控AIO等大尺寸市場。然而,觸控面板當中極為重要的透明導電膜ITO到了中大尺寸面板,出現了不少難以跨越的技術瓶頸,不少廠商紛紛開始尋找其他替代材料
全方位觸控面板人才養成訓練課程 (2013.08.02)
台灣為全球觸控面板最重要的生產基地之一,其產能佔全球觸控產業總營收的47.9%,2012年全球產值約180億美元,預估2016年將成長至387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高達25.9%,觸控產業發展至已臻至成熟嗎?其實觸控面板的技術發展一直不間斷
新奈米線透明電極 導電性直追ITO (2013.06.03)
隨著觸控應用迅速蔓延,對ITO導電玻璃的需求也不斷提升。然而,今天幾乎所有的觸控螢幕顯示器所使用的ITO卻一直面臨著求大於供的價格隱憂,以及對材料耗盡和開採不易的憂慮
ITO新替代方案:Graphene+奈米銀線 (2013.05.28)
一種新型的混合材料結構所建構的全新透明電極,預計可以使用在太陽能電池、軟性顯示器,以及用於未來感測器和資訊處理等應用的光電電路設計中,啟動更多軟性電子相關應用,包括更「靈活」的車用抬頭顯示器、甚至是在眼鏡或面罩上的資訊顯示等
電子/生物整合突破 3D列印電子耳 (2013.05.03)
普林斯頓大學(Princeton University)的科學家們運用現有的列印工具,開發出了可聽見遠超出人類可聽範圍之無線電頻率的電子耳。研究人員希望找出一種能更有效將電子與組織整合的方法,因此,科學家們運用3D列印細胞和奈米粒子,並透過細胞培養結合小型線圈天線和軟骨,創造出了「仿生耳」(bionic ear)
Yi Cui:奈米技術讓紙、紡織品都可供電 (2013.04.16)
電池續航力一向是ICT產品設計的最大挑戰,今日(4/15)Globalpress邀請來自Stanford University材料科學與工程系終身教授Yi Cui,針對奈米技術與未來電池發展深入探討。Yi Cui認為,隨著奈米科技的不斷進步,未來將可藉由碳原子構成的奈米碳管(carbon nanotube),大量供給電能,以供應不同電子設備使用
透明導電薄膜與銀奈米油墨技術講座 (2012.07.25)
近年來,由於光電產業的快速發展,被運用在多種光電產品中的透明導電膜一直是大家關注的目標。其中,ITO薄膜因為具備高透光性及良好的導電性等特性,為目前最被廣泛應用的一種
可伸縮的塗佈層和透明,彈性靈活,銀奈米線電極屬性-可伸縮的塗佈層和透明,彈性靈活,銀奈米線電極屬性 (2011.12.16)
可伸縮的塗佈層和透明,彈性靈活,銀奈米線電極屬性
銀奈米線為基礎的透明,彈性靈活的導電薄膜-銀奈米線為基礎的透明,彈性靈活的導電薄膜 (2011.12.16)
銀奈米線為基礎的透明,彈性靈活的導電薄膜
棉花浸銀奈米管導電淨化水 (2010.09.08)
美國史丹福大學發現棉花浸銀奈米線和碳奈米管(CNTs)能提供廉價的方法淨化水。過濾器只需要重力和弱電流便能產生殺菌效用,非常適合做攜帶式淨水設備。碳奈米管的棉纖維進行通電,有助破壞其外層膜消滅細菌,水污染(如圖)通過銀塗層電導織物後,便能殺死89%的大腸桿菌;進行三個貫穿織物,便殺死98%病菌


     [1]  2   [下一頁]

  十大熱門新聞
1 Littelfuse單芯超級電容器保護積體電路用於增強型備用電源解決方案
2 愛德萬測試發表V93000 EXA Scale SoC測試系統超高電流電源供應板卡
3 LitePoint攜手三星電子進展 FiRa 2.0新版安全測距測試用例
4 [COMPUTEX] 慧榮全新USB顯示單晶片 搶攻多螢與超高解析擴充市場
5 Nordic Semiconductor全面推出nRF Cloud設備管理服務
6 [COMPUTEX] Supermicro機櫃級隨插即用液冷AI SuperCluster支援NVIDIA Blackwell
7 長陽生醫推出Miicraft光固化3D列印機 協助牙科提升醫療能量
8 安勤為自主機器智能打造新款 AI 工業電腦
9 群聯電子推出全新企業級SSD品牌PASCARI及高階X200 SSD
10 COMPUTEX 2024:麗臺科技高階WinFast Mini AI工作站全球首次亮相

AD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地址:台北市中山北路三段29號11樓 / 電話 (02)2585-5526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