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开发者将Android移植到EeePC后,兴起一股「Android小笔电」讨论风潮。几个月后,市场上括起了一阵开发Android小笔电的新闻。现在,几家品牌大厂,对Android小笔电市场更是磨刀霍霍。对于这阵Android小笔电的风潮要如何解读?在此分享个人的观察与想法,请不吝指教。

Android小笔电的概念是由开发者社群所带来的。网络上的技术玩家,将 Android 移植到 EeePC 701,并将这个新概念放到YouTube上分享。随后,网络上开始出现讨论,社群网站也接着进行报导,经由社群的推波推澜,主流媒体也开始进行报导,接着,就像现在我们所看到的现象,Android小笔电开始吸引厂商的注意,大家都认为这是一个有不错商机的产品。对于Android小笔电产品的热潮,厂商与用户的期待与想象也是一个主因。从技面的角度来看,Android小笔电仍有使用接口(UI)上的疑虑。由于Android接口的设计默认对象为手机,因此在小笔电上的画面表现较不理想,操作方面亦同。Android小笔电在技术端仍需填补一些缺口。

但是,我们不仿从另外「非技术面」的角度来思考。基于「使用应用程序、上网」为概念的小笔电,看来仍是微软操作系统的天下,Linux小笔电在市场上起不了大作用的原因是「使用习惯」的问题。因为,用户免不了将Linux小笔电与微软系统的小笔电拿来比较。Linux上有OpenOffice办公软件,但微软系统小笔电上有用户更习惯的Office软件包;Linux上有Thunderbird电子邮件软件,但微软系统小笔电有用户更习惯的Outlook软件;不过是上网、电子邮件还是实时通讯,Linux小笔电上的「应用程序」都让用户操作得很没有安全感。

基于「网络服务」概念的Android平台,因为与微软系统的小笔电有很大的差异性,因此似乎存在不错的机会。Android平台不基于Linux桌面技术,我们没有办法将OpenOffice软件,或是Firefox浏览器安装在Android小笔电上,正好能与现有的小笔电做出相当大的市场区隔。因为有一个很好机会是,我们可以让用户很自然地不将Android小笔电与微软系统小笔电拿来做比较。差异性与区隔性,让Android小笔电浮现市场价值。

总结来看,现阶段Android小笔电仍处于技术玩票阶段,要让Android接口适用在小笔电产品上仍有一些技术距离;Android技术平台与典型的Linux桌面环境然不同,Linux或微软的应用程序,无法「移植」到Android平台上,但这个技术上的大不同,正好给了Android小笔电「差异化」的想象空间。产品定位方面,把Android做为取代微软系统的想法,反而让Android小笔电失去差异性;应将Android平台做为「产品使用区隔」的有效工具。未来Android若真的能开发出适合小笔电的版本,一定是个很酷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