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CTIMES / 编辑单元
科技
典故
扩展性强大的网页编辑语言 - XML

XML的全名为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意即为可扩展标记语言,是W3C所发展出来的网页撰写语言。
TIMTOS 2023三月登场 工具机产业力争ESG永续商机 (2023.02.02)
观察今(2023)年Q2台湾工具机产业能否从谷底回升的前哨站,「台北国际工具机展(TIMTOS)」也回归常态,将於3月6日~11日盛大登场,展出地点横跨南港展览1、2馆及世贸1馆,逾千家厂商叁展近6,200个摊位的盛大规模,让TIMTOS稳居全球工具机指标展地位
能源??涨升温 施耐德呼吁企业减碳和提升能源效率 (2023.01.31)
在全球能源短缺导致能源价格不断??升的冲击下,能源市场面临前所未见的供应危机;加上预期在中国大陆解封後经济成长,将带动情势升温。法商施耐德电机今(31)日呼吁企业,应正视现今气候及能源危机带来的挑战,透过加速能源转型进程,以达到减碳和提升能源效率的双重目标
响应2023年国际资料隐私日 Seagate 提出6大资安趋势 (2023.01.31)
今(2023)年农历年後开工适逢国际资料隐私日(International Data Privacy Day),企业与组织持续面临资安挑战,包括资安人才短缺、法规监管,乃至客户疑虑都是企业与组织需着手解决的棘手难题
IDC MarketScape评选机器学习营运化平台 SAS获选为MLOps领导者 (2023.01.18)
由於现今企业需要更弹性、可扩充的方式来协作、建模,并将机器学习营运化(MLOps),以协助企业组织应对机器学习的独特挑战。国际权威调研组织IDC今(18)日首次发布了《IDC MarketScape:2022 年全球机器学习营运化平台供应商评估》,并将SAS评选为领导者
恩智浦针对下一代ADAS和自驾系统 推出先进车用雷达单晶片 (2023.01.18)
基於近年来车用雷达市场蓬勃发展,恩智浦半导体(NXP)今(18)日也宣布推出可用於下一代ADAS和自动驾驶系统的业界首款28nm RFCMOS雷达单晶片(one-chip)IC系列SAF85xx,可为Tier 1供应商和OEM厂商提供更高的灵活性,支援短、中和长距雷达应用,以满足更多更具挑战性的NCAP安全要求
洛克威尔首度扩充FactoryTalk Logix Echo软体 增强控制器模拟和支援功能 (2023.01.17)
因应数位转型年代,持续加深OT与IT技术连结。工业自动化和资讯企业大厂洛克威尔自动化公司今(17)日也首次发表扩充旗下控制器模拟软体FactoryTalk Logix Echo功能,让使用者藉此能存取5580 ControlLogix平台的20多种控制器,并期??透过控制系统虚拟化,帮助客户有效控管专案流程中各阶段的大量工程设计作业和财务支出
OnRobot推出D:PLOY平台 降低自动化应用部署时间达90% (2023.01.16)
面对制造业缺工问题日益严重,软硬体协作式机器人应用领导品牌OnRobot今(16)日推出全球适用的旗舰级平台D:PLOY,持续降低自动化门槛,为各种规模企业提供协作式自动化优势的使命
英飞凌发表XENSIV连接感测器套件 加速实现物联网解决方案 (2023.01.16)
由於现今在可以部署智慧物联网系统之前,利用感测器进行物联网使用案例的原型创建过程,仍需要耗费大量的资源。为支援硬体和软体工程师开发物联网设备,英飞凌科技公司(IFNNY)今(16)日发表全新的物联网感测器平台,即XENSIV连接感测器套件(CSK),以协助加速原型创建和订制物联网解决方案的开发
勤业众信:数位驱动企业传承转型 建立永续 x 创新智慧制造新纪元 (2023.01.16)
勤业众信联合会计师事务所日前举办「永续 x 创新 - 智慧制造新纪元」研讨会。指出无论是近几年来全球面对的气候风险危机持续增加,地缘政治也成为2023年各产业密切关注的议题,对於制造业产生极大的影响
迈向2050净零排放 台厂申请CCUS专利已失先机 (2023.01.16)
迎接「2050净零排放」已成为全世界共识,但产业界要达到碳中和,仍须实现「碳捕捉、再利用及封存(Carbon Capture, Utilization and Storage;CCUS)」目标,被视为迈向净零排的最後一哩路
德承嵌入式电脑聚焦 依视觉引导机器人的智慧应用 (2023.01.13)
随着智慧工厂逐步增加,机器视觉的导入也日益普及,其中视觉引导机器人(VGR, Vision-guided robot)的加入,除了使生产线更灵活有弹性外,也大幅提升生产效率。 根据TrendForce预估,全球智慧制造市场规模2026年将达到6,200亿美元
三菱全系列变频节能系统 协助智慧工厂实践低碳新趋势 (2023.01.12)
