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CTIMES / 今日头条
科技
典故
管理美国网络广告的组织 - IAB

IAB是Internet Activities Board的简称,意即美国网络广告组织,是一个专门管理与观察美国网络广告活动的一个机构。
瞄准台湾半导体用电市场 施耐德携手宏宇成立关键电力服务中心 (2020.10.12)
施耐德电机(Schneider Electric)携手宏宇电机,今日共同宣布成立东亚第一座Galaxy VX关键电力客户服务中心。双方将结合各自的优势与先进技术,为客户快速的解决电源设置的问题
用「??」金属实现2奈米制程 (2020.10.11)
Imec展示可实现2奈米制程的先进互连方案的替代金属技术 在2020年国际互连技术大会上,imec首次展示了采用??金属(Ru),具备电气功能的双金属层级结构(2-metal-level)互连技术
强化市场竞争优势 NVIDIA扩大对Arm架构的支持 (2020.10.08)
为进一步强化在各运算市场的优势,NVIDIA日前宣布,将提供自家的高效能运算、资料中心应用程式、边缘运算及PC等工具,给Arm架构的开发群体。 这些开发工具包含:NVIDIA AI、NVIDIA RAPIDS 、NVIDIA HPC SDK、NVIDIA RTX,以及NVIDIA的边缘运算及自动操作机器 Jetson 系统单晶片(SoC),和BlueField 资料处理单元(DPU)
让AI教育更加普及 NVIDIA推出59 美元平价版机器人入门套件 (2020.10.07)
NVIDIA (辉达)日前在GTC 2020宣布,将推出一款售价仅 59 美元的入门级开发者套件,为人工智慧世代的学生、教育工作者及机器人爱好者,带来更经济的AI技术学习方案。 该入门套件为Jetson Nano 2GB 开发者套件,是NVIDIA旗下NVIDIA Jetson AI 系列在边缘平台的最新产品,此系列包含从入门级 AI 装置到用於全自动机器的先进平台
培育关键新人才 企业跨域转型升级之钥 (2020.10.06)
随着新冠疫情持续延烧、美中科技争战喧嚣、气候变迁导致生态浩劫等出现,台湾正面临必须转型升级提高产业竞争力的关键时刻,而在各产业展现多元韧性之际,唯有以人为本的跨域创新创价,才能够推动转型升级的力道,培育关键新人才成为企业预见未来永续发展之钥
迈向绿色复苏之路 2020台湾循环经济周解开全体系轴节 (2020.10.06)
现今众多产业皆面临疫情冲击,循环经济已成为推动绿色复苏的重要一环,为促进台湾循环经济的推动,经济部、环保署、农委会携手超前部署,打造2020台湾循环经济周
台湾产研实力闪耀国际!2020全球百大科技研发夺六大奖 (2020.10.05)
全球百大科技研发奖(R&D 100 Awards)是全球研发界最具代表性的奖项之一,素有科技产业奥斯卡之称,甫公布的2020年得奖名单,在经济部技术处科技专案、能源局能专计画的支持下
资策会研发自行车零组件的数位孪生系统 获颁美国百大科技奖 (2020.10.05)
素有科技业奥斯卡之称的美国百大科技奖(R&D 100 Awards),第58届获奖名单於日前揭晓,在经济部技术处科技专案计画的支持下,财团法人资讯工业策进会(资策会)今年以「数位孪生品质决策支援系统Production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with digital twins solution for bicycle industry (PDSS)」技术
革新全球纺织业 Frontier运用AWS打造数位布料平台 (2020.09.30)
面对数位转型,全球纺织业正遇到重重关卡,包含上游的数位化不足,整个生态系对於效率化作业流程时常心馀力不足,成为业界长期的痛点。有监於此,新创企业Frontier,透过AWS云端建置全球最大的纺织企业用云端资料库Frontier.cool
全球可再生能源就业人数多达1150万 亚洲区居冠 (2020.09.30)
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的年度报告显示,可再生能源就业呈现长期增长趋势,且为确保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背景下持续扩大就业,强而有力的政策举措必不可少。 IRENA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可再生能源创造了数以万计的工作岗位,并持续带来社会和经济效益
英特尔携手台湾八科技大厂 强化物联网边缘运算实力 (2020.09.29)
英特尔推出第11代 Intel Core处理器、Intel Atom x6000E 系列,以及 Intel Pentium和Celeron N 与 J 系列,为边缘运算客户带来了新的人工智慧、安全性、功能安全性和即时功能,并联合携手AAEON研扬科技、ADLINK凌华科技、Advantech研华科技、Getac神基科技、iBASE广积科技、IEI威强电、LILIN利凌科技、NEXCOM新汉智能系统等台湾8家厂商(依公司英文名排列)
