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相關物件共 176
從Embedded World 2023看Edge AI及TinyML最新發展趨勢 (2023.04.21)
2023年嵌入式世界展會(EW23)推出不少MPU和MCU及對應的開發板,亦開始向Edge AI及TinyML移動,本文提出幾個值得關注的發展趨勢及亮點產品。
美高森美發布全新成本最佳化FPGA產品系列 (2017.02.17)
美高森美(Microsemi)提供全新成本最佳化PolarFire 可程式設計邏輯元件(FPGA) 產品系列,在中等密度範圍FPGA元件中具備了低功耗、12.7 Gbps串化/解串(SerDes)收發器,以及安全性和可靠性
2017 IT技術新賽局開跑 (2017.01.12)
AI(人工智慧)、AR/VR、360度環景影片、Blockchain(區塊鏈),以及商用無人機等技術,將會延續2016年科技趨勢熱度,繼續在2017年發光發熱。
鎖定物聯網應用 格羅方德推22FDX低功耗平台 (2016.11.02)
物聯網(IoT)商機無限。針對物聯網低功耗晶片需求,國外晶圓代工大廠GlobalFoundries(格羅方德)推出了22FDX平台,其性能表現與FinFET(鰭式場效電晶體)類似,成本與28nm(奈米)接近,且擁有超低耗電,以及超低漏電等優點
滿足低功耗需求 Marvell再推新一代IoT應用處理器 (2016.06.24)
針對智慧家庭(Smart Home)、穿戴式裝置等物聯網應用,國際半導體大廠Marvell(邁威爾)推出了新一代的物聯網應用處理器─IAP220,其採用ARM Cortex-A7雙核心處理器,可滿足穿戴式裝置所需的低功耗需求
Mentor增強對TSMC 7 奈米製程初期設計開發 (2016.03.28)
Mentor Graphics公司宣佈,藉由完成TSMC 10奈米FinFET V1.0認證,進一步增強和優化Calibre平台和Analog FastSPICE (AFS) 平台。此外,Calibre 和 Analog FastSPICE 平台已可應用在基於TSMC 7 奈米 FinFET 製程最新設計規則手冊 (DRM) 和 SPICE 模型的初期設計開發和 IP 設計
Mentor協助三星代工廠10奈米FinFET製程優化工具和設計流程 (2016.03.11)
Mentor Graphics公司(明導)宣佈與三星電子合作,為三星代工廠10奈米FinFET製程提供各種設計、驗證、測試工具及流程的優化。其中包括Calibre物理驗證套件、Mentor Analog FastSPICE(AFS)平台、Olympus-SoC數位設計平台和Tessent測試產品套件
Mentor與GLOBALFOUNDRIES合作開發適用於22FDX平臺的設計參考流程 (2015.11.13)
Mentor Graphics(明導)宣布與 GLOBALFOUNDRIES合作,認證Mentor RTL到GDS平臺(包括 RealTime Designer物理RTL合成解決方案和Olympus-SoC佈局佈線系統)能夠完全適用於當前版本的 GLOBALFOUNDRIES 22FDX平臺設計參考流程
Mentor Graphics獲得TSMC 10nm FinFET 製程技術認證 (2015.09.21)
Mentor Graphics(明導)公司宣佈,Calibre nmPlatform已通過TSMC 10nm FinFET V0.9製程認證。此外,Mentor Analog FastSPICE電路驗證平臺已完成了電路級和元件級認證,Olympus-SoC數位設計平臺正在進行提升,以幫助設計工程師利用TSMC 10nm FinFET技術更有效地驗證和優化其設計
Intel晶圓代工廠擴展服務利用Calibre PERC做可靠性檢查 (2015.07.07)
(美國俄勒岡州訊)明導(Mentor Graphics)公司宣佈,Intel 晶圓代工廠擴展其14奈米產品服務給其客戶,包含利用 Calibre PERC平臺做可靠性驗證。Intel和Mentor Graphics聯合開發有助於提升IC可靠性的首套電氣規則檢查方案,未來還將繼續合作開發,為Intel 14奈米製程的客戶提供更多的檢查類型
台積電認證Mentor Graphics軟體可應用於其10nm FinFET技術早期設計開發 (2015.04.20)
Mentor Graphics(明導)宣佈:台積電(TSMC)和Mentor Graphics已經達到在 10nm EDA認證合作的第一個里程碑。 Calibre實體驗證和可製造性設計(DFM)平臺以及 Analog FastSPICE(AFS)電路驗證平臺(包括AFS Mega)已由台積電依據最新版本的10nm設計規則和 SPICE模型認證
Altera在SPS IPC驅動2013大會 展示單晶片實現的整合PLC和HMI系統 (2013.11.26)
