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CTIMES / 籃貫銘
科技
典故
Intel的崛起-4004微處理器與8080處理器

Intel因為受日本Busicom公司的委託設計晶片,促成了4004微處理器的誕生,也開啟了以單一晶片作成計算機核心的時代。1974年,Intel再接再厲研發出8080處理器,和4004微處理器同為CPU的始祖,也造就了Intel日後在中央處理器研發的主導地位。
NXP與和碩成立聯合實驗室 共同開發軟體定義汽車應用 (2024.05.14)
恩智浦半導體(NXP Semiconductors)與和碩聯合科技(PEGATRON),今日共同宣布啟用位於和碩聯合科技企業總部的聯合實驗室,雙方將攜手開發用於軟體定義汽車的應用解決方案
E Ink元太彩色電子紙Spectra 6獲SID最佳顯示科技獎 (2024.05.13)
E Ink元太科技宣布,以彩色電子紙E Ink Spectra 6,榮獲由國際資訊顯示學會(Society for Information Display, SID)頒發的「年度最佳顯示科技獎(Display of the Year)」,與蘋果、三星、京東方、3M 同時並列為今年獲獎的創新公司
友達Micro LED技術再突破 SID展出創新應用產品 (2024.05.13)
友達光電參與2024 SID顯示周(Display Week 2024),以「Revolutionizing Visual Experience」為主題,首次亮相的可攜式17.3吋對折螢幕、單片尺寸全球最大的Micro LED螢幕,及全球首款內建鏡頭的車用顯示解決方案
車用電子板階可靠度驗證AEC-Q007正式推出 車電安全大躍進 (2024.05.12)
宜特科技日前宣布,開始支援AEC-Q007聚焦的BLR板階可靠度測試,透過零件搭配PCB,將錫球與PCB端設計成導通模式,以便觀察焊點(Solder Joint)壽命。並於測試過程中搭配測量儀器,即時獲得資訊來判斷焊點良率,為車用電子的可靠度提供更全面的保障
AMD自調適小晶片設計 獲IEEE 2024企業創新獎 (2024.05.12)
AMD於5月3日在波士頓舉行的典禮上,獲頒國際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IEEE)2024年度企業創新獎,表彰AMD率先開發和部署高效能與自行調適運算小晶片(chiplet)架構設計的成就
調研:2024年OLED顯示器出貨將成長 123% (2024.05.09)
根據Omdia的研究資料,OLED 顯示器出貨量在 2023 年顯著成長,較前一年度增加 415%。Omdia更預測,這個趨勢將會持續,預計在Samsung Display 和 LG Display 的驅動下,2024年OLED面板出貨將成長 123%,達到 184 萬台
IDC:經過2年低潮 平板電腦市場再現復甦跡象 (2024.05.08)
根據IDC(國際數據資訊) 的報告,2024 年第一季(1Q24)全球平板電腦出貨量較去年小幅成長0.5%,總量達3,080 萬台.這是平板電腦在經歷了兩年多的衰退之後首次復甦。 雖然總體經濟問題依然存在,但本季出貨量的反彈是由更新週期的開始推動的,儘管長期的出貨量不太可能相較疫情期間的激增
Ansys多物理平台通過台積電驗證 推動下一代AI與HPC晶片認證 (2024.05.08)
Ansys今日宣佈,其功率完整性平臺已獲得台積電 N2 技術完整生產版本的認證。Ansys RedHawk-SC和Ansys Totem都經過N2製程的電源完整性簽核認證,可?高效能運算、行動晶片和3D-IC設計提供顯著的速度和電源優勢
恩智浦與安富利再攜手台大電機創客松 探索自動生活新應用 (2024.05.06)
恩智浦半導體(NXP Semiconductors)與安富利第三度攜手,協辦臺灣大學電機系主辦的「2024台大電機創客松MakeNTU」競賽,今年以ExplorEr為主題,吸引來自臺灣大學、清華大學、陽明交通大學、台灣科技大學、中山大學、高雄科技大學、中央大學等173位青年學子參與
研發更有效率的檢測方案 東麗助業者降低Micro LED生產成本 (2024.05.05)
號稱終極顯示技術的「Micro LED」,距離大規模普及仍面臨「成本」的考驗。日商東麗科技工程(Toray)表示,Micro LED的瓶頸是良率與產能,唯有透過高整合、高效率的生產檢測設備,才能提高良率與產能,降低整體的生產成本,進而加速Micro LED進入終端市場的時程
台灣團隊研發「數位退火演算法」 加速產業材料篩選 (2024.05.05)
在國科會支持下,中原大學張慶瑞教授、臺灣大學卓建宏博士生與台塑公司、資策會,結合產學研共同研究,使用富士通(Fujitsu)的數位退火硬體,成功開發出數位退火演算法,讓產業篩選材料所需的時間大幅縮短至原來的1/10,對產業在進行化合物合成與尋找新化合物有良好加速效果
