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策會通過ISO 17020國際認證 助半導體與電子製造業突破資安挑戰 (2025.01.22) 面臨川普再度上台後,全球供應鏈重組對於資安需求將日益嚴格,資策會資安所於2024年12月已成功通過美國實驗室認證協會(A2LA)ISO 17020認證,並獲得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NIST)SP 800-171/172的驗證資格,成為台灣具備多項資格之驗證機構,顯示資策會在資安評估領域的國際實力,已是推動國際供應鏈資安合規的重要力量 |
|
車用資安三方聯手 展出智慧座艙Gen AI資安解決方案 (2025.01.22) 面對現今越來越多產業將GenAI應用在實務上,車用資安領導品牌VicOne與英業達集團和Skymizer今(22)日在日本汽車工業技術博覽會(Automotive World 2025)共同宣布,將合作推出強大的車載GenAI網路安全解決方案,專用於保護創新AI賦能智慧座艙,防止敏感數據洩漏,同時讓駕駛人能夠安心享受更優質的AI服務 |
|
勤業眾信剖析川普2.0風暴 供應鏈洗牌將改寫經貿秩序 (2025.01.21) 2025年初首要國際大事,無非美國總統川普於今(21)日重返白宮,宣示力行美國優先(America First)、徵收關稅與製造業復甦等政策,「關稅壁壘、貿易戰、供應鏈重整、政策不確定」將成為4大關鍵字,牽動全球未來幾年的主要變數 |
|
中研院突破高效太陽能技術研究 提升次世代電池效率逾3成 (2025.01.20) 為了克服現今太陽能發電場域增加不易,由中央研究院攜手國內頂尖學者組成下世代太陽能電池研發團隊,整合來自成功大學、清華大學、明志科技大學等高效太陽能光電技術的研究專長,於今(20)日宣稱以2年時間成功開發出光-電轉換效率超過31%的下世代(疊層式鈣鈦礦/矽基)太陽能電池元件,成為化解此困境的核心策略 |
|
受惠物流、高階自駕需求 光達市場2029年產值估53.52億美元 (2025.01.20) 根據TrendForce最新《2025紅外線感測應用市場與品牌策略》報告,目前光達(LiDAR)於工業市場支援機器人、工廠自動化和物流等應用,車用市場則包含乘用車、無人計程車(robo-taxi)等領域,預估未來光達市場產值將從2024年的11.81億美元成長至2029年的53.52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達35% |
|
醫材業產值重回成長軌道 2024年前10月年增2.1% (2025.01.19) 基於民眾健康意識抬頭及人口老化趨勢影響,醫療照護需求與日俱增,加上業者積極研發,導致醫療器材業產值大抵呈現逐年穩健上升態勢,其中包括醫療設備及用品、眼鏡類、醫用化學製品等產業,截至2024年1~10月統計將達到約881億元,年增2.1%,重回成長軌道 |
|
AI驅動龐大資料生成 將迎來下一波雲端儲存需求挑戰 (2025.01.19) 基於人工智慧(AI)的普及應用,正在快速改變全球的資料儲存需求。根據Recon Analytics最新調查顯示,約有75%台灣受訪者表示,日常生活中會使用到AI;更有61%受訪者預測雲端儲存需求,將在未來3年內成長超過100%,企業正面臨前所未有的資料生成與儲存挑戰 |
|
工研院解析CES 2025洞見趨勢 AI科技全面滲透生活 (2025.01.16) 為協助產業快速掌握2025年最新的國際科技重要趨勢,工研院於今(16)日舉辦「透視大展系列:CES 2025重點趨勢研討會」,由工研院副總暨產科國際所長林昭憲領軍,帶領產業研究團隊涵蓋9大領域,帶回第一手展會現場情報及洞見 |
|
經濟部助攻鏈結矽谷生態圈 新創募資訂單上看4億台幣 (2025.01.15) 經濟部產業技術司於今年美國CES消費性電子展後,除了率領涵蓋半導體、太空科技、醫療科技、量子運算與永續循環等領域,共11家台灣前瞻科技新創團隊及企業參展外,也積極鏈結矽谷新創生態圈,安排10家新創團隊至Stanford、Berkeley Skydeck二校拓展商務,可望創造4億台幣商機 |
|
國科會提報最新科技發展重點 將應用衛星AI科技監測空品治理 (2025.01.14) 國科會今(14)日提報「115年度政府科技發展重點規劃」,說明國家整體科技布局及科技預算籌編規劃。其中包括「科學園區發展與均衡台灣」,強調未來發展須兼顧產業發展及地方共榮;另由環境部提報「利用新興科技監測與治理空氣品質」,運用衛星資料及AI技術進行智慧監測與治理 |
