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CTIMES / 多核心设计
科技
典故
链接计算机与接口设备的高速公路——IEEE1394

IEEE1394是一种能让计算机与接口设备之间相互链接沟通的共同接口标准。如此迅速有效率的传输速度,便时常应用在连接讯号传输密度高、传输量大的接口设备。
AMD首款搭载AMD 3D V-Cache技术的行动处理器问世 (2023.07.31)
AMD推出首款搭载AMD 3D V-Cache技术的行动处理器AMD Ryzen 9 7945HX3D,为备受推崇的Ryzen处理器家族增添具突破性技术的新成员。华硕ROG Scar 17为搭载新款处理器的首发产品,首度在笔电中整合3D V-Cache技术
Intel Solutions Day前进越南 媒合生态系与创造商机 (2023.07.26)
台湾英特尔前进越南Intel Solutions Day,邀请营邦(AIC)、仁宝电脑(Compal)、神云科技与神通资科(MiTAC)、和硕联合科技(Pegatron)、云达科技(QCT)、优达科技(UfiSpace)等6家台湾生态系夥伴前往叁与
AMD发布ROCm 5.6开放软体平台 可为AI带来最隹化效能 (2023.07.05)
AMD发布全新AMD ROCm 5.6开放软体平台,AMD人工智慧事业群资深??总裁Vamsi Boppana於部落格文章中重点介绍ROCm 5.6的新功能。 ROCm 5.6为人工智慧(AI)与大型语言模型(LLM)工作负载带来: ●将Hugging Face单元测试套件整合至ROCm QA中
高通Snapdragon最新行动平台 目标让5G技术更普及 (2023.06.27)
高通技术公司宣布推出全新Snapdragon 4 Gen 2 行动平台,透过深具创意的研发,为全球更多消费者带来无与伦比的行动体验。Snapdragon 4 Gen 2藉由快速的 CPU 速度、清晰的摄影和录影功能、以及提供可靠连接能力的高速5G 和 Wi-Fi,实现全天候的轻松使用
PyANSYS 的结构设计建模 (2023.06.17)
本文叙述当工程设计的模拟流程进入程式码控制建模设计的阶段,大幅提升其弹性和功能性。透过使用PyANSYS可以更加精确地控制和调整设计,并可以自动化许多繁琐的建模和模拟流程
安全需求持续增加 嵌入式系统设计要有新思维 (2023.06.17)
消费性电子产品以及工业、汽车和资料中心市场对安全要求的需求持续增加,本文为Microchip安全与运算事业部产品行销经理Xavier Bignalet,从他实际的市场实务经验,剖析如何运用安全验证IC,降低嵌入式系统的安全风险
英特尔15年来最重大品牌更新 将从Meteor Lake处理器开始 (2023.06.16)
英特尔针对旗下客户端运算品牌进行重大更新,推出全新Intel Core Ultra和Intel Core处理器品牌,这项更新将从接下来的Meteor Lake处理器开始。 英特尔客户端运算事业群业务??总裁暨总经理Caitlin Anderson表示,英特尔客户端产品路线图展现出英特尔如何透过Meteor Lake等产品持续引领创新、打造领先技术,同时专注於能源效率并大规模导入AI
AMD新款EPYC处理器扩大资料中心产品线 加速生成式AI发展 (2023.06.14)
AMD在资料中心与人工智慧技术发表会上,揭示将塑造运算未来面貌的产品、策略以及产业体系合作夥伴,推动新一波资料中心创新。AMD与Amazon Web Services (AWS)、Citadel、Hugging Face、Meta、Microsoft Azure和PyTorch共同展示与各产业领导者的技术合作细节,为市场带来新一代高效能CPU与AI加速器解决方案
[Computex] 全面运算解决方案将实现以Arm技术建构的行动未来 (2023.05.29)
Arm 推出 2023 全面运算解决方案(TCS23),它将成为最重要的行动运算平台,为智慧手机提供优质解决方案。TCS23 透过一整套针对特定工作负载而设计与优化的最新 IP,而这些IP可成为一个完整系统,无缝地协同工作,以满足使用者对行动体验与日俱增的需求
英特尔以广泛且开放的HPC产品组合 为生成式AI注入动力 (2023.05.25)
英特尔在2023年国际超级电脑大会(ISC High Performance)上,展示高效能运算(HPC)和人工智慧(AI)工作负载的领先效能,并分享以oneAPI开放式程式设计模型为中心的未来HPC和AI产品;同时也宣布一项国际计画,利用Aurora超级电脑为科学和社会开发生成式AI模型
AMD与微软携手透过Ryzen AI开发者工具加速AI部署 (2023.05.24)
AMD与微软携手合作打造建构区块,以满足开发人员和消费者於现今与未来充分利用AI所需。搭载Ryzen AI的AMD Ryzen 7040系列处理器於CES 2023发表,为x86处理器在AI加速领域的重要里程碑
意法半导体首款AI强化型智慧加速度计 提升始终感知应用的性能和效能 (2023.05.17)
