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CTIMES / 網通技術
科技
典故
Google的誕生與成功秘訣

Google 憑藉的是效能而非花俏的服務,以高水準的搜尋品質,及在使用者間獲得的高可信賴度,成為網路業的模範。而搜尋方法就是Google成功的祕密所在。
自動化完成多組CAE分析 修改產品設計不再重來 (2022.07.25)
在產品設計流程中,進行CAE分析判讀是必要的,藉由設計參數優化(DPS)可達到自動化分析,幫助使用者快速完成整個CAE分析流程。
無線通訊的未來--為無所不在的連接做好準備 (2022.07.24)
車輛通訊(V2X)平台協助車子進行交通順序的協調,或者以物聯網(IoT)裝置來監控的智慧工廠,現今的無線系統正在致力實現這些夢想。
Web 3.0左右數位貨幣發展 元宇宙與加密產業密切聯繫 (2022.07.24)
觀察2022年的數位貨幣市場,Web 3.0絕對是發展的主要風向。 從元宇宙到DAO的基礎建設,都是架構Web3.0的必要基礎設施。 從其發展現狀,便可以預測數位貨幣的下一步發展動向
PCIe效能滿足功耗敏感性裝置與關鍵任務應用 (2022.07.24)
在各種裝置應用中,優越電源管理與錯誤處理能力有效提升了PCIe 功能,得以稱職勝任儲存裝置、網路、骨幹及 I/O 互連技術的可靠表現。
行動電子競技市場快速增長 促進遊戲智能手機需求 (2022.07.21)
隨著智慧手機使用者逐年增長,移動遊戲正變得越來越流行。而行動裝置提供的性能不斷突破,遊戲的沉浸感體驗變得越來越身臨其境和逼真,以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2022電子產品IEC/EN/UL 62368-1標準新訊 (2022.07.19)
影音資訊科技的安全標準持續更新,安全標準已從被動要求改成主動防止潛在危險的安全工程理念IEC/EN 62368-1:2014(二版)所取代。
改變車輛體系架構:創新的轉捩點 (2022.07.14)
儘管電子技術推動了許多尖端功能在新型車輛中實現,但是要將每項新功能皆融入現有的車輛架構中,使得連接電子裝置的製造技術發展出現了轉捩點。
藍牙低功耗音訊規格全部就緒 支援廣播音訊之產品將問世 (2022.07.13)
藍牙技術聯盟(Bluetooth SIG)完成定義新一代藍牙音訊技術,也就是低功耗音訊 LE Audio 的全套技術規格。低功耗音訊優化無線音訊表現,強化對助聽器的支援,並且導入Auracast廣播音訊,這項全新的藍牙功能將提升我們與他人、周遭環境互動的方式
MIC:2022臺灣5G產業成長20.3% 達2.4兆新台幣 (2022.07.11)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預估,2022年全球通訊產業將達7,248億美元(約21兆新台幣),成長1.2%,展望2022年臺灣通訊整體產業,預計達4.45兆新台幣,較2021年成長5.8%。資深產業顧問張奇指出,臺灣通訊產業占全球比重持續上升,在2014、2018與2022年分別約占14%、16%與18%,平均每4年市占成長2%
以AI打穿跨通路數據 迎接全方位智慧零售 (2022.06.27)
全球企業在這兩年歷經疫情的洗禮,看待數位行銷的方式和過往已有截然不同的轉變。品牌業主或是消費者漸漸熟悉隨著消費形式轉換應運而生的行銷科技。
移動演算法 而非巨量資料 (2022.06.26)
本文研究了計算儲存理論和實踐,以及如何使用計算儲存處理器 (CSP) 為許多計算密集型任務提供硬體加速和更高性能,而不會給主機處理器帶來大量負擔。
應對5G閘道器儲存中的安全挑戰 (2022.06.26)
工業4.0中物聯網(IoT)的採用,意味著從簡單的感測器和致動器到核電站,連接系統的數量將會越來越多。確保這些系統的安全性,對於正確操作和安全至關重要。
MCU的虛擬化解決方案平台 (2022.06.26)
未來汽車的C.A.S.E.趨勢將會大幅推進汽車設計的改變,而傳統的E/E架構將難以實現新需求。本文敘述如何藉由MCU的虛擬化解決方案平台,妥善解決未來幾代汽車在創新E/E架構的挑戰
高效能與低功耗雙軌併進 工業MCU注入智能工廠新動能 (2022.06.26)
要實現真正的智能工廠,必須從全面性的系統化、互聯網化及自動化來著手,藉由智能設備的數據收集、分析、決策,再結合ERP、MES系統整合大數據資料,而其中工業MCU是實現智能工廠的重要關鍵
與病毒共存的COMPUTEX少了人潮多了看展樂趣! (2022.06.25)
COMPUTEX 2022實體展,受到疫情的影響,實體的展覽攤位數與面積都較以往縮減,參觀人數也大不如前。然而整體的看展品質,卻受惠於更餘裕的交流空間而有所提升,多添了新的樂趣
[新聞十日談]數位轉型轉什麼?! (2022.06.24)
「數位轉型」應當是今年產業界最重要的關鍵字,幾乎各行各業,不論公司大小,都紛紛打起這個旗號,不管是發展產品或調整組織,都企圖在名稱與應用上要和「數位」勾上一點邊
高速相機結合運動分析 棒球動作捕獲更精準 (2022.06.24)
高速相機捕獲的影像與運動分析相結合,不但能在球場賽事上捕捉實況用於動作分析及判定,還能在自我訓練中幫助球員精進技能。
利用Time-of-Flight感測器開發3D手勢辨識 (2022.06.23)
手勢辨識是電腦科學和語言技術中常見的主題之一,能夠透過數學演算法解釋人類手勢。這在機器和人類之間搭起更豐富的橋梁,讓生活更有趣、更智慧。
解決毫米波挑戰 波束成形提升高頻覆蓋率 (2022.06.22)
除了虛擬化與大規模MIMO之外,波束成形技術也是非常重要的解決方法。 目前波束成形技術已被廣泛接受,將在下一代網路中發揮重要作用。
與數位轉型直球對決 新型態研發策略勢在必行 (2022.06.22)
疫情時代的影響,使企業組織確實需要考慮許多問題。為解決這些問題,企業必須繼續投資於最新技術的研發。然轉型過程艱辛,但隨著科技不斷進步,研發新策略勢在必行

  十大熱門新聞
1 達發科技聚焦AIoT與網通建設 預期2025可服務市場CAGR達13%
2 摩爾斯微電子在台灣設立新辦公室 為進軍亞太寫下新里程碑
3 [COMPUTEX] 從Matter到機器學習 Nordic展短距低功耗無線傳輸應用
4 英特爾發布Thunderbolt Share軟體解決方案 實現PC間高速連接

AD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地址:台北市中山北路三段29號11樓 / 電話 (02)2585-5526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