|
經部振興中小微企業多元振興發展 防AI荷蘭病落人口實 (2025.01.14) 經濟部今(14)日舉行「中小微企業多元振興發展計畫」啟動儀式,正式展開協助中小微企業數位轉型、淨零轉型及通路發展,並提供普惠貸款、租稅優惠及員工加薪的額外信保額度配套措施,提升中小微企業競爭力,為台灣經濟注入新的動能 |
|
工具機公會展望挑戰與機遇 看增2025年產值、出口5~10% (2025.01.13) 揮別2024年全球經濟疲軟困局,台灣工具機暨零組件工業同業公會(TMBA)今(13)日舉辦「2025年工具機產業展望」記者會,全面剖析工具機產業的發展趨勢。並強調儘管2025 年全球經濟環境充滿挑戰,仍預估產值與出口將分別成長5~10% |
|
美國「躍升」機械業出口最大市場? 數字遊戲難料禍福 (2025.01.13) 農曆年關將屆,2024年海關各項出進口統計數據也陸續出爐。其中台灣機械業全年出口值約292.75億美元,年減0.6%;折合新台幣計價則約9,391.41億元,年增2.4%。雖然據統計當年出口美國占比已正式超越中國大陸,成為排名第一大出口市場,但預估產值仍僅接近2023年新台幣1.2兆元 |
|
放眼2025年基建投資 IT設備掌握控制室與AI機櫃商機 (2025.01.12) 適逢2025年開春即迎來美國準總統川普宣布,將獲得由阿聯酋地產開發公司DAMAC提供約200億美元資金,在美國多處興建資料中心基礎建設,成為全球科技競賽的關鍵籌碼。宏正自動科技(ATEN)日前發表未來展望,除了不斷推陳出新產品與解決方案,正興建中的桃園楊梅綠建築廠辦,也將於2027年Q3投入生產AI伺服器機櫃、機殼及相關配件 |
|
機器人LLM估破千億美元 Cosmos平台成主流 (2025.01.09) 基於現今人型機器人邁向高度系統整合,並有望從工業場景走進居家生活,前端的AI模型訓練將更為關鍵,以滿足更多後端的理解、互動需求。依TrendForce預估,包含AI訓練、AIGC解決方案在內的全球機器人大語言模型(LLM)市場,有望於2028年超越1,000億美元,2025~2028年複合成長率將達48.2% |
|
2025科技顧問會議落幕 聚焦氣候調適與低碳能源科技 (2025.01.08) 行政院2025年科技顧問會議今(8)日正式閉幕,經過7位國內外學研領袖組成的科技顧問、政府部會代表連續兩天的深度交流與討論後,由首席顧問中央研究院院長廖俊智分就「氣候變遷衝擊與調適」和「低碳能源與去碳化」兩大主題,向行政院院長卓榮泰提出總結報告 |
|
CES 2025:展5大 AI新創應用 國科會TTA率團爭取國際商機與人才 (2025.01.08) 迎接2025年國際消費性電子大展(CES)於1月7~10日在美國拉斯維加斯正式登場,國科會台灣科技新創基地(Taiwan Tech Arena, TTA)今年第八度率團參加,共帶領72家由跨部會共同輔導的台灣科技新創赴美尋求出海口,爭取國際商機與人才 |
|
CES 2025:AI感測器改變生活應用 打造軟體與 AI 感測方案 (2025.01.07) 面對當前感測科技正在逐步改變消費者的生活,例如追蹤健身狀態、讓行動裝置更易於使用及監測空氣品質等精密、複雜的功能。經過智慧軟體與邊緣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 AI)提供強大的整合式感測器解決方案,將為使用者提供精確、即時及個人化數據;以及多功能、輕巧又省電的感測器,適用於消費性裝置 |
|
CES 2025以智慧座艙驅動邊緣AI創新 實現主動汽車網路防禦 (2025.01.07) 基於現今多種無線連接提供了滲透車輛網路的機會,讓車輛更容易受到網路攻擊。於今(7)日揭幕的CES 2025,也有VicOne宣布將與恩智浦半導體(NXP)合作,驅動為人工智慧(AI)創新服務設計的解決方案,為車輛提供主動資安防禦 |
|
AI伺服器2025年延續成長 TrendForce估產值達2,980億美元 (2025.01.06) 根據TrendForce今(6)日最新發表調查,2024年整體伺服器(server)產值估約達到3,060億美元,其中人工智慧(AI)server成長動能優於一般型機種,產值約為2,050億美元。並隨著2025年AI server需求持續不墜,且單位平均售價(ASP)貢獻較高,產值有機會提升至近2,980億美元,於整體server產值占比將進一步增至7成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