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相关对象共 104
(您查阅第 2 页数据, 超过您的权限, 请免费注册成为会员后, 才能使用!)
Diodes推出碳化矽萧特基势垒二极体 提高效率和高温可靠性 (2023.02.08)
Diodes公司今日宣布推出首款碳化矽(SiC)萧特基势垒二极体(SBD)。产品组合包含DIODES DSCxxA065系列,共有十一项650V额定电压(4A、6A、8A和10A)的产品,以及DIODES DSCxx120系列,共有八款1200V额定电压(2A、5A和10A)产品
EPC积极发展光达应用的车规认证积体电路 (2022.04.29)
EPC公司宣布推出 额定电压?100 V、58 mΩ 和脉冲电流为20 A 的共源双路氮化??场效应电晶体EPC2221,可用於机器人、监控系统、无人机、自动驾驶车辆和吸尘器的光达系统。 EPC2221采用低电感、低电容设计,允许快速开关 (100 MHz) 和窄脉冲宽度 (2 ns),从而实现高解析度和高效率
从原理到实例:详解SiC MOSFET如何提高电源转换效率 (2021.10.12)
本文以Cree/Wolfspeed的第三代SiC MOSFET为例,分析其效率和散热能力方面的优势,并说明如何使用此类元件进行设计。
Microchip首款碳化矽MOSFET 可降低50%开关损耗 (2021.09.22)
随着对电动公共汽车和其他电气化重型运输车辆的需求增加,以满足更低的碳排放目标,基于碳化矽的电源管理解决方案正在为此类运输系统提供更高效率。为了进一步扩充其广泛的碳化矽MOSFET分离式和模组产品组合
ST推出车规瞬压抑制器 提供CAN/ CAN-FD小型化高性能保护 (2021.05.31)
意法半导体(ST)宣布推出ESDCAN03-2BM3Y车规低电容双通道瞬态电压抑制器(Transient Voltage Suppressor;TVS),为汽车CAN和CAN-FD提供高性能、小封装的电压抑制保护。 车载高密度的ECU电控单元越来越多,例如ADAS先进驾驶辅助系统、自动驾驶控制器和车用闸道器,车商对于高度小型化的高性能保护元件需求越来越高,意法半导体之封装面积1
保护自动驾驶汽车(AV)控制电路 (2021.04.14)
除非车辆的电子电路具有高度的可靠性和抗电冲击能力,否则自动驾驶汽车(AV)所提供的安全性和便利性无法实现。
提高电动车充电率 TI推升车用GaN FETs开关频率性能 (2021.02.23)
为了加速电动车(EV)技术导入,满足消费者对续航里程、充电时间与性价比的要求,全球汽车大厂在研发上需要更高的电池容量、更快的充电性能,同时尽可能降低或维持设计尺寸、重量或元件成本
迈向1nm世代的前、中、后段制程技术进展 (2020.12.08)
为了实现1nm技术节点与延续摩尔定律,本文介绍前、中、后段制程的新兴技术与材料开发,并提供更多在未来发展上的创新可能。
安森美高能效乙太网路供电方案 解决100W功率需求挑战 (2020.06.30)
网路规模的激增使得相应设备对功率的需求显着增长。乙太网路是这技术生态系统的关键一环。新的乙太网路供电(PoE)通用标准(IEEE 802.bt)提供高达90瓦的功率,安森美半导体的PoE-PD方案不仅支援新标准的功率限制
TI最隹化EMI的整合式变压器技术 缩小隔离式电源至IC封装尺寸 (2020.02.13)
德州仪器(TI)近日推出了采用新专利整合式变压器技术开发的积体电路(IC):具业界最低电磁干扰(EMI)的500-mW高效隔离式DC/DC转换器UCC12050。2.65-mm的高度能让工程师缩小解决方案的体积(与分离式解决方案相比减少80%,与电源模组相比则减少60%),效率更是同类竞品的两倍
Littelfuse低电容瞬态抑制二极体阵列 保护高速差分数据线免受放电和突波事件影响 (2019.10.30)
电路保护、电源控制和传感技术制造商Littelfuse, Inc.宣布推出了低电容瞬态抑制二极体阵列(SPA二极体)。该产品经过优化设计,可用於保护高速差分数据线免受因静电放电(ESD)、电缆放电(CDE)、电气快速瞬变(EFT)和雷击感应浪涌造成的损坏,通过维护信号完整性保持网路通信的可靠性
东芝推出适用於Thunderbolt 3及其他高速讯号线的低电容TVS Diode (2019.10.30)
东芝电子元件及储存装置株式会社(东芝)推出两款低电容舜态电压抑制二极体(TVS Diode)(ESD静电放电保护二极体),两款二极体均支援Thunderbolt 3、HDMI 2.1和USB 3.1等高速通讯标准并已开始出货
安森美半导体推出全新工业级和符合车规的SiC MOSFET (2019.03.19)
安森美半导体推出了两款全新碳化矽(SiC)MOSFET。工业级NTHL080N120SC1和符合AEC-Q101的汽车级NVHL080N120SC1把宽能带隙(WBG)技术的使能、广泛性能优势带到重要的高增长终端应用领域如汽车DC-DC、电动汽车车载充电机、太阳能、不断电系统(uninterruptable power supply;UPS)及伺服器电源