Altera公司今天宣佈,在德國紐倫堡舉行的SPS IPC驅動2013大會上展示自動化系統設計的一項關鍵開發——在一顆晶片上實現可程式設計邏輯控制器(PLC)和人機介面(HMI)系統
AMD APU13兩位新主講貴賓及新增「影響者見解」議程 (2013.10.16)
AMD宣布美國Sony電腦娛樂公司研發部副總裁Dominic Mallinson以及Oculus VR公司執行長Brendan Iribe加入AMD 開發者高峰會(APU13)主講嘉賓,使原本就星光熠熠的演講陣容更受矚目。AMD第三屆年度開發者大會將在11月11至13日於美國加州聖荷西(San Jose)舉行
ST宣佈法國Crolles的晶圓廠即將導入28奈米 FD-SOI製程技術 (2012.12.13)
意法半導體(ST)宣佈其在28奈米 FD-SOI技術平台的研發上又向前邁出一大步,即將在位於法國Crolles的12吋(300mm)晶圓廠導入該製程技術,這證明了意法半導體以28奈米技術節點提供平面完全空乏型(planar fully-depleted)技術的能力
「工控自動化先進技術研討會」會後報導 (2012.10.26)
當許多人將注意力集中在熱鬧的行動消費性市場時,其實在更多垂直領域,如工業自動化、醫療照護、智慧電網、物聯網等,都已浮現龐大的商機,而這些市場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都屬於嵌入式工業控制可以發揮的領域,因此也讓工控自動化、智慧化技術的進展備受注目
[分析]iPhone 5發燒 誰擠進供應鏈?(上) (2012.10.08)
不可否認,蘋果在iPhone 5上面下了很深的功夫。其一,為提高瀏覽網頁便利性,它的螢幕加大加長,從3.5吋變大到4吋,長度從115.2mm加大至123.8mm。其次為了薄型輕量,厚度從9.3mm減低輕到7.6mm,比4S厚度薄了約30%,重量從140g降至112g
芯原獲ARM技術授權用於進階消費性及嵌入式應用 (2011.12.09)
ARM與芯原(VeriSilicon Holdings Co., Ltd.)近日宣佈,芯原已獲得一系列ARM知識財產授權,其中精選包括高效節能的ARM Cortex處理器和ARM Mali繪圖處理器(GPU)系列,以及ARM Artisan Physical IP
芯原獲ARM技術授權用於進階消費性及嵌入式應用 (2011.11.28)
ARM與IC設計代工廠及客製化晶片解決方案供應商芯原 (VeriSilicon Holdings) 宣佈,芯原已獲得一系列ARM 知識財產授權,其中精選包括高效節能的ARM Cortex 處理器和 ARM Mali繪圖處理器(GPU)系列,以及ARM Artisan Physical IP
從車用資訊娛樂到駕駛輔助 FPGA罩得住 (2011.04.20)
由於消費者對於汽車的安全、舒適便利和娛樂等應用有著高度需求,車用電子產品正不斷地迅速成長。消費者也期待駕駛體驗能夠與平常數位生活的技術相互搭配。,因此越來越多的整車車廠製造商,希望以更精實的資源、預算和計畫,提供具備高安全性的Connected Car
3D-IC難如上青天? 2.5D存在將比預期久 (2011.04.18)
3D IC技術在半導體業已經聲名大噪了一段時日,但總給人一種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來的漫長等待觀感。其實3D IC技術遠比想像中還要複雜難解,也因此,部分半導體晶片商採用所謂的2.5D IC,或多個晶片垂直堆疊,即大家常聽到的矽通孔(TSV)3D IC技術進行產品設計,這也使得相關EDA工具的市場需求量大增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頁]

  十大熱門新聞
1 Littelfuse單芯超級電容器保護積體電路用於增強型備用電源解決方案
2 Western Digital全新極速8TB桌上型SSD 釋放數位創作無限可能
3 LitePoint攜手三星電子進展 FiRa 2.0新版安全測距測試用例
4 愛德萬測試發表V93000 EXA Scale SoC測試系統超高電流電源供應板卡
5 Nordic Semiconductor全面推出nRF Cloud設備管理服務
6 意法半導體新款高壓側開關整合智慧多功能 提供系統設計高彈性
7 安提國際MegaEdge系列新品為邊緣AI推論與電腦視覺應用賦能
8 長陽生醫推出Miicraft光固化3D列印機 協助牙科提升醫療能量
9 群聯電子推出全新企業級SSD品牌PASCARI及高階X200 SSD
10 中美萬泰新一代無風扇熱插拔電池醫療級觸控電腦

AD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地址:台北市中山北路三段29號11樓 / 電話 (02)2585-5526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