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相關物件共 26
AMD執行長蘇姿丰獲頒imec年度終身創新獎 (2024.03.07)
比利時微電子研究中心(imec)宣布,2024年imec終身創新獎(2024 imec Innovation Award)將會頒發給超微(AMD)董事長暨執行長蘇姿丰。頒獎典禮將於5月21日和22日,在比利時安特衛普(Antwerp)舉辦的imec年度世界技術論壇(ITF World)上進行,並將表彰蘇博士在高性能和自適應運算領域為驅動創新所做出的貢獻
imec總裁:2023是AI關鍵年 快速影響每個人 (2024.02.19)
歷史每天都在開展,唯有時間流逝才會顯現出事件帶來的真正影響,而2023年是不凡的一年。隨著人工智慧竄起,如今變得人人唾手可得,2023年無疑是新紀元的開端。
為解決電源轉換難題 Vicor因應而生 (2023.05.15)
Patrizio Vinciarelli於1981年創立Vicor,基於一系列專利技術,設計、開發、製造和銷售模組化電源元件和完整的電源系統。
弭平半導體產業差距 生態系策略不可或缺 (2021.10.27)
為了消除半導體廠商間存在的差距,關鍵在於建立完整生態系統。 許多新興半導體廠商都透過生態系統來確立其在市場中的地位。 也能讓不同核心技術共存,徹底改變傳統大型廠商的獨佔市場
EDA雲端化一舉解決IC設計痛點 (2020.07.03)
今年六月,EDA龍頭廠商Cadence和Synopsys更同時宣布與台積電、微軟策略合作,採用微軟Azure雲端平台以加速IC設計流程的合作計畫,顯見EDA已正式進入雲端化時代。
SEMI執行長Ajit Manocha獲矽谷工程協會名人堂殊榮 (2020.03.06)
擁有多年豐富半導體產業經驗的SEMI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全球總裁暨執行長Ajit Manocha,於2020年2月19日正式獲選進入矽谷工程協會(SVEC)名人堂。多年來歷經不同領導職位,Ajit Manocha在倡導業界合作、加速製造效率上不遺餘力,同時也是推動反應性離子蝕刻技術,以及邏輯和記憶晶片製造流程進展的先驅,為現代微電子製造業打下堅實基礎
回顧英特爾半世紀的經典創新 (2018.06.26)
儘管目前的聲勢不若以往,英特爾在半導體技術上的創新可說是至今無人項背,包含創新了微處理器的設計,定義了行動處理器的架構,3D記憶體的研發。
[專欄]摩爾定律失效了? (2016.04.06)
有關企業的經營管理理論有多個來源,一是學術研究,二是企業管理顧問,三是實務經驗觀察。學術研究如哈佛商學院教授Christensen M. Clayton提出破壞式創新(disruptive innovation);企業管理顧問如波士頓顧問集團(BCS)提出多角化經營矩陣
[NIWeek] 開啟物聯網大門 NI手握關鍵平台之鑰 (2015.08.05)
打從30年前開始,NI就已經從資料傳輸介面 GPIB 跨入業界,隨後,更開發出「資料流」的圖形化程式開發介面LabVIEW,來解決資料擷取(Acquisition)、分析(Analysis)、呈現(Presentation)的問題
奈米新世界 (2014.11.13)
隨著奈米元件在多項領域裡不斷被預期能大幅提升效率, 奈米相關研究在學術界裡扮演的角色也越趨重要, 然而衍生的理論皆與傳統的元件物理大相逕庭, 要在奈米科技世代裡嶄露頭角勢必要提前布局
摩爾定律 (Moore's Law) 用於測試領域-摩爾定律 (Moore's Law) 用於測試領域 (2011.05.24)
摩爾定律 (Moore's Law) 用於測試領域
英特爾慶祝電晶體誕生60週年 (2007.12.27)
英特爾公司於12月16日慶祝電晶體誕生60週年–電晶體可謂是當今數位世界的基石(building block)。由貝爾實驗室(Bell Labs)所發明的電晶體被視為20世紀最重要的發明之一,被應用於許多消費性電子產品當中
