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CTIMES / 網通技術
科技
典故
網路通訊協定 - SOAP

SOAP的全名為Simple Object Access Protocol(簡易物件通訊協定),是一種以XML為基礎的通訊協定,其作用是編譯網路服務所需的要求或回應後,再將編譯後的訊息送出到網路,簡單來說就是應用程式和用戶之間傳輸資料的一種機制。
展望2022科技產業發展趨勢 (2021.12.28)
編輯部匯集全球產業及市場趨勢研究機構?資策會MIC及TrendForce預測2022年科技產業發展與衍生趨勢,從產業專家觀點分析洞悉未來產業的走向,以期打造整體競爭力超前佈局
進擊的資料中心 (2021.12.28)
資料中心是雲端服務最核心的環節,2020年後,隨著5G、AI、物聯網應用與雲端服務結合,雲端服務也逐步擴大應用範疇,不僅個人使用者在生活上與雲端服務密不可分,企業運作也高度仰賴雲端服務
工業電腦整合OT+IT資安解決方案 (2021.12.27)
由於皆採用PC + Windows OS架構,讓駭客只須採用與資訊科技(IT)同一套「解決方案」,就能入侵OT產線設備,也促使資安軟體業者開始與IPC硬體業者積極整合以協同解決。
雲原生:邊緣雲端儲存彈性化 (2021.12.23)
現今包羅萬象的感測器及物聯網裝置可以收集雲端邊緣的大量資料,現有資料轉變成資訊與知識的方式及應用程式推陳出新,進而推動能保持彈性化、可擴充性及可靠性的雲原生運算方案
確保正常運行 資料中心優化測試降低風險 (2021.12.22)
現代資料中心巧妙地結合了計算和網路系統與照明、電力和環境控制。所有元素無縫協同工作,支持我們每天依賴的資料網路。
利用類神經網路進行ADC錯誤的後校正 (2021.12.21)
在NXP的Eindhoven總部,採用以MATLAB和深度學習工具箱(Deep Learning Toolbox)設計、訓練的類神經網路來對ADC錯誤進行後校正,進而瞭解ASIC在正常操作條件下消耗的功率狀況。
借助自行調適加速平台 機器人快速適應環境變化 (2021.12.21)
當機器人能夠適應不斷變化的環境,它們的價值和潛在影響力也將迅速攀升。打造具有長期適應能力的機器人的關鍵,在於其本身就具備靈活應變能力的技術基礎上建造機器人
聯發科天璣9000行動平台 終端裝置2022年第一季上市 (2021.12.16)
聯發科技發表天璣9000旗艦5G行動平台,集先進的晶片設計與能效管理技術於一身。聯發科技天璣持續以創新的計算、遊戲、影像、多媒體、通訊科技推動行動平台技術革新,賦能行動裝置廠商為消費者打造差異化的旗艦5G智慧手機
打造供應鏈金融平台 助銀行開拓四方共贏局面 (2021.12.14)
中小企業在供應鏈金融(SCF)的市場痛點再次浮上檯面,成為市場關注焦點。
使用密碼管理員的理由 (2021.12.09)
您需要記住多少個密碼?答案可能很多。根據LastPass的2017年調查和NordPass的2020年調查顯示,平均而言,我們需要記住多達100個個人帳戶密碼,以及190個工作帳戶密碼。在數位時代的產品?如果我們想在網上使用某些東西,我們需要創建一個帳戶
聯發科與AMD合作打造Wi-Fi 6E模組 提升PC連網體驗 (2021.12.08)
聯發科技與AMD宣佈共同打造Wi-Fi解決方案,從AMD RZ600系列Wi-Fi 6E模組搭載聯發科技Filogic 330P無線連網晶片開始,雙方開啟深度合作。從2022年起,Filogic 330P將為下一代AMD Ryzen系列筆記型電腦和桌上型電腦帶來高速、低延遲、抗干擾的的卓越無線連網體驗
邊緣AI持續升溫 智慧聯網趨勢成形 (2021.12.03)
運算從雲端轉移至邊緣端甚至是終端,一直是產業趨勢。 從產業開始對AI的採用,或嵌入式機器學習與TinyML的研究, 到客戶端逐步採用,這些物聯網發展都相當值得關注
推動智慧製造達到更高彈性、生產力及永續性 (2021.11.30)
在工具機與工業機器人領域的應用,運動控制的演進隨著自動化複雜度升高而加速,得以為智慧製造提供更高的生產力、彈性及自主性。
運輸機器人致力貨暢其流 (2021.11.29)
為了迎合彈性生產需求及包裝自動化應用;或與民生消費相關的實體零售或電商產業,造就龐大包裹數量等,都導致運輸機器人也開始整合物流分揀系統及運送大幅成長,取代了大量人力,實現貨暢其流的目標
新零售時代下的智慧消費與智慧零售 (2021.11.29)
2000年後網際網路蓬勃發展,千禧世代與網路世代漸成消費主力,加上科技、疫情推波助瀾,帶動智慧消費與智慧零售蓬勃發展。大環境改變對傳統零售業不利,「智慧零
「元宇宙」是蝦毀?數位金融才是真正的大餅! (2021.11.29)
目前的「元宇宙」大概都環繞在虛擬實境的體驗上,如果從應用方面來講,是不是還有其他更值得開發的領域?台灣的業者或許可以早一步來佈局。
IoT無線元件技術與市場趨勢 (2021.11.26)
即將邁入5G,通訊技術需求朝更大頻寬、更高速率、更低延遲發展,由於資料傳輸較為密集、交換量更大,當然更耗電,因此LPWAN小資料量、長距離傳輸及省電特性,在物聯網應用領域中進展快速
企業部署演算法的集中管理、保護與擴充 (2021.11.25)
為了提升生產力,企業級規模的應用架構工程部署專案通常會採用主-從式軟體開發模型,確認在足夠數量的機台上所安裝的函式能滿足使用量。本文以一個估測電動馬達健康的預測性維護應用來說明上述所需的功能
揮別停機時間 (2021.11.25)
前瞻性方針結合最新的虛擬技術,讓停機時間成為過去式。現代化的應用程式支援以及遠端監測解決方案,可提供前瞻性援助,不再受到數小時代價昂貴的停機時間所困擾
讓ADAS大開眼見 先進行人偵測系統的技術突破 (2021.11.22)
愛美科研發了雷達與影像感測器融合,以及自動化色調映射技術,成功改善ADAS偵測行人的效能,準確度高出30%,未來將持續探索多元感測技術與感測器套件組態的發展潛能,整合影像、超音波、雷達與光達技術

  十大熱門新聞
1 達發科技聚焦AIoT與網通建設 預期2025可服務市場CAGR達13%
2 摩爾斯微電子在台灣設立新辦公室 為進軍亞太寫下新里程碑
3 [COMPUTEX] 從Matter到機器學習 Nordic展短距低功耗無線傳輸應用
4 英特爾發布Thunderbolt Share軟體解決方案 實現PC間高速連接

AD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地址:台北市中山北路三段29號11樓 / 電話 (02)2585-5526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