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CTIMES / 電動車
科技
典故
Intel的崛起-4004微處理器與8080處理器

Intel因為受日本Busicom公司的委託設計晶片,促成了4004微處理器的誕生,也開啟了以單一晶片作成計算機核心的時代。1974年,Intel再接再厲研發出8080處理器,和4004微處理器同為CPU的始祖,也造就了Intel日後在中央處理器研發的主導地位。
全新高階車款Gogoro Pulse以新一代動力系統搭載科技配備 (2024.01.30)
引領電動化浪潮,Gogoro於今(30)日揭曉全新高階旗艦車款 Gogoro Pulse,新車具備扭力輸出高達 42 Nm 的全新動力系統,同時搭載科技滿檔的安全、舒適配備;透過超低風阻外型實現流體力學,從靜止加速到時速 50 公里僅需 3
博世及福斯集團子公司Cariad 提供自駕停車充電服務 (2024.01.23)
如今不僅一般找傳統停車位總是累人又費時,特別是在像迷宮般的停車場中,事後取車同樣麻煩;還要因應充電時間較長的電動車,更難以找到社區或免費充電(樁)的車位
MIC:生成式AI將為電動車發展帶來革新 (2024.01.22)
生成式AI同樣為電動車發展帶來革新,CES 2024中,Volkswagen宣示成為首家量產車大規模標配ChatGPT的整車廠,而Mercedes-Benz也發表CLA Class概念車,可主動提供建議,比傳統汽車語音助手更直覺化與生活化
R&S利用ADI技術開發無線電池管理系統生產測試解決方案 (2024.01.16)
ADI和R&S正在幫助汽車產業採用無線電池管理系統(wBMS)技術,與有線電池管理系統(BMS)相比,該技術具有技術、環境和成本優勢。一種新的自動化測試解決方案專為驗證和量產無線設備測試而設計
MIC:CES 2024五大重要趨勢 (2024.01.16)
資策會MIC分析CES 2024要點: AI PC成為提升自我的重要夥伴;生成式AI讓電動車座艙應用更直覺、生活化;電動車產業轉向務實技術應用;生成式AI為數位健康帶來創新與自動化元素;ESG帶動ePaper、反射式LCD新應用商機
是德:實驗室模擬才是驗證電動車充電樁互通性的最佳方法 (2024.01.15)
全球汽車產業每年都會推出多達200多款的電動車,為此,世界各國已經制定好或正在制定不同的電動車標準,以因應不同的需求和應用。在真實世界中,要對所有組合進行測試,是不切實際的想法
MIH攜手BlackBerry IVY 開創下一代電動車連網服務新紀元 (2024.01.10)
美國消費電子展(CES 2024)持續進行,MIH開放電動車聯盟(MIH Consortium)今年也延續先前與BlackBerry QNX建立的夥伴關係,宣布由MIH聯盟提出的電動車(EV)參考設計,包括為共享服務而設計的Project X及後續的乘用車、商用車,將採用BlackBerry IVY平台
[CES] NVIDIA展示汽車創新 推動人工智慧向前發展 (2024.01.09)
在生成式人工智慧(AI)引起爆炸性興趣的同時,汽車產業正競相將AI的力量應用到車輛設計、工程和製造,以及行銷和銷售等一系列的關鍵活動上。 生成式AI的採用以及軟體定義運算不斷增長的重要性,2024年將繼續改變汽車市場
[CES] 博世展出永續節能解決方案 涵蓋交通、建築及生活領域 (2024.01.09)
基於過去50年來全球能源消耗翻倍,並以每年約2%速度持續成長,而化石燃料目前仍約占全球能源消耗80%。博世集團則強調無論是在道路上還是在家中,都持續推動永續能源應用以及電氣化解決方案
電動車助溫室氣體減量 台灣2023年汽機車營業額將破7,500億元 (2024.01.05)
雖然最近因為環境部在2023年底修正公布的「空污排放增量抵換處理原則」,引發爭議不斷。惟依經濟部今(5)日最新發表統計顯示,近年來台灣電動車銷量大幅成長,預估在2023年汽機車零售業營業額可望突破至新台幣7500億元續寫新高,料將有助於未來台灣檯面上減少排碳及溫室氣體數據
投資台灣方案即將屆期 掌握AI和電動車商機有成 (2024.01.02)
歷經3年疫情影響及全球淨零減碳等趨勢下,促使人工智慧(AI)和電動車成為下一波科技發展重點。而台灣則適於2019年起推出「投資台灣3大方案」,吸引台商回流打造韌性供應鏈,得以不畏美中貿易戰和疫情斷鏈的衝擊,掌握目前AI和電動車等主流產業商機