Bourns新型TBU高速保护器系列对RS-485介面提供完整且易於使用的保护 (2018.11.29)
美商柏恩Bourns推出其新型TBU-DF和TBU-DB-Q高速保护器(HSP)装置系列。此系列半导体保护器之保护速度极快(反应时间小於1微秒)且精准提供了简单易用的资料线保护解决方案
Littelfuse新推汽车用瞬态抑制二极体阵列 (2018.03.21)
Littelfuse推出了符合AEC-Q101标准的瞬态抑制二极体阵列系列,该产品经过优化设计,可用於保护汽车控制器局域网(CAN)线路免受因静电放电(ESD)、电气快速瞬变(EFT)和其他过电压瞬变造成的损坏
中微发布第一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蚀刻设备 提升7和5奈米产能 (2018.03.13)
中微半导体设备有限公司在本周举办的SEMICON China期间正式发布了第一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蚀刻设备Primo nanova,用於大批量生产储存晶片和逻辑晶片的前道工序。该设备采用了中微专利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蚀刻技术,将为7奈米、5奈米及更先进的半导体元件蚀刻应用提更好的制程加工能力,和更低的生产成本
Diodes推出提供 USB 3.1/3.2 及 Thunderbolt 3 介面保护的小型 TVS (2018.02.23)
Diodes 公司推出资料传输线瞬态电压抑制器 (TVS) DESD3V3Z1BCSF-7,此产品适用於搭载差分讯号线路、时脉 5 Ghz 以上的先进系统单晶片,可为 I/O 埠提供优异的 TVS/ESD 保护,是 USB 3.1/3.2、Thunderbolt 3、PCI Express 3.0/4.0、HDMI 2.0a 及 DisplayPort 1.4 等高速介面不可或缺的元件
Littelfuse瞬态抑制二极体阵列 避免静电放电和雷击感应浪涌 (2018.02.07)
Littelfuse, Inc.新推符合AEC-Q101标准的瞬态抑制二极体阵列系列,该系列产品经过优化,可保护敏感的电信埠避免因静电放电 (ESD) 和雷击感应浪涌而受损。 SP4208系列瞬态抑制二极体阵列(SPA二极体)包括了低电容控向二极体和一个(单向保护)或两个(双向保护)雪崩击穿二极体
安森美灵活小巧、低功耗USB Type-C方案加速系统设计 (2018.01.26)
安森美半导体为市场提供完整的Type-C与USB-PD解决方案,包含USB Type-C和USB-PD控制器、超高速开关、埠保护方案、转接驱动器等。这些解决方案支援双重用途埠(Dual Role Port;DRP)、下行资料流程埠(DFP)与上行资料流程埠(UFP),具备业界更低的功耗、更小的尺寸(小於MCU为基础的解决方案达95%),提供更简化和灵活的优势
Littelfuse低电容SPA二极体 小尺寸适用各种移动设备 (2017.11.22)
Littelfuse, Inc.宣布推出了新的小尺寸瞬态抑制二极体阵列(SPA二极体)系列产品,专为保护高速信号引脚而设计。 SP3422-04UTG系列0.2pF 22kV瞬态抑制二极体阵列,将四通道超低电容线对线二极体和附加的稽纳二极体组合在一起,适用于保护易遭受静电放电(ESD)破坏的电子设备


     [1]  2  3  4  5  6   [下一頁]

  十大热门新闻
1 Littelfuse单芯超级电容器保护积体电路用於增强型备用电源解决方案
2 Western Digital全新极速8TB桌上型SSD释放数位创作无限可能
3 LitePoint携手三星电子进展 FiRa 2.0新版安全测距测试用例
4 爱德万测试发表V93000 EXA Scale SoC测试系统超高电流电源供应板卡
5 Nordic Semiconductor全面推出nRF Cloud设备管理服务
6 意法半导体新款高压侧开关整合智慧多功能 提供系统设计高弹性
7 安提国际MegaEdge系列新品为边缘AI推论与电脑视觉应用赋能
8 长阳生医推出Miicraft光固化3D列印机 协助牙科提升医疗能量
9 群联电子推出全新企业级SSD品牌PASCARI及高阶X200 SSD
10 中美万泰新一代无风扇热??拔电池医疗级触控电脑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读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远播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Powered by O3
地址:台北市中山北路三段29号11楼 / 电话 (02)2585-5526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