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CTIMES / 醫療衛生業
科技
典故
簡介幾個重要的Bus規格標準

總的來說,一系列與時俱進的Bus規格標準,便是不斷提升在電腦主機與周邊設備之間,資料傳輸速度、容量與品質的應用過程。下面我們就簡介幾個重要的匯流排應用規格標準。
台中榮總與筑波醫電簽署太赫茲及AI應用合作備忘錄 (2021.09.06)
台中榮民總醫院與筑波醫電公司近日於台灣智慧醫療高峰會舉行合作備忘錄簽約典禮。未來雙方將共同進行太赫茲(Terahertz)及AI醫療技術應用開發,推動醫療檢測與人工智慧醫療,應用在疾病預防與提升醫療服務品質
秀傳IRCAD與比翼培育新創星 成立醫療基金帶動80億產值 (2021.09.02)
乘翼飛翔,秀傳醫院暨秀傳亞洲遠距微創手術中心(IRCAD Taiwan)攜手比翼加速器於近日舉辦成果展,呈現近半年來的新創成果。比翼、秀傳也正式宣布與智康創投合作,共同投資Ready to go global的生醫新創,也邀請具有多年投資經驗的智康創投分享合作經驗,並鼓勵更多優秀的生醫新創,為台灣建立強大的「醫療生態圈」
一根探針上千個感測器 準確紀錄大腦神經活動 (2021.09.02)
新一代的大腦神經探針可以記錄多達5000個大腦區域,還能把細胞組織損傷降到最低。
2021 BTC閉幕 公私協力促進精準健康產業創新發展 (2021.09.01)
為提升生技醫療產業在數位轉型浪潮中的兢爭力,2021行政院生技產業策略諮議委員會議(Bio Taiwan Committee, BTC)」於8/30舉行,並於今(1)日閉幕,由委員代表閻雲報告本年度BTC總體建議事項,為因應未來的挑戰及機會提出多項策略建言,以期提供政府部會在未來規劃科技政策及推動策略方向時,能夠順利推動生醫產業發展
BTC線上會議探討疫後新態勢 導引生醫策略佈局 (2021.08.30)
因應疫情變化,「行政院生技產業策略諮議委員會議(Bio Taiwan Committee, BTC)」於今(30)日採線上線下同步舉行,以「精準創新健康永續」為主軸,由行政院科技會報副召集人吳政忠主持
高醫大與筑波醫電攜手 開發AI精準醫療、太赫茲臨床醫藥 (2021.08.18)
產醫合作拓展醫藥檢測應用領域共創綜效雙贏,高雄醫學大學與筑波醫電於今(18)日舉行合作備忘錄簽約典禮。簽約儀式由高雄醫學大學校長鐘育志、筑波醫電董事長許深福代表簽訂
呼應APEC數位健康照護倡議 創新應用科技助攻智慧醫護 (2021.08.11)
隨著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蔓延,數位科技已成為醫療創新服務的關鍵要點之一。呼應外交部「APEC數位健康照護(APEC Digital Healthcare)」大型倡議,工研院以AI BOX發展出數位健康照護服務平台,提案獲得APEC PPSTI(科技、技術及創新政策夥伴小組)通過與基金挹注
醫療領域正邁入XR+5G時代 (2021.08.09)
在即將到來的5G時代,更可以達到毫無延遲地進行大量的資訊傳輸,讓XR + 5G 的平台在醫療的領域有著更廣大的應用性。
《生醫x人工智慧調查白皮書》出爐 建議強化資料管理、技術、治理框架、法規適應性 (2021.08.04)
隨著各國政府積極鼓勵推動數位醫療產業之發展,台灣也將於2022年實施新版《生技醫藥及精準健康產業發展條例》,新增納入數位醫療為適用範圍,生醫與人工智慧(AI)科技結合之發展備受矚目
TMUxBE比翼與北醫生醫加速器計畫促進新創臨床合作機會 (2021.07.21)
聯結醫院與創投兩端專注於智慧醫療領域的新創輔導TMUxBE比翼與北醫生醫加速器計畫,在7/20線上舉辦2021年度新一期輔導成果展。此次Demo Day開場邀請到科技部許增如司長致詞,9組生醫新創團隊的研發領域,橫跨AI疾病預測、AI智慧共聘、智能穿戴裝置、大數據分析平台、腹膜透析平台、肺部疾病照護、生技分析試劑
半導體與HPC如何幫助COVID-19疫苗快速研發 (2021.07.07)
