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相关对象共 560
(您查阅第 28 页数据, 超过您的权限, 请免费注册成为会员后, 才能使用!)
AI PC华丽登场 引领算力为王的时代 (2024.05.28)
AI PC的普及需要软硬体共同发展,在处理器、记忆体和作业系统等技术的进步,AI PC应用将更加丰富,并成为未来PC产业的重要趋势。
美光32Gb伺服器DRAM通过验证并出货 满足生成式AI应用要求 (2024.05.08)
美光科技宣布其采用高容量单片 32Gb DRAM 晶粒的 128GB DDR5 RDIMM 记忆体正式验证与出货。美光 128GB DDR5 RDIMM 记忆体速度高达 5,600 MT/s,适用於各种先进伺服器平台,该产品采用美光的 1β 技术,相比其他 3DS直通矽晶穿孔(TSV)堆叠的产品,位元密度提升超过 45%,能源效率提升 22%,延迟则降低 16%
宜鼎独创MIPI over Type-C解决方案突破技术局限,改写嵌入式相机模组市场样貌 (2024.04.23)
全球AI解决方案与工业级储存领导品牌宜鼎国际 (Innodisk)持续深化边缘AI布局,今(23)日发表全球首创「MIPI over Type-C」 独家技术,让旗下嵌入式相机模组,能够突破高规格MIPI相机长期无法克服的线路长度限制、扩大连接通用性
宇瞻於embedded world 2024展示全新嵌入式解决方案 (2024.04.09)
德国嵌入式电子与工业电脑应用展(embedded world)於4月9日至11日登场!为呼应本届embedded world主题,宇瞻科技以高安全性、高容量与永续性工业用SSD、DRAM记忆体模组与创新技术为展示主轴,为嵌入式系统客户提供全面性工业储存解决方案
抢搭AI商机 宇瞻推AI加值技术主打客制解决方案 (2024.01.31)
随着生成式AI商机爆发,宇瞻将接棒群联推出应用於AI伺服器的储存及记忆体模组与客制化加值服务。总经理张家??表示,面对此波AI商机,宇瞻近期将会采用群联的AI人工智慧运算服务方案aiDAPTIV+,并以其运算架构为基底开发AI SSD与AI边缘运算伺服器的加值技术服务
美光率先推出基於LPDDR5X的LPCAMM2记忆体 (2024.01.18)
Micron Technology今日推出业界首款标准低功耗压缩附加记忆体模组(LPCAMM2),提供从 16GB 到 64GB 的容量选项,使个人电脑(PC)能够提高效能及能源效率、节省空间并实现模组化
人工智慧产业化 AI PC与AI手机将成市场新宠 (2023.12.27)
生成式AI的出现刺激了一波新的投资热潮。 AI近年来发展快速,预期2024年将逐步打开个人装置市场。 2024年AI PC与AI手机将成为终端消费市场成长新动力。
美光推出128GB DDR5 RDIMM记忆体 为生成式AI应用提供更隹解 (2023.11.27)
美光科技,宣布推出128GB DDR5 RDIMM 记忆体,采用 32Gb 单片晶粒,以高达 8,000 MT/s 的同类最隹效能支援当前和未来的资料中心工作负载。此款大容量高速记忆体模组专为满足资料中心和云端环境中各种关键应用的效能及资料处理需求所设计,包含人工智慧(AI)、记忆体资料库(IMDBs)、高效处理多执行绪及多核心运算工作负载等
展现工控方案实力 宇瞻将2023 SPS国际工业自动化展登场 (2023.11.07)
Apacer宇瞻科技,将於11月14日至16日首次亮相SPS国际工业自动化展(SPS-Smart Production Solutions)。展期间将秀其高效能之工业用SSD、DRAM记忆体模组与创新技术,展示如何全面协助工业自动化产业提升资料安全性与完整性及电源稳定性(Hall 6,350号展位)
联电与供应链夥伴启动W2W 3D IC专案 因应边缘AI成长动能 (2023.10.31)
联华电子今(31)日宣布,已与合作夥伴华邦电子、智原科技、日月光半导体和Cadence成立晶圆对晶圆(wafer-to-wafer;W2W)3D IC专案,协助客户加速3D封装产品的生产。此项合作案是利用矽堆叠技术,整合记忆体及处理器,提供一站式堆叠封装平台,以因应AI从云端运算延伸到边缘运算趋势下,对元件层面高效运算不断增加的需求
加速进入DDR5新世代 宇瞻推出首款工规等级DDR5正宽温记忆体模组 (2023.10.13)
现今因气候变迁所造成的环境剧烈变化,对户外工业设备挑战更加严峻,宇瞻(Apacer)推出业界首款原厂工规等级DDR5正宽温记忆体模组,有别於市场上常见采用商规IC再透过筛选方式生产的宽温记忆体
宜鼎工控记忆体再进化 PRO Series强固解决方案技术升级 (2023.09.27)
现今智慧应用愈趋多元,面对AI、DDR5等高效运算产生的系统高温,以及车载、航太领域的严苛环境条件,采取特殊规格、技术升级的记忆体解决方案,将是维持系统稳定度的关键要素
美光发布记忆体扩充模组 加速CXL 2.0应用 (2023.08.14)