因应全球2050年净零排碳的目标,台湾也针对关键领域,提出促进产业绿色转型的议题,包含高科技、传统制造、建筑营造等工业净零路径的规划:从制程改善、能源转换至循环经济的维运转型,阶段性地创造永续进行式的工业环境
英飞凌发布新人事案:陈恬纯接任英飞凌台湾总经理 (2023.01.11)
全球半导体领导厂商英飞凌科技大中华区(Infineon Technologies)今(11)日宣布新人事案,自2023年1月1日开始,由陈恬纯女士接任英飞凌台湾总经理,执掌英飞凌在台湾的策略布局、营运规划及业务等推展
TI发表ASIL等级精密高压电池组监控器 促使电动车达到最大续航里程 (2023.01.11)
呼应国际净零碳排趋势,电动车(EVs)变得越来越受欢迎。德州仪器(TI)今(11)日推出市场上具备最精确测量能力的新型汽车电池和电池组监控器,则强调将尽可能延长电动车(EV,Electric Vehicle)的行驶时间,并达到更安全的操作,突破被广泛采用的关隘
英研借力NVIDIA 运用AI打造全新智慧交通 (2023.01.10)
因应智慧城市已是各国政府近来推动数位政府主要政策,智慧交通更是智慧城市不可或缺一环。英业达集团旗下新事业英研智能今(10)日也发表其借力NVIDIA,携手Canon及世曦工程三方,跨域打造全新解决方案,运用AI边缘运算来简化交通管理成效
英飞凌推出28nm成熟制程晶片 提供支付应用长期可靠的智慧卡 (2023.01.09)
放眼未来被视为科技战竞逐关键的成熟制程晶片,虽然随着28nm制程技术积体电路早在多年前就已开始商业化生产,导致市场需求也不断增加。但迄今该技术仍未成为安全应用领域的主流技术,直到英飞凌科技公司(IFNNY)近日始针对大批量支付应用,推出首款SLC26P安全晶片
拍档耕耘智慧零售软硬金服有成 展??2023年审慎乐观 (2023.01.09)
因应後疫情时代快速增加的智慧零售服务需求,专业解决方案供应商拍档科技也藉着布局优质连锁直接客户、提高软硬金服的整合加值服务有成,协助客户更有效提供终端用户服务和提升营运绩效,展??2023年整体展??审慎乐观
NVIDIA更新Isaac Sim 提供更先进机器人模拟技术 (2023.01.06)
基於现今有越来越多产业纷纷采用自动化技术,来解决供应链的挑战和劳动力短缺等问题,对於智慧机器人的需求也因此不断成长。NVIDIA今(5)日则发表新增人工智慧功能及云端存取能力,让使用机器人平台的公司从物流、制造、能源到零售等产业,都能实现自动化
鸿海与NVIDIA合制电脑及感测器 导入自驾电动车应用 (2023.01.04)
NVIDIA(辉达)与全球最大科技制造商鸿海科技集团(Foxconn)今(4)日宣布建立策略夥伴关系,双方将共同开发自动驾驶车用平台。且由鸿海扮演一线制造厂的角色,运用NVIDIA DRIVE Orin技术,为全球车市生产电子控制单元(ECU);并在自家电动车上配备DRIVE Orin ECU和DRIVE Hyperion感测器,为车辆提供高度自动驾驶功能
达梭助Blue Spirit Aero开发氢燃料飞机 加速推行清洁航空认证 (2022.12.30)
因应国际追逐2050净零碳排指标,达梭系统(Dassault Systemes)也在今(30)日宣布,将与采用氢燃料电池技术的法国航空新创公司Blue Spirit Aero合作,透过云端3DEXPERIENCE平台,加速开发新款氢燃料电动(hydrogen-electric)轻型飞机,并推动可行的清洁航空(cleaner aviation)解决方案认证

  十大热门新闻
1 经济部促成3GPP大会来台争话语权 国内外大厂共商5G/6G新一代技术标准
2 经济部发表台湾最高速自驾技术 推动桃机成为全球第二座自驾接驳机场
3 达发科技专注四大关键技术 锁定宽频基建、车用电子、低轨卫星等应用市场
4 所罗门自动化展发表AI应用先例 首展「即学、即会、即用」AI视觉
5 ST聚焦电动车、物联网应用 迎合COP28会後减碳商机
6 台语人机共学系统创新模式迈向国际 预计9月导入南市中小学学习场域
7 国科会114年度科技预算增至1800亿元 拓展AI晶片与资安实力
8 工研院成功叁访CES 2024落幕 AI、机器人吸引国际大厂关注
9 经济部第27届国家品质奖得主揭晓 友达、家登、凌?电脑入列
10 MIC:2024年台湾半导体产业产值达4.29兆新台币 成长13.7%

AD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读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远播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Powered by O3
地址:台北市中山北路三段29号11楼 / 电话 (02)2585-5526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