意法半导体(STMicroelectronics,ST)推出三款内建先进处理引擎的加速度计以提升感测器的自主作业能力,使系统能够更快速地回应外部事件,同时降低功耗。 LIS2DUX12和LIS2DUXS12采用意法半导体第三代MEMS技术,增加可编程功能,包括机器学习核心(Machine-Learning Core,MLC)、先进有限状态机(Finite State Machine,FSM)和增强型计步器
联发科技发布天玑9200+ 行动平台 性能再升级 (2023.05.12)
联发科技发布天玑 9200+ 旗舰 5G 行动平台,进一步丰富了天玑旗舰家族产品组合。天玑9200+ 承袭了天玑9200的技术优势,旗舰性能再突破,能效表现出色,赋能旗舰终端装置行动游戏体验
戴尔全新设计商用PC系列 兼顾智能、效能与永续 (2023.04.14)
企业不断探索该如何因应弹性工作的需求,事实上,61%的IT决策者(ITDM)认同更具回应性的技术可以提升工作体验。此外,74%的决策者同意他们可以提供更多技术来满足个人需求和偏好
AMD新款A620晶片组有助发挥Ryzen 7000系列处理器效能 (2023.04.07)
AMD发布A620晶片组,凭藉此AM5平台的效能与功能特色,发挥Ryzen 7000系列处理器阵容的强大效能,建议市场售价85美元起。 AMD A620晶片组即日起贩售,提供具有多种连接性与频宽选项的精简可靠平台,并涵盖DDR5记忆体、AMD EXPO技术、一键式记忆体超频和高达32条PCIe 4.0通道等,以满足家庭与办公室使用者的严苛要求
NVIDIA在MLPerf人工智慧基准测试中 将推论推向新高度 (2023.04.06)
MLPerf 作为独立第三方基准测试,仍然是 AI 效能的权威衡量标准。自MLPerf成立以来,NVIDIA的AI平台在训练和推论两方面一直保持领先地位,包括今天发布的MLPerf Inference 3.0基准测试
AMD第四代EPYC处理器问世 可运用於嵌入式网路与工业系统 (2023.03.15)
AMD宣布将以AMD EPYC 9004系列嵌入式处理器,为嵌入式系统带来效能与能源效率。?全新第4代EPYC嵌入式处理器基於Zen 4架构,为云端和企业运算中的嵌入式网路、安全/防火墙和储存系统,以及工厂厂房的工业边缘伺服器提供领先技术和功能
英特尔新款Xeon工作站处理器问世 可提升效能并扩展平台功能 (2023.02.18)
英特尔推出全新Intel Xeon W-3400和Intel Xeon W-2400桌上型工作站处理器(代号Sapphire Rapids),其中Intel Xeon w9-3495X更是英特尔设计过最为强大的桌上型工作站处理器。这些新一代的Xeon处理器针对专业创作者设计,为媒体和娱乐、工程和资料科学专业人士提供庞大效能
ST云端MCU边缘AI开发者平台问世 加速新产品上市速度 (2023.02.15)
意法半导体(STMicroelectronics,ST)继续扩大嵌入人工智慧解决方案组合,为嵌入式人工智慧开发者和资料科学家提供一套全新之业界首个线上开发工具和服务。STM32Cube.AI云端开发者平台让开发者有机会使用一整套环绕产业领先之STM32微控制器(MCU)所打造的线上开发工具
AMD营收创新高 实现业务多元化 (2023.02.02)
AMD公布2022年第4季营收为56亿美元,毛利率为43%,营业损失为1.49亿美元,净利2,100万美元,稀释後每股收益0.01美元。以非美国一般公认会计原则(non-GAAP)计算,毛利率为51%,营业利益为13亿美元,净利11亿美元,稀释後每股收益则为0.69美元

  十大热门新闻
1 AMD新款EPYC处理器扩大资料中心产品线 加速生成式AI发展
2 AMD扩大AMD Advantage计画 为更多玩家带来游戏体验
3 英特尔15年来最重大品牌更新 将从Meteor Lake处理器开始
4 AMD阐述推动创新机密运算领先云端方案之技术细节
5 AMD发布ROCm 5.6开放软体平台 可为AI带来最隹化效能
6 Arm架构晶片累计出货量超过2500亿片 已成为各类装置的大脑
7 英特尔2023 Intel Innovation:加速AI与安全性的汇流
8 Intel Core Ultra透过新vPro平台将AI PC延伸至企业应用
9 英特尔AI加速器为企业生成式AI市场提供新选择
10 英特尔加速推动HPC和AI技术应用於科学研究发展

AD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读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远播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Powered by O3
地址:台北市中山北路三段29号11楼 / 电话 (02)2585-5526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