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CTIMES / 醫療衛生業
科技
典故
Intel的崛起-4004微處理器與8080處理器

Intel因為受日本Busicom公司的委託設計晶片,促成了4004微處理器的誕生,也開啟了以單一晶片作成計算機核心的時代。1974年,Intel再接再厲研發出8080處理器,和4004微處理器同為CPU的始祖,也造就了Intel日後在中央處理器研發的主導地位。
博鈞科技於台灣醫療科技展展出智能機器人多元應用 (2021.12.05)
隨著高齡化社會迫在眉睫,加上COVID-19疫情的持續威脅,皆衝擊著醫療與長照體系必須演進,加速找出健康、醫療及照護的最佳化模式,此影響至關重要。具備18年的長照系統實務經驗及專業創新研發的博鈞科技,於12月2~5舉辦的2021台灣醫療科技展展現服務型機器人的多元運用
「2021台灣醫療科技展」登場 大健康產業生態鏈成形 (2021.12.02)
2021台灣醫療科技展於12月2日起至5日在台北南港展覽館一館登場,展會內容跨業跨域,從醫療、資通訊、電子科技、生技製藥、醫療器材等產業,串聯大健康產業完整生態鏈
Basler於台灣醫療科技展展出視覺技術 (2021.11.30)
國際製造供應商Basler將於2021年12月2日至5日亮相台灣醫療科技展,主題是 「智慧醫療,視覺領航」。該公司的視覺產品組合可廣泛用於醫療與生命科學市場。Basler台灣團隊期待著與客戶就人工智慧等趨勢話題進行現場交流,討論如何將視覺技術趨勢轉化為醫療和生命科學市場的具體解決方案
非侵入檢測牙周病理快篩系統 加速醫診效率 (2021.11.29)
隨著高齡化社會的來臨,齲齒(蛀牙)及牙周病是年長者常見的口腔疾病之一。年長者因口腔疾病造成咀嚼能力不足,常導致營養不足與消化不良,另牙周疾病造成細菌擴散至心臟血液系統中,容易造成免疫力下降等問題
麗臺科技將於台灣醫療科技展展示智慧健康照護解決方案 (2021.11.24)
麗臺科技近年擴大布局醫療事業,醫療自有品牌amor和血氧儀品牌Alvital受到市場肯定,麗臺科技將於2021年12月2-5日的台灣醫療科技展展出後疫情檢測服務方案,包含Covid-19疫情的快樂缺氧檢測,施打疫苗追蹤的心電圖、身心壓力與雲端AI風險分析方案及B2B平台管理,同時提供個人居家心血管健康照護方案等
實證數據加速臨床試驗申請 產研協力分析膝軟骨細胞治療 (2021.11.19)
在日常生活中,各種活動都會頻繁的使用到膝蓋,如果使用不當,或是輕忽維護保養,一旦磨損嚴重,說不定必須進行人工關節置換手術。在2018年9月衛福部發布「特定醫療技術檢查檢驗醫療儀器施行或使用管理辦法」修正條文,開放自體軟骨細胞移植用於膝關節軟骨缺損的細胞治療技術後,民眾就多了一種治療的選擇
2021台北國際照顧科技應用展開展 關注高齡社會真需求 (2021.11.18)
全球趨於「高齡」的態勢已成為無法迴避的現象,逐漸推動許多相關第2屆「The Cares Taipei 2021台北國際照顧科技應用展」於11月18日至20日於台北世貿展覽一館舉行,此次展會主題聚焦「打造照顧產業生態系
台灣TFDA正式核准 三星智慧錶在台首開放ECG心電圖功能 (2021.11.17)
台灣三星電子今日正式宣布,感應器中的ECG心電圖應用軟體將於11月下旬透過軟體更新陸續開放支援,使用者可透過ECG心電圖監控並分析心律,並偵測心房顫動(AFib)徵兆,充分掌握身體狀況,保持健康的生活型態
工研院眺望2022健康照護前景 數位科技催化應用推陳出新 (2021.11.10)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對於各產業及生活層面所產生的衝擊與影響,為協助各產業尋求轉型發展的方向及契機,工研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舉辦「眺望~2022產業發展趨勢」研討會,以「淨零碳排下的全球價值鏈重組商機」為主軸,於2021年11月3~12日起展開為期8天的研討活動
工研院眺望2022醫材產業趨勢 材料創新與多元應用驅動變革 (2021.11.10)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對於各產業及生活層面所產生的衝擊與影響,為協助各產業尋求轉型發展的方向及契機,工研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舉辦「眺望~2022產業發展趨勢」研討會,以「淨零碳排下的全球價值鏈重組商機」為主軸,於2021年11月3~12日起展開一系列研討活動