耗費不到一年時間,新冠病毒疫苗看似一夜之間成功故事,其背後是來自先進半導體技術與HPC運算的貢獻。
科技抗疫升級2.0 台灣杉三號啟動添助力 (2021.06.08)
因應台灣在新一波COVID-19疫情來襲所導致的公衛、民生、經濟、教育等面向的重大挑戰,善用科技力量防堵疫情強化,科技部宣布,超級電腦台灣杉三號今(6/8)日正式啟用支援抗疫,並由科技部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國網中心)推出「科技抗疫2
製藥業的光明前景已來臨 (2021.06.08)
得益於技術融合數位藥物傳遞的發展,醫療保健也獲得了改善的機會。
筑波醫電新一代智慧防疫機 助科技廠防疫升級 (2021.06.04)
隨著疫情嚴峻,除了分流、居家辦公之措施外,大部分半導體科技公司在大廳或廠房各出入口管制,於場域出入口須落實聯、門禁、體溫量測等措施,避免潛在確診風險影響整體公司營運或者關閉隔離
全台首座科學園區篩檢站 佈建竹科檢測一條龍服務 (2021.06.03)
新冠肺炎疫情拉警報,為提升企業防疫能力,在指揮中心發布企業快篩指引後,經濟部與科技部、勞動部緊急跨部會協商,促使新竹科學園區佈建完成全台首座科學園區篩檢站
三菱工程開發醫用級聚縮醛樹脂Iupital MA系列有成 (2021.06.01)
昔日聚縮醛樹脂(POM)零組件互相結合時會產生吱吱作響的噪音和摩擦,在醫療器材設計時不得不結合使用不同的材料,避免產生類似的問題。全球高性能聚縮醛材料商三菱工程塑料株式會社(Mitsubishi Engineering-Plastics Corporation; MEP)成功開發一種符合醫用標準的新型聚縮醛樹脂(POM)產品--Iupital MA系列
半導體思維掀開DNA序列革命序章 (2021.05.25)
眾多的重大創新可以證明,跨域整合就是關鍵的隱形秘方。要是我們把半導體與基因定序整合起來,又會創造出什麼新天地呢?
結合實名制TOCC 筑波醫電AI熱像儀導入臺大生醫分院 (2021.05.18)
隨著近期疫情持續升溫,對於防疫來說,體溫量測已成為在醫院、公共場所不可或缺的必要機制之一,更是管控的第一防線。筑波醫電運用AI技術所開發「雙眼龍-AI紅外線熱感及可見光自動檢篩系統」導入臺大醫院生醫分院,協助提升國內醫療院所自主管控
加速推動AI/ML技術醫材上市 食藥署智慧醫材專案辦公室成立 (2021.05.07)
隨著「醫療器材管理法」於5月正式實施,同時因應國際醫療器材管理法規的快速變動,以及促進人工智慧(AI)/機器學習(ML)技術之醫療器材發展,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簡稱食藥署)於今(7)日成立智慧醫療器材專案辦公室
「惠生大藥局」落實長照2.0 導入智能科技打造創意平台 (2021.05.07)
預防勝於治療,平日就為個人健康加把勁~全台第一家「予防醫學專門店-惠生大藥局」由宇勝生物科技,偕總公司日本AFC集團、東京大學名譽教授小林寬道、建築大師伊東豊雄弟子-佐野健太操刀

  十大熱門新聞
1 產官研醫攜手實踐智慧醫養生態系 數位及AI分工加值創新
2 國際尖端醫療技術前瞻 2023 BIO Asia英國館展示多元研發成果
3 工研眺望2024智慧醫療產業創新數位化
4 圓展攜手安勤搶進MEDICA 2023國際醫療展
5 通訊診察治療新辦法7/1實施 強化資安為醫療照護服務要項
6 經濟部邀集產研界座談 4箭助攻小分子藥品CDMO產業
7 大昌華嘉啟用醫藥智能倉儲中心 奠定台灣醫藥物流發展新標竿
8 工研院攜手馬偕醫院 演示台灣首例5G超音波診療服務
9 明基醫Q1啟動印度製造 搶占高成長醫材商機
10 台灣勇奪12項R&D100研發獎 亞洲居冠

AD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地址:台北市中山北路三段29號11樓 / 電話 (02)2585-5526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