友达、仁宝与纬创联手 动员台湾产业首建GOLF学用接轨联盟 (2020.09.28)
为促进学校教育与产业需求之间的人才能力接轨,国内首见由企业主动发起的GOLF(Gap of Learning & Field)学用接轨联盟,落实企业社会责任精神,汇聚多元产业帮助学生提前适应职场环境,成立近三年以来已有44家企业及51所大学叁与联盟推动
2030电动车趋势展?? 消费者信心、政策、原厂经营策略、商用市场合促成长动能 (2020.09.26)
当全球环保永续意识逐渐抬头,搭上智能化、电动化等数位科技兴起,电动车发展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门议题,崛起的速度和市占成长率甚至冲击传统汽车。根据勤业众信联合会计师事务所日前发布最新《2030电动汽车趋势展??》报告(Electric vehicles.Setting a course for 2030)指出
落实半导体设备自主化 仪科中心推首台自研自制ALE设备 (2020.09.25)
今年蔡英文总统就职演说中宣示的国家六大核心战略产业中,「资讯及数位相关产业」的内涵之一是要推动新世代「半导体前瞻技术」与「建立工业基础设备关键零组件与模组自主供应能量」
默克以创新材料驱动先进半导体微型化发展 (2020.09.24)
默克今日在SEMICON Taiwan 2020分享半导体科技趋势与技术演进。默克在电子材料领域具百年根基,并拥有能推进下世代制程技术、晶片与应用领域之材料解决方案实力。继去年宣布并购慧盛先进科技和Intermolecular公司後
SEMICON Taiwan 2020正式登场 首推「Hybrid」虚实整合展览模式 (2020.09.23)
SEMICON Taiwan 2020国际半导体展23日於台北南港展览馆一馆登场,因应新冠肺炎疫情的因素,今年首次推出「Hybrid」展览模式,整合实体活动与虚拟平台。开幕典礼也邀请了行政院长院长苏贞昌、美国在台协会(AIT)处长郦英杰、TSIA常务理事卢超群等,出席开幕活动
工研院ICT TechDay展示多元创新技术 (2020.09.22)
现今众人看好可带动智慧商机的技术莫过於5G通讯、人工智慧(AI)、自驾车及无人机,工研院於今(22)日举办一年一度资通讯重要盛会--ICT TechDay(资通讯科技日),涵盖AI晶片与应用、资讯安全、自驾车与无人机
SEMI:8月北美半导体设备出货量成长 市场需求将持续 (2020.09.18)
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SEMI)公布最新出货报告(Billing Report),2020年8月北美半导体设备制造商出货金额为26.5亿美元,较2020年7月最终数据的25.7亿美元相比上升3.0%,相较於去年同期20.0亿美元则上升了32.5%
美光台湾获选为全球灯塔工厂网络 导入AIoT技术受肯定 (2020.09.17)
全球记忆体和储存解决方案厂商美光科技今日宣布,其位於台湾的制造厂入选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的「全球灯塔工厂网络」(Global Lighthouse Network)。受世界经济论坛评选为「灯塔工厂」的企业,皆透过大规模部署尖端科技,来提升营运、友善环境
YouTube陈士骏等创业家投资人首度进驻TTA 助台湾新创闯国际 (2020.09.16)
近期全球因疫情影响,许多产业面临挑战与转型,却也是台湾新创的发展契机。一群来自全球新创重镇-矽谷的台裔创业家们看到台湾科技实力、新创活力与机会,於是纷纷返台创业发展;包括YouTube创办人陈士骏、Mochi Media创办人徐旭明、电玩吉他英雄创办人黄中凯、Race Capital合夥人陈信生、华纳兄弟游戏推手江词源等

  十大热门新闻
1 达发科技专注四大关键技术 锁定宽频基建、车用电子、低轨卫星等应用市场
2 国科会114年度科技预算增至1800亿元 拓展AI晶片与资安实力
3 台语人机共学系统创新模式迈向国际 预计9月导入南市中小学学习场域
4 工研院携手产业实践净零行动 聚焦氢能创新、共创绿色金融科技平台
5 台湾机械业宣示2035年目标:产值破3兆、附加价值率35%、人均产值600万元
6 MIC:2024年台湾半导体产业产值达4.29兆新台币 成长13.7%
7 工研院、友达强强联手结伴 聚焦4大领域产业抢商机
8 Synaptics聚焦AI边缘运算 主攻智慧运算与连接技术
9 工研院眺??2024净零能源 剖析在跨域整合及碳权交易下新局
10 国科会10年投入3000亿元 培育台湾半导体IC创新

AD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读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远播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Powered by O3
地址:台北市中山北路三段29号11楼 / 电话 (02)2585-5526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