筑波醫電Spark智慧麻醉紀錄系統 助輔大附醫提升數位醫療成效 (2021.11.09)
在傳統手術過程中,醫護人員不僅需要照護病患,還要定時紀錄病患用藥及生理資料,為減輕醫護人員的負擔,同時避免分心產生錯誤。因此,筑波醫電開發的「Spark智慧麻醉紀錄系統」
「2021臺北生技館」開展 佈局國際醫材新市場 (2021.11.04)
2021 BIO Asia-Taiwan亞洲生技大展於11月4~7日在南港展覽館二館展開系列活動,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籌組規模達10個攤位之臺北生技館,打造出涵蓋遠距、跨域醫療區、防疫與免疫區及新藥開發等情境展示區,展示過往生技得獎廠商的優質展品
2021 BIO Asia:工研院跨域整合提升高階醫材量能 (2021.11.04)
隨著持續聚焦COVID-19疫情之下的各產業發展態勢的消長,許多廠商正尋求如何搶攻疫後市場生態變遷產生的新商機,也促進生技醫療迎向新未來,由台灣生物產業發展協會與全球生物技術創新協會主辦的2021 BIO Asia-Taiwan亞洲生技大展於11月4~7日於南港展覽館二館展開系列活動
中國附醫攜手微軟 將Azure雲端用於精準醫療 (2021.11.02)
疫情加速醫療院所數位轉型,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簡稱中國附醫)為因應疫情帶來的衝擊及疫後病患就診行為的改變,為了全面提升醫院IT環境,透過兩大策略加速數位轉型:1
以人為本&數位科技指向 啟動智慧健康照護策略新思維 (2021.10.28)
智慧健康照護市場興起,如何加速建立健康照護生態系和推動健康照護加值應用服務,數位化、智慧化及自動化的整合有其必要,而多元服務的前提是以人為本。
訊連與FaceScan攜手 打造非接觸防疫體溫門禁系統 (2021.10.26)
訊連科技與美國FaceScan合作,將旗下FaceMe人臉辨識技術導入FaceScan開發之非接觸防疫門禁一體機,可於一秒內完成刷臉打卡、口罩偵測及體溫量測,打造一站式、非接觸性的健康偵測解決方案
工研院x南山人壽為台灣長照服務智慧加值 以需求建構本土銀髮產業地圖 (2021.09.15)
根據國家發展委員會預估,台灣將在2025年邁向超高齡社會,屆時每五人中就有一位65歲以上的高齡長者,人口高齡化與少子化已成為國際趨勢,如何預見未來及早未雨綢繆,視不同需求層面來打造對應的長照服務是必要的
各路技術齊綻放:NFC和RFID技術提升病人護理品質 (2021.09.15)
使用智慧手機,患者和護理人員可以輕鬆獲取藥物的溫度歷史,從而確定任何可能影響藥效的問題,而使用NFC和RFID技術實現的創新是成功秘方。
新竹馬偕導入筑波醫電智慧眼科系統 減少成本與看診時間 (2021.09.10)
現今透過數位科技協助簡化看診流程、減少成本及保存病歷,已逐漸在醫療院所看到轉變,相較於傳統在眼科看診時,必須遞送紙本病歷至檢查室,透過人力列印出有檢查數據的感熱紙,黏貼在病歷
奇唯攜手屏東榮院力推無接觸視訊看診服務 (2021.09.06)
在防疫期間匯聚各界力量整合遠距醫療應用,讓偏鄉醫療服務不間斷已成趨勢,這使得有定期醫療需求須回診的患者,不用再擔心在防疫期間踏入醫院承受被感染的風險!因應自5月份COVID-19本土疫情爆發

  十大熱門新聞
1 產官研醫攜手實踐智慧醫養生態系 數位及AI分工加值創新
2 國際尖端醫療技術前瞻 2023 BIO Asia英國館展示多元研發成果
3 工研眺望2024智慧醫療產業創新數位化
4 圓展攜手安勤搶進MEDICA 2023國際醫療展
5 通訊診察治療新辦法7/1實施 強化資安為醫療照護服務要項
6 經濟部邀集產研界座談 4箭助攻小分子藥品CDMO產業
7 大昌華嘉啟用醫藥智能倉儲中心 奠定台灣醫藥物流發展新標竿
8 工研院攜手馬偕醫院 演示台灣首例5G超音波診療服務
9 明基醫Q1啟動印度製造 搶占高成長醫材商機
10 台灣勇奪12項R&D100研發獎 亞洲居冠

AD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地址:台北市中山北路三段29號11樓 / 電話 (02)2585-5526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