英特爾電晶體設計持續創新並提升運算效能 (2007.11.14)
英特爾公司宣佈推出16款伺服器與高階個人電腦用處理器,這些晶片運用了新電晶體技術,以降低影響未來電腦創新步伐的漏電(electricity leaks)問題。除了提升電腦效能與節約電源之外,這些新處理器完全不使用不利於環保的鉛金屬,並將於2008年停止採用鹵素(halogen)材料
英特爾宣佈突破性電晶體技術 (2007.01.28)
英特爾(Intel)宣佈一項重大的基礎電晶體設計突破,以兩種全新材料製作45奈米 (nm) 電晶體絕緣層 (insulating wall) 和開關閘極(switching gate)。下一代Intel Core 2 Duo(Intel 酷睿 2 雙核心處理器)、Intel Core 2 Quad(Intel 酷睿2 四核心處理器)和Xeon多核心處理器系列,將使用上億個這種超小型電晶體(或開關)
摩爾定律邁入40週年 (2005.04.25)
40年前,一位名為戈登摩爾(Gordon Moore)的年輕工程師觀察發現了早年微電子元件的發展趨勢,這些微電子技術造就出現今規模達2000億美元的半導體產業。這項觀察之後被稱為摩爾定律 – 預言積體電路的複雜度每年會增加一倍,且成本則呈成等比例下降
保存雜誌四十年 工程師喜獲英特爾1萬美元賞金 (2005.04.25)
半導體大廠英特爾(Intel)懸賞一萬美金,尋找該公司創始人Gordon Moore發表摩爾定律(Moore's Law)原始發表期刊──1965年4月號《電子學(Electronics)》的活動,已經出現圓滿的結果
英特爾懸賞1萬美金尋找摩爾定律原發表期刊 (2005.04.16)
據外電消息,在半導體業界聲明響亮的摩爾定律(Moore's Law)已經發表四十年,但當初刊載此一定律的雜誌原始版卻已經散失。為此大廠英特爾(Intel)正在eBay拍賣網站上懸賞1萬美元收購這份原始文件
新時代邏輯運算解決方案──PLD (2004.05.05)
對於大多數的系統設計者而言,可利用許多方式來建置邏輯功能,離散邏輯只是解決設計問題的其中一個選項;而可程式化邏輯元件的問世,為IC設計業者提供了一個更具彈性的選擇
英特爾技術獲突破 摩爾定律再延伸 (2003.11.06)
多年來,電腦專家擔心由英特爾共同創辦人摩爾(Gordon Moore)所提的摩爾定律(Moore's Law)終究會達到極限,不過英特爾宣稱已除去未來10年提升晶片速度的最大障礙,電腦速度可提升數百倍
新一代人機介面 – 語音辨識技術 (2003.09.25)
目前語音辨識技術的發展已經是越來越成熟,而利用新一代的人機介面,如PDA或手機等,更是能讓這個技術在IA的領域更為活躍。


     [1]  2   [下一頁]

  十大熱門新聞
1 愛德萬測試發表V93000 EXA Scale SoC測試系統超高電流電源供應板卡
2 [COMPUTEX] 慧榮全新USB顯示單晶片 搶攻多螢與超高解析擴充市場
3 Microchip全新車載充電器解決方案 支援車輛關鍵應用
4 [COMPUTEX] Supermicro機櫃級隨插即用液冷AI SuperCluster支援NVIDIA Blackwell
5 安勤為自主機器智能打造新款 AI 工業電腦
6 貿澤即日起供貨Renesas搭載RISC-V CPU核心的32位元MCU
7 COMPUTEX 2024:麗臺科技高階WinFast Mini AI工作站全球首次亮相
8 安森美第7代IGBT模組協助再生能源簡化設計並降低成本
9 凌華科技ARM開放式架構觸控電腦正式上市
10 凌華全新ASD+企業系列SSD固態硬碟重塑大數據應用高效安全儲存

AD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地址:台北市中山北路三段29號11樓 / 電話 (02)2585-5526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