PCI-SIG正式公布PCIe 5.0和6.0的CopprLink電纜規範 (2024.05.01)
PCI Express (PCIe) 標準組織 PCI-SIG今天宣布,正式推出 CopprLink內部及外部電纜規範。新的CopprLink電纜規範將提供32.0和64.0 GT/s數據傳輸速率,並採用SNIA的標準連接器外形規格。 PCI-SIG 主席兼會長 Al Yanes 表示,CopprLink電纜規範將 PCIe電纜與 PCIe基本電氣規範無縫整合,提供更長的訊號距離和拓撲靈活性
群創強化半導體業務 建製下一世代3D堆疊半導體技術 (2024.04.29)
群創光電宣布,與日本TECH EXTENSION及TECH EXTENSION TAIWAN CO.達成協議,將於群創無塵室中建置以BBCube (Bumpless Build Cube)技術為基礎的新一代3D封裝技術,透過台灣與日本 BBCube商業聯盟,推動加速下一世代3D半導體封裝技術的發展
生成式AI引爆算力需求 小晶片設計將是最佳解方 (2024.04.29)
本場的東西講座由工研院電光系統所異質整合技術組組長王欽宏主講,剖析在生成式AI應用如何引領小晶片技術發展....
M31攜手台積電5奈米製程 發表MIPI C/D PHY Combo IP (2024.04.28)
M31宣布,其M31 MIPI C/D-PHY Combo IP 獲台積電5奈米製程矽驗證,並且已投入於3奈米製程的開發。 這款經驗證的C-PHY和D-PHY IP能夠支援高達每通道6.5G的高速傳輸模式,以及極低功耗操作,使其適用於高解析度成像、顯示SoC,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和車用資訊娛樂系統等多種應用場景
聯發科發表3奈米天璣汽車座艙平台 推動汽車產業邁入AI時代 (2024.04.28)
聯發科技日前發表天璣汽車平台新品CT-X1,採用3奈米製程,CT-Y1和CT-Y0採用4奈米製程,可為智慧座艙帶來強大的算力。此外,天璣汽車車聯網平台提供廣泛的智慧連網能力,提供率先應用Ku頻段的5G NTN衛星寬頻技術,並擁有車載3GPP 5G R17數據機、車載高性能Wi-Fi以及藍牙組合解決方案
臺法攜手共推運動科技 瞄準奧運及新興產業商機 (2024.04.28)
法國為迎接2024巴黎奧運,將於5月22至25日舉辦全球科技盛會VivaTech 2024,國科會臺灣科技創新基地(Taiwan Tech Arena, TTA)帶領臺灣科技新創團隊前往歐洲參展前,攜手法國在台協會舉行「Go Go Sport Tech運動科技論壇」,為臺法攜手共推運動科技,引領新創對焦奧運盛會,開啟新興產業商機
虹彩光電獨家膽固醇液晶技術 研發創新彩色電子紙方案 (2024.04.25)
全球唯一膽固醇液晶技術(ChLCD)彩色電子紙方案提供者虹彩光電(IRIS Optronics),於Touch Taiwan 2024展出兩項自主研發的彩色電子紙創新技術。 包括可內建太陽能板以達到零功耗的綠色環保顯示解決方案「InfinityDisplay」
聚焦新興應用 富采鎖定汽車、先進顯示、智能感測三大市場 (2024.04.25)
富采董事長彭?浪在今年Touch Taiwan展會上指出,將從精簡優化、融合整合與加值轉型三面向作調整體質,並聚焦車用領域、先進顯示與智能感測等三大市場。 富采表示, 富采具備完整的車用光電解決方案和先進封裝能力,為客戶提供從磊晶到模組方案的一站式產品和服務
PCIe 7.0有什麼值得你期待! (2024.04.25)
PCIe 7.0最大的優勢就是更高的傳輸性能,以及更佳的能源效率。對於HPC、AI和ML等應用來說,它的速度是PCIe 6.0的兩倍,意味著它可以提供更高的性能,同時也能降低能源的消耗

  十大熱門新聞
1 友達號召供應鏈齊力減塑 宣示朝塑膠中和邁進
2 臺首枚自製氣象衛星「獵風者」起運 預計9月發射升空
3 國科會114年度科技預算增至1800億元 拓展AI晶片與資安實力
4 Synaptics聚焦AI邊緣運算 主攻智慧運算與連接技術
5 [自動化展] 施耐德以碳排管理整合平台助企業應對綠色轉型挑戰
6 多元事業引擎發威 友達揭示零售、教育、醫療高值化方案
7 國科會10年投入3000億元 培育台灣半導體IC創新
8 國科會啟動高齡科技行動計畫 以科技力開創樂活銀髮世代
9 聚焦新興應用 富采鎖定汽車、先進顯示、智能感測三大市場
10 深化印台半導體產業合作 印度加速佈局半導體聚落

AD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地址:台北市中山北路三段29號11樓 / 電話 (02)2585-5526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