美光科技推出 CZ120 记忆体扩充模组,并已开始向客户和合作夥伴送样。美光 CZ120 模组提供 128GB 与 256GB 容量,采用 E3.S 2T 外型规格,并支援 PCIe Gen 5X8 介面。此外, CZ120 模组能够提供高达 36GB/s 的记忆体读写频宽,同时在需要增量记忆体容量和频宽时强化标准伺服器系统
可视化解痛点让数位转型有感 (2023.08.04)
台中研讨会特别囊括智慧人机介面、屏控一体化等可视化解决方案,以及机器人、人工智慧等数位化工具,期??与会者能从中掌握关键数据,让数位减碳(Digi Zero)」转型
宇瞻看好印度制造 台湾首批MII的DRAM模组本月出货 (2023.07.30)
宇瞻在法说会上宣布,看好印度制造(Make in India, MII) 的发展前景,已携手当地专业EMS(Electronic Manufacturing Services)夥伴,首批印度制造?品本月量?出货,是台湾记忆体模组厂中先将DRAM模组全系列产品导入MII的品牌商
英飞凌推出SEMPER Nano NOR Flash快闪记忆体产品 (2023.06.07)
英飞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针对电池供电的小型电子设备应用推出优化的SEMPER Nano NOR Flash快闪记忆体产品,为新兴的可穿戴式及工业应用,包括健身追踪器、智慧耳机、健康监测仪、无人机和GPS导航等,实现精准追踪、记录关键讯息、增强安全性、降低杂讯等更多功能
宇瞻Drive The Change五大解决方案迎接COMPUTEX 2023 (2023.05.29)
Apacer宇瞻科技迎接COMPUTEX 2023科技盛事,今年以「Drive The Change」为主轴,於5/30 - 6/2在南港雅悦会馆举办VIP客户专属展。透过五大解决方案展区呈现宇瞻持续创新的工业应用记忆体模组和固态硬碟技术研发实力,以及专业职人、消费性产品与电竞产品设计能力,引领产业迎向疫後全球开放的崭新变革
宜鼎扩大AIoT布局 赋能智慧生活场域 (2023.05.24)
宜鼎国际(Innodisk)积极拓展AI生态系版图,将於5月30日至6月2日举办的台北国际电脑展Computex 2023展示AI发展进程,分享Innodisk AI在「极致整合、深植应用、智慧赋能」三大核心基础下,发展出的多项产品解决方案与AIoT应用
宇瞻首创完全无铅记忆体模组 超越RoHS环保标准 (2023.04.25)
工控记忆体供应商品牌宇瞻(Apacer)今推出全球首创完全无铅(Fully Lead-Free)记忆体模组;超越现行欧盟RoHS环保标准要求,也能够避免依赖RoHS 7(c)-Ⅰ的铅豁免条款。这项技术突破有助於客户能及早规划因应开发相对应的产品,同时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展现布局ESG永续发展的实际行动力
AMD第四代EPYC处理器问世 可运用於嵌入式网路与工业系统 (2023.03.15)
AMD宣布将以AMD EPYC 9004系列嵌入式处理器,为嵌入式系统带来效能与能源效率。?全新第4代EPYC嵌入式处理器基於Zen 4架构,为云端和企业运算中的嵌入式网路、安全/防火墙和储存系统,以及工厂厂房的工业边缘伺服器提供领先技术和功能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頁][下10页][最后一页]

  十大热门新闻
1 爱德万测试发表V93000 EXA Scale SoC测试系统超高电流电源供应板卡
2 [COMPUTEX] 慧荣全新USB显示单晶片 抢攻多萤与超高解析扩充市场
3 Microchip全新车载充电器解决方案支援车辆关键应用
4 [COMPUTEX] Supermicro机柜级随??即用液冷AI SuperCluster支援NVIDIA Blackwell
5 安勤为自主机器智能打造新款 AI 工业电脑
6 贸泽即日起供货Renesas搭载内部设计RISC-V CPU核心的32位元MCU
7 安森美第7代IGBT模组协助再生能源简化设计并降低成本
8 COMPUTEX 2024丽台科技高阶WinFast Mini AI工作站全球首次亮相
9 R&S推出RT-ZISO隔离探针测量系统 用於快速切换信号精确测量
10 凌华科技ARM开放式架构触控电脑正式上市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读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远播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Powered by O3
地址:台北市中山北路三段29号11楼 / 电话 (02)2585-5526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