TI:BMS的未來願景是更安全、更平價的電動車 (2024.01.02)
電動車 (EV) 越來越普及,先進的電池管理系統 (BMS) 有助於克服阻礙廣泛採用的部分關鍵門檻:行駛距離、安全性、性能、可靠性,以及成本。而半導體則是這類系統的核心
垂直整合工具機建構智造基礎 (2023.12.28)
回顧2023年美商特斯拉(Tesla)帶頭削價競爭以來,不僅造成自家營收、獲利銳減;更逢美國升息抗通膨政策,只能加入通用、福特等傳統車廠暫緩擴產。
貿澤與TE Connectivity新版電子書探討電動車和連線交通運輸創新 (2023.12.27)
貿澤電子 (Mouser Electronics) 與TE Connectivity合作出版最新的電子書,書中探索電動車 (EV) 和快速發展的連線交通運輸的現況。全新電子書重點介紹新興的工程主題,例如V2X生態系統、5G車隊遙測、高功率電動車充電的未來及其他設計趨勢,提供關於電動車 (EV) 和連線交通運輸電動車革命的見解
ST引領智慧出行革命 技術創新開啟汽車新紀元 (2023.12.22)
近年來,汽車產業正面臨著一股強烈的變革浪潮,被譽為「智慧出行」的全新趨勢。這場變革的核心目標在於使汽車更安全、更環保、更互聯,引領我們進入一個充滿科技活力的汽車新時代
MIC:電動車市場有變數 矽光子快速發展、5G RedCap將成形 (2023.12.20)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於19日發布「2024年資通訊產業前景」。所長洪春暉表示,淨零潮流帶來挑戰也衍生龐大商機,電動車即受惠於此,然而2024年電動車市場很可能會受到國際政策搖擺影響而產生變數
工研院:南台灣新經濟聚焦電動車、海洋雙引擎 (2023.12.11)
工研院今(11)日舉辦「南臺灣產業策略論壇」,並發表「2024南臺灣產業創新策略」,看好淨零時代來臨,電動車與綠能轉型、海洋產業與藍碳市場將帶動產業新經濟,更預測海洋經濟在未來幾年將呈倍數成長,建議產業應提前布局
VicOne:供應鏈是汽車網路攻擊數量成長主要源頭 (2023.12.05)
VicOne發表「VicOne 2023年汽車網路威脅情勢報告」,報告指出在分析威脅情勢的過程中,我們注意到今年上半年網路攻擊所造成的損失金額已突破110億美元,相較於前兩年,可謂史無前例地暴增
工研院攜手業者 首創電動大客車智慧充電服務 (2023.12.05)
在交通部運輸研究所支持下,工研院與中興巴士、鼎漢國際及新動智能等產官研代表,共同展示國內首創的電動大客車智慧充電服務系統。這一創新系統結合了大數據分析及人工智慧技術,同時支援國際通用的開放充電站通訊標準(Open Charge Point Protocol;OCPP),為客運業者提供全方位的能源管理、智慧充電服務與營運管理解決方案
NXP:電池佔電動車總成本4成 精確估算電池組充電狀態至關重要 (2023.12.01)
鋰離子電池因其體積和重量的高能量密度、低自放電、低維護成本,並且能夠承受數千次充放電循環而被廣泛應用於電動車。電池約佔電動車總成本的3到4成。典型的800 V鋰離子電池系統大約由200個單獨的電池單元串聯而成,在長達數年的生命週期中,在任何特定溫度和瞬間能精確估算電池組的充電狀態(state-of-charge;SoC)至關重要

  十大熱門新聞
1 PGIM:特斯拉投入10億美元發展超級電腦 推動自駕車計程車
2 MIH聯盟宣布關潤擔任執行長 加速產業創新與標準制定
3 ST引領智慧出行革命 技術創新開啟汽車新紀元
4 大南、華德、東元攜手 台製電巴生態鏈成型
5 化合物半導體與電動車台南聚首 推動完整產業鏈南台灣落地
6 ADI與鴻海合作打造新一代汽車數位座艙平台與電池管理系統
7 兩岸機械業交流邁入20週年 機械公會呼籲共塑新能源車供應鏈
8 UL Solutions布局電池及電動車充電 在台打造CB測試實驗室
9 台達子公司泰達8廠及研發中心開幕 擴大電動車研發及產能布局
10 英飛凌助富田電機打入日系電動車 七合一驅動系統獲馬自達採用

AD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地址:台北市中山北路三段29號11樓 / 電話 (